作者:钟与氏Darla
编辑:odette
想象一下,有位朋友对你说:“我有一个朋友,他身上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事……整件事让我觉得很崩溃……这个故事说明,你不能什么都想要。”
问:这段话到底提到几个人?
乍一看,这是个简单的语用问题:第一人称的“我”,说话人用来指自己;“我有一个朋友/他”,这是个第三人称,不在谈话现场,说话人用来指故事的主角;还有一个第二人称的“你”,看起来是指这场谈话的另一位参与者,所以一共是三个人。
不过只要情商在线,你会发现这些代词都很微妙——这位朋友说的“他/一位朋友、我、你”,可能都是指他自己。
“我有一个朋友”到底指谁,这个问题可以保留给情商界。不过“你”的用法,倒真是个语用学问题。至少在英语里,“You”这个词不仅用来指谈话人面对的具体对象,也常被用于泛指任何人(汉语也有这个用法[注1]),比如“你有所得,亦有所失”(You win some, you lose some),“你不是一直能心想事成”(Some days you get the bear, other days the bear gets you)。在这些用法中,“你”都不是指谈话中的另一人,而是泛指不特定的任何人。
注1:汉语中也存在泛指“你”的用法。例如《朱子语类》中有这么一句:“如一江水,你将杓去取,只得一杓;将碗去取,只得一碗;至於一桶一缸,各自随器量不同,故理亦随以异。”这一用法在当下也很常见,如“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广告中的“你要喝果汁”等。
阿甘妈妈的这句名言我们都很熟悉。图片来源:电影《阿甘正传》
于是问题来了:“你”作为泛指,仅仅是个语言学问题吗?社会心理学家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通过人们使用语词的方式,他们追寻人们的认知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才会使用泛指的“你”呢?这个用法对你又有什么意义?
最近,密歇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博士奥利安娜•奥维尔(Ariana Orvell)主持了一系列“第二人称代词隐藏属性”的研究,验证了人们确实会把“You”当泛指用,而且还不是随便用的:有时候,他们嘴上说的是“你”,语义上指的是“任何人”,心里想的是“我”!
这篇论文发表于《科学》杂志,一共介绍了六个相关实验,参与人员将近2500人。在最初几个实验中,人们被随机分配到两组:标准组和偏好组。标准组会被问到一些规范性的问题,比如“你应该用锤子干什么?”偏好组的问题则是个人化的:“你喜欢用锤子干什么?”看起来,标准组的“你”是泛指,偏好组的“你”是特指回答问题的人。
研究者们假定,如果回答者理解了这种语境,标准组会更倾向于使用泛指的“你”来回答问题(“你应该用锤子敲钉子”),而偏好组会更多使用第一人称单数来回答问题(“我喜欢用锤子修修小东西”)。
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个假设,在标准型问题中用“你”来回答的人,和在偏好型问题中用“我”来回答的人,数量都显著多于另一方。[注2]
注2:原论文及实验设计均为英语,在锤子的例子中,原问题为“what should you do with hammers”,典型回答是“You should pound in nails”,由于汉语使用主语的习惯有所不同,同类问题和回答在汉语语境中未必会出现这么多“你”。
这个结果不仅说明人们确实会把“你”当泛指来用,而且提示,人们这时谈论的往往是和客观对象相关的日常行为。换句话说,当使用泛指“你”时,说话者是在总结规律或者陈述标准,认为“一般都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不过,这个结果和我们的常识不太一致:我们可能都听过别人抱怨说,“有些人就是无药可救,你得放手”,或者“没有什么人是你一开始就能看清的”。在这些语境中,人们所说的“你”显然也是没有明确对象的泛指,但这里说的并不是锤子钉子那样平常的小事,而是私人的深刻感受——却使用了泛指的“你”。
为什么人们在说自己的倒霉事时,更倾向于用一般性的人称代词?
研究者假设,当人们遭遇消极体验时,他们会更喜欢使用抽象的泛指“你”,而不是具体的“我”,是因为这能使他们摆脱个人的视角,用更客观的方式总结教训,把私人的痛苦放到普遍现象中理解。根据这一假设,他们设计了另一组实验。
谈论痛苦的经历时,我们更倾向于用“你”
首先,他们要求被试写下自己的某次经历。正如他们所预测的,人们在谈坏体验的时候,“你”出现得更多。在被要求写下消极经历的被试中,超过一半使用了泛指“你”至少一次,而在写下中性经历的人当中,这个比例只有6.3%。
下一个问题是,是消极经验本身激发了人们使用泛指“你”的行为,还是他们在尝试从中寻找意义,所以才用了泛指“你”?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研究者把被试分为三组,要求“教训组”回忆一次痛苦经历,并写下自己从中总结的教训;“情感组”同样被要求回忆某次痛苦经历,但只要写下他们当时的情感体验;第三组是对照组,他们要回忆的是一次中性的经历。结果,45%的“教训组”成员至少使用了一次泛指“你”,“情感组”的比例是10.1%,而对照组是2.5%。
“当坏事情发生时,人们希望能够理解发生了什么。”奥维尔写道。使用泛指的“你”似乎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心理力量,让他们能够超越个人感觉,找到坏事发生的意义所在,或者至少从中总结出教训——“这不是我的问题,这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这种把自己当外人的模式,能使他们和糟糕回忆保持更大的心理距离,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这里,泛指“你”不仅表达了语义,还参与了我们的心理反应机制,帮助人们面对和处理问题。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这一研究结果是否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压力和痛苦?研究者表示,据此总结治疗策略尚为时过早。不过研究确实发现,要求人们思考自己痛苦经历的教训,能使他们获得更大的心理距离。既然那么多人在坏事发生之后会自觉地使用泛指的“你”来帮助自己从中恢复,那么建议他们想一想,总结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可能也会有所助益。
对现代汉语使用者来说,这篇论文可能还有些其他的启发。
汉语里泛指“你”的用法虽然也广为接受,但恐怕不像英语表现得这么典型。回想一下开头提到的谚语:“(你)有得必有失”,“(你)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在汉语中,通常我们不会把那个“你”给说出来。
这可能和汉语中“你”作为第二人称单数时的使用策略有关:当谈论消极事物如伤痛、错误或损失时,为了照顾对方的感受,汉语使用者更容易回避使用特指的“你”,用省略主语、第三人称或者“我们”来代替[注3]。换句话说,在谈论面前这个人的不幸遭遇时,我们会更谨慎地使用“你”。
注3:在谈论对方不幸或不快的事,或者表达批评态度时,人们会避免直接说“你”。比如表达对伤痛关心的:“牙还疼吗?”“奶奶的病情怎么样了?”批评的:“我们还可以再努力一些。”或者警告/责备的:“蛋糕都被某人偷吃了!”来源:《语用学十二讲》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一个语用学的小秘密:当你的朋友掐掉主语讲道理时,他可能确实在对你说话,委婉地提出安慰、关心或建议;而当他分享了一次自己的不幸经历,并且以“你应该……”总结时,你要知道,他其实是在努力沉淀和反思自己的遭遇……
“不是说你!是我!”
(编辑:odette)
原标题:《说“你”的时候,我指的其实是我》
本文得到@清洁工 的支持和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资料:
Ariana Orvell, Ethan Kross, Susan A. Gelman. How “you” makesmeaning. Science, 24 Mar 2017: Vol. 355, Issue 6331, pp. 1299-1302 DOI: 10.1126/science.aaj2014
Lydia Denworth. It's Not Me, It's You.
李捷,何自然等. 语用十二讲.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George Yule.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