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财经(ID:guangmingfinance);作者:财爷
台湾媒体说,中国大陆今年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进口石油国,除了在战略原料上能影响价格,中国大陆在新科技、新制造上也在逐渐掌握发言权,要成为货真价实的“全球第一经济强国”。
台湾说,中国大陆在石油进口、新科技、新制造上都在逐渐掌握发言权,将要成为真正的“全球第一经济强国”;韩国在失去了中国的消费市场后,连国际大订单也被中国失走,因此焦虑不休;美国称中国在亚洲市场扮演“主宰角色”正在巩固……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今年上半年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越美国,平均每天855万桶,美国则为812万桶,全球油市重心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特别是上海准备推出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中国将在全球油价的定价上扮演关键角色。
根据从海关总署获取的消息,2017年3月中国成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原油进口量达到920万桶/日。
3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飙升至近920万桶/日的纪录高位,远超预期。这一数据已经超越美国的原油进口量,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
中国还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一大煤炭消费国,正在成为原油市场的一支新力量。
因此台湾中时电子报8月28日报道称,
中国大陆今年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进口石油国,除了在战略原料上能影响价格,中国大陆在新科技、新制造上也在逐渐掌握发言权,要成为货真价实的“全球第一经济强国”。
韩国媒体也很焦虑,除了因“萨德”问题而失去的中国消费市场,连国际大订单都被陆企抢走,尽管全球的船舶有40%是中国制造,但这次被抢走的上亿元人民币订单,是技术门槛非常高的超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这两年韩国造船业陷入了各种危机,好不容易出现了史上最重量级的大订单,但这块大肥肉却被中国造船公司吃进肚里,令韩国业界深感“切肤之痛”!
十天前,中国两家造船厂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CMA-CGM)签订了9艘2.2万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每艘价格最高可达1.6亿美元(
约合1826亿韩元,人民币10亿元)
,订单金额共计1.6438万亿韩元(
约96亿人民币,
)。
韩国媒体沉痛地说,
这次“抢单事件”显示除了“量大”,中国造船业的技术也已今非昔比,韩国产业研究院预测,韩国造船业的竞争力最多只剩2年到3年,就会被中国企业赶超。
除了大型制造业,韩媒也特别关注ICT领域,中国专利数已是韩国的5倍,更别说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技应用了,今年中国电动车发展指数也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说完了韩国,同样坐卧不安的,还有欧美的媒体。美国《福布斯》网站文章表示,在政府支持下,
中国的创投投资人已经快超过美国了
。
路透社文章也显示,
中国正逐步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油市需求主导地位,中国在亚洲市场扮演“主宰角色”也正进一步巩固。
这也难怪,除了石油进口、抢了韩国大单这些例子,现在的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发达程度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和想象。
比如最近有报告说,
中国富人10年增长超7倍。
中国高净值人群(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规模在激增,10年增长超7倍,这同时也为专业的金融服务商创造了机会。
中国个人持有的总可投资资产已达165万亿元,其中高净值人群所持有的可投资资产为49万亿元,约占全部个人可投资资产额的30%。同时,中国可投资资产大于等于1000万元的人数已从2006年的18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将近160万人。
中国是企业家精神最为活跃的地方。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仅在今年5月份中国注册的中小企业就超过18000个。
在8月24日发布的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有6家名营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这500家企业去年营业收入19.36万亿元,净利润总额为8354.95亿元。
万众创新让中国“处处是硅谷”,世界工厂变成了创业强国。
2014年起,“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就是中国政府日程表的优先事项之一,它们是中国经济发展从制造业驱动转为创新驱动这一努力的支柱。这一构想根植于“中国制造2025”,它对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加以利用。
从沿海城市深圳到地处内陆的成都,全国共有多达17个获得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以依托各自的强项和地理优势提供优厚的政策支持,从而激励创新并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中国科技中心分布于许多城市,其中像北京、上海和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发挥着带头作用。这些超大城市拥有发展稳健的经济和大批人才,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些科技企业的总部所在地。
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产业。
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的领导者,Accenture(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的跨国企业)称,2010年至2015年这5年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已经达到了8000个,增长速度达到了190%,远远超过其它国家。
根据在6月份公布报告的数据,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的规模将会达到16万亿美元左右。
中国手机支付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
ARK的首席执行官Catherine Wood称,去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增加了4倍,达到了8.6万亿美元,基本上占到了中国零售额的48%。这给了中国经济巨大的发展优势。同时,西方的发达国家的手机支付由于受到传统基础设施的限制发展缓慢。
中国人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长度是他们花在电脑时间长度的3倍。波斯顿咨询集团(BostonConsulting Group)的主管兼合伙人JeffWalters称,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许多国家。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惊人。
到2021年,中国将会增加1.8万亿美元的消费规模,这基本上相当于整个德国消费能力的规模,基本上相当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消费增加总量的四分之一。
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也还是中国。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农场,和最大的风力叶轮制造商。中国目前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量大幅上涨。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截至2016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GW,累计装机容量77.42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在抑制气候变化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量超过了全球其它任何一个国家。在中国大约有4亿人用水的时候都安装了水表。这样,每个人使用多少水都是有度可量的。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化,新型的消费者也不断产生。研究报告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35岁之前都是单身。在10年前,只有4%的中国人35岁左右还没有结婚,现如今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21%。
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让中国重返“自行车时代”。
十几年前,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现在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出行的时候选择骑共享单车。此外,还有共享汽车、共享旅馆、共享雨伞等。
甚至,
中国糖尿病病人的数量在全球高居第一位,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强劲的一个表现。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大约11%的中国人患有糖尿病,另外还有近36%的中国人处在糖尿病早期。糖尿病病人数量的增加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美国、日本、德国等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现在中国人的意识已经从以前的吃得饱转移到吃得好、吃得健康上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近对中国经济的年度评估中也表示,
中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2017年经济增速预计为6.7%,且有望在中期维持强劲增长。
与去年报告相比,IMF上调了中国的增长前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2017年至2021年的平均增速预计从去年的6.0%上调至目前的6.4%。
看了这么多数据事实,幸好财爷是中国人,不然也要坐立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