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视网
农视网是国家网信办认定的中央新闻网站,公众号聚焦民生“小事” ,回应百姓关切,增进民生福祉,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以赛促训 以训提能 以能强基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检察守护,9件国家一级文物安全“回家”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做优“三个管理”,赋能法律监督 ·  2 天前  
法信  ·  春节红包局,竟暗藏法律雷区? ·  6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新春佳节,保护好自己的“面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视网

定日县地震后一份卫生健康提示,请查收!

农视网  · 公众号  ·  · 2025-01-08 14:00

正文



北京时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


地震灾害后的

个人卫生防护

提示



正值冬季,地震后,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有序保障灾区群众的饮水、食物、住宿环境等生活条件非常重要。受灾地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免疫力较差的人群,更应做好个人防护。


一份震后个人卫生防护提示请您查收。


1. 做好个人和居室的防寒保暖

避免感冒着凉。


2. 做好手卫生

洗手时用肥皂(洗手液)搓洗双手,如果条件允许,采用经处理的流动水洗手。


3. 做好饮用水卫生

饮用煮开后的水或瓶装水。




4. 注意饮食安全

  • 有严密定型包装的食品,如罐 装、瓶装、铝塑复合袋装食品、被污水浸泡过或被埋压而无渗漏污染的食品,可清洗外包装再经消毒后食用;有渗漏污染可能的,应开启包装,检查无异常后,经有效加热消毒后方可食用。


  • 严防食品受到细菌、霉菌、寄生虫及其他昆虫、化学品等的污染;生肉、禽类和水产品要和其他食物分开;食盐要避免掺入杂质;饭菜要彻底煮熟,即煮即食;不用脏水清洗瓜果蔬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或有怪味的食品,不吃凉拌菜;不捕食野生动物等。


  • 请勿食用以下食品:被水浸泡的食品;不明原因死亡的畜禽、水产品;埋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瓜果等;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识的食品;严重发霉的大米、小麦等;不能辨认品种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品;加工后在常温下放置了4小时以上的熟食等。


  • 冰箱中的食物未必安全。由于地震可能导致的电力中断或间断,很多灾区居民家中的冰箱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断电,在这种情况下,冰箱内存储的食物不一定就是安全的,要留意家中是否存在长时间电力中断而造成的食物腐败变质现象。


  • 5. 震后心理调试




当地震突然发生后,大部分人都会在心理、生理、行为等层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反应,这是正常的现象。了解震后常见的心理变化,有助于降低和减轻心理负荷,更好地积极生活。


关于震后心理调适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应激反应


经历应激事件后,很多人会出现应激反应。 它是人类在面对突发灾害事件时保护自己的正常反应,通常是短暂的,并不是病态的。
应激反应的出现,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在生理层面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增高、血压上升、心率和呼吸加快等,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出下一步的应对反应。
地震后人们可能会出现以下心理反应:
1.紧张恐惧或生气,有风吹草动就会过度警觉,情绪不稳定。
2.自责内疚或责备他人,感觉无助。
3.回避想起地震发生时的场景。
4.拒绝与他人沟通,将自己封闭起来。
5.失眠或做噩梦,无食欲,疲劳无力。
6.呼吸急促,心跳过速,头晕头痛等。
还可能出现以下生理反应:
睡眠失调
1.出现不易入睡或入睡后多梦、噩梦、易惊醒或嗜睡、不愿与人沟通等情况。
饮食失调
2.表现出不想吃东西或不停吃东西两种极端,也可能体现为胃肠不适,腹泻、便秘等。
身体不适
3.可能出现多汗、胸闷、喘不过气、全身紧绷等不适;或是头晕眼花、全身无力、身体疼痛等症状。
这些都是正常的应激反应,反应是否强烈,与个体的认识水平、处理应激事件的经验有关。
若反应过于强烈又持续较长时间,机体便可能进入衰竭状态,出现生理和心理功能紊乱,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产生疾病。所以,我们掌握应激事件的心理疏导和情绪调适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心理疏导



震后心理疏导是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震后心理疏导方法:

自我调适

接纳并表达情感 :在地震后,人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或抑郁,允许自己有时间和空间去感受这些情绪,并通过倾诉、写日记或艺术创作来表达情感。
与他人分享和支持 :与家人、朋友和邻居建立联系,分享经历和情感,互相支持和安慰。
培养积极心态 :从灾难中找到积极的意义,如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爱护,设定积极的目标,勇敢地面对未来。
恢复日常生活 :逐步恢复日常生活的正常节奏,包括工作、学习和娱乐。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感觉自己无法摆脱创伤,或者无法处理日常事务, 应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服务。

自我心理梳理练习

安全岛技术 :通过放松训练和深呼吸来缓解焦虑和压抑,增加内心的安全感。

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了解PTSD :认识到PTSD是一种对灾难的正常应激反应,并非个人的软弱或失常。
寻求社会支持 :与亲人和朋友分享感受,建立支持网络。
参与活动 :通过工作或社区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增强自我掌控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注意饮食、休息和适度运动,避免通过酒精或吸烟等不健康方式逃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