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亚评论
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理论研究 | 县域统筹乡村建设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  9 小时前  
中国交建  ·  TOP20 | 二公局三公司:坚持稳中求进 ... ·  6 小时前  
中工国际  ·  元宵纳福 | 谜语藏智慧,花灯映团圆 ·  8 小时前  
中国交建  ·  王海怀会见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董事长毕湘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亚评论

赵薇范冰冰,马云任正非,赵本山范伟,20年轮回,那一年都埋下了伏笔

东亚评论  · 公众号  ·  · 2020-10-17 06:55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作者丨我是王耳朵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两代小燕子同台,一个台上当导师,一个台下当选手。


《重案六组》里的刑警大曾,怒批青春偶像作家郭敬明。

《演员请就位2》一开播,就让很多80、90后感到颇为魔幻。

忽然想起一句话:

“时间本就能改变很多东西,让原本的匪夷所思成为理所当然。”

如果时光倒流回2001年,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人生,岁月都曾埋过伏笔。


01


作为一个偶像, 赵薇 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顶着《还珠格格》的光环,2001年由她主演的 《情深深雨濛濛》 ,再次刷屏。


直到现在,你也没能找到可以和《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抗衡的现象级电视剧。

那一年,何书桓还不是网友口诛笔伐的“渣男”,陆依萍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带刺的玫瑰”。


无数少男少女们唱着“美人如玉剑如虹”,为依萍和如萍到底谁是“小三”争的不可开交。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情深深雨濛濛》在开拍前有一个小插曲。

一个刚签约琼瑶公司的女演员去试镜,却被琼瑶吐槽“哭起来太丑了”,要她先把眼泪练成一颗颗滴落,才能给安排角色。

最终女演员没有进入《情深》的剧组,转身带着自己的男友,把另外一部剧演成了爆款。

它就是 《上错花轿嫁对郎》


那个女演员就是 黄奕 ,当时她的男朋友正是 聂远

哪一个80后能说自己的年少回忆中,没有李玉湖和齐三公子那对经典的荧幕情侣呢?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两年后,黄奕从赵薇手中接过《还珠格格3》的接力棒。


而那时的赵薇正经历着自己最灰暗的时刻,《情深深雨濛濛》播出的第四个月,风头无两的赵薇却因为某时尚杂志上的一张不合时宜的封面照,被大众口诛笔伐。

同年的《少林足球》中,赵薇剃光头扮丑,被琼瑶点名批评“你毁了一切”。


从此,赵薇便走上了背运,直到多年以后,嫁作商人妇后,凭借导演《致青春》成功转型。

不过走上快车道的黄奕也没能步步为赢,和聂远分手后,做人做事风风火火的黄奕陷入了情感的泥潭,连续经历两次失败的婚姻。


尤其是和前夫黄毅清的情感纠葛,至今都是娱乐圈里一场“噩梦”。


2001年,无论是黄奕还是赵薇,恐怕都不会预料到那一年的风光霁月,只是暴风雨来临的开端。


02


2001年,娱乐圈开始流传着“四旦双冰”的传说。

“四旦”指的是 赵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

至今她们依然还是华语影坛炙手可热的女艺人。


“双冰”说的是 范冰冰和李冰冰

在四旦组合完成的2001年,“双冰”才刚刚走进大众的视野。

也许是走在路上总被人唤作“金锁”,野心初露的范冰冰不干了。


《情深深雨蒙蒙》开拍,琼瑶又一次让她演配角。

范冰冰宁可卖了房子,赔偿巨额违约金,也要摆脱“丫环”的身份。

最终她成功了,签约华谊,出演《少年包青天2》,振翅高飞。

一年后,她在华谊的办公室里遇上了冯小刚,以及那个即将发生“蝴蝶效应”的剧本《手机》。

谁能想到,当年那句成为表情包的台词,最后竟然一语成谶。


超过8亿的偷税漏税案,可不是当年“净身出户”就能够了结的。

其实01年范冰冰刚进华谊的时候,公司力捧的是另外一个“冰冰”,李冰冰。


李冰冰是音乐老师出身,东北那旮沓的小镇姑娘。

当演员是半路出家,73年出生的她,大红大紫是30岁以后的事情了。

2001年,由她主演的《少年包青天》还在不断重播中,《机灵小不懂》、《一脚定江山》也有不俗的成绩。

《少年包青天》凌楚楚

但是,大家始终记不住她的脸。

于是,她就像一只蜗牛一样一步步往前爬。

当我们记得这个名字的时候,她已经是《天下无贼》中的女贼小叶。



03



2001年,李冰冰在湖北武当山拍摄《少年张三丰》的时候,结识了一个闺蜜。

一次闺蜜搬家,李冰冰去暖房。

推开门,一片狼藉。

当时李冰冰刚参加完时尚活动,二话没说,穿着礼服帮忙刷碗。

一边刷一边说:

你就不知道收拾呢?

这个专业“坑闺蜜”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她就是 李小璐

2001年偶像剧《都是天使惹的祸》播出,李小璐成为全国男孩子的梦中情人。


说这话的是一个内蒙古男孩,那年他12岁,他叫李诞。

但是在李小璐的朋友看来:

这个“女神”,唯一勤快的地儿就是臭美。


《私人订制》中,葛优就对李小璐扮演的小璐说:

小白不是没有你魅吗?

你看我什么时候敢正眼瞅过你。

那我为什么对小白没有邪念?

问题的根源还是你。

你的眼睛里有钩子,能把男人的欲望钩住。


追求美丽没有错,但是当一个人被自己的欲望支配,那么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了。

多年后,那场 “夜宿门” 让李小璐名誉尽毁,而事件中的另外一个男主角这一年才7岁。


04


《私人订制》中,葛优口中的小白,是 白百何 饰演的女助理。

2001年,那时的小白正在准备高考。


不久前张艺谋来学校为电影《幸福时光》选角。

白百何也参加了试镜,虽然没被选中,却被张艺谋建议考中央戏剧学院或北京电影学院。

她的一只脚踏进了娱乐圈。

也是在那一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一首《彩虹》后,羽泉成了影响了一代人的乐队组合。



当时,看春晚的小白肯定没有想到自己会和那个叫做陈羽凡的男人纠缠不清,最后还差点毁掉自己的演艺之路。

比起羽泉这对拍档,相信那届春晚最受全国人民欢迎的还是另外一对组合。


赵本山、高秀敏、范伟 ,一部《卖拐》技惊四座。

但是隔着屏幕,我们并没有看到表演背后的惊心动魄。

前面有节目超时,《卖拐》必须控制在11分钟以内,才能保证新年倒计时的顺利。

三个东北老铁上了舞台,谁也没有掉链子,稳稳地控制住观众的笑点,完美地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技术。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一个属于东北铁三角的小品时代开始了。


从《卖拐》到《心病》,只要这三位一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中国人就知道新年来了。

可惜属于他们的欢乐太过短暂。

2005年高秀敏去世,赵本山和范伟分道扬镳,2013年赵本山黯然退出春晚。

属于一代人的喜剧人,渐行渐远。

直到我们遇上了另外一位“喜剧大师”—— 郭德纲

但在2001,赵本山在春晚舞台叱咤风云的那个晚上。

郭德纲独自站在北京的天桥上,环视万家灯火,感叹的却是何处安家。


同样也是在春节这个晚上,一个16岁少年没能赶上回家的火车,躲在打工的老北京饭馆过年。

他的名字叫做 岳龙刚

距离他改名 岳云鹏 ,还有整整3年。



05


2001年春晚舞台上风光无限的还有一个人: 那英

作为零点报时前的压轴,那英成为了音乐类节目的最大赢家。


这一年,那英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乐坛的“大姐大”。

但是现实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一记耳光。

2001年4月,在《中国流行歌曲榜》颁奖典礼上,获选“内地最受欢迎女歌手”的不是那英,而是 田震

但是当田震准备上台领奖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被那英顶替了。

脾气火爆的田震怎么可能受这种委屈。

上台的时候她丝毫不想掩饰自己的气愤,当场揭发了这堂而皇之的黑幕。

整个过程中她的话筒多次被强行关闭,但她还是要说:

“中国流行歌曲榜主办方这种极不严肃的做法,令我最痛恨!”


说完她当场摔下话筒,潇洒地转身离开舞台,头也不回。

自此,田震“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回来她已经被很多人忘记。

但是回到2001年,相信田震依然会倔强到底。

因为屈服了,她就不是田震了。

而田震走后,那英在致颁奖词的时候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很荣幸能够把她们几个给打败了,这不代表她们不好。也许我是最幸运的,但我不是最好的。”

从此,田震那英再无合作。



06



田震和那英的“后不见后”,也从侧面印证了2001华语乐坛那个神仙打架的时代。

周杰伦的《范特西》,王菲的《流年》,张学友的《如果这都不是爱》,光良的《第一次》,王力宏的《唯一》,孙燕姿的《绿光》,SHE的《恋人未满》,郑秀文的《眉飞色舞》……

周杰伦22岁

新人辈出,天王天后扎堆,每一首都是传唱至今的经典。

但是比起歌曲本身,那一年大家更关注的是天后的八卦。

2001年,在金曲奖颁奖典礼上, 谢霆锋 在席上和 张柏芝 打闹嬉笑,其中还有 陈冠

当镜头转向 王菲 时,她的脸上写满失落。


之后,谢霆锋与王菲分手。媒体们迫切地想要知道真相,可是两人始终沉默不语。

2005年,谢霆锋在唱自己的获奖作品《启示录》,唱到“今天开始哪个都不爱,我要抱着你在家中过将来”时,突然哽咽住,低头落泪。

而关于王菲、谢霆锋、张柏芝、陈冠希的感情线,也像歌里唱的那样,至今依然连绵不绝。



07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

王菲是童星,谢霆锋是星二代,张柏芝和陈冠希也是年少得志。

如果说明星距离普通人太远,那么“新概念作文大赛”成了那个年代,很多热爱文学的少男少女“一举成名”的最好舞台。

2001年,18岁的 郭敬 前往上海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决赛,以《假如明天没有太阳》一文获得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我在上海这个唯美的城市漂泊,一边看着街上的大红灯笼越挂越多,一边看着太阳的光线越来越弱,我甚至有点担心明天那个光芒万丈的太阳会不会真的淡出了。”

人们惊艳于郭敬明明媚又哀伤的文字,但少有人知那只是郭敬明的多篇投稿之一。

那一年,他从报摊一下子买回了七本《萌芽》,剪下七张报名表,递交了七篇5000字的参赛稿件。

他渴望冠军,渴望逃离家乡自贡那个闭塞的小县城。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

“我是很认真地想要拿第一名。用尽全力地,朝向那个最最虚荣的存在。”


郭敬明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虚荣心,即便是后来身陷“抄袭门”,被无数读者唾弃,他依旧拼了命地向上爬。

因为他非常害怕回到小时候,妈妈因为被扣工资而哭泣的那个晚上。


“后来,我疯狂地买各种奢侈品,带着一种快意的恨在买。”

这是郭敬明的原话。

正因如此,即便他现在成了大富翁、大导演,每一回他的出场,非议总多过掌声。


08


比起郭敬明,似乎大家更喜欢另外一个“新概念作文大赛”冠军: 韩寒


2001年,复旦大学宣布,愿意破格录取韩寒为旁听生,安排名师指点。

韩寒不仅公开拒绝,还说:“就算复旦请我当教授,还要看我有没有空。”

比起郭敬明对大城市的向往,韩寒像极了那个“天要压我,我劈开这天;地要挡我,我踏碎这地”的齐天大圣。

这一年,高中退学回家的韩寒写出《三重门》,累计发行200万册,成为中国近20年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

文集《零下一度》,获得当年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

他自然有他“狂”的资本。

后来,郭敬明考入上海大学成为一个文学商人,一路顺遂。

韩寒把兴趣变成职业,成为赛车手兼职作家,没事打打笔战,有失意,也有得意。


两个人,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好像背道而驰,但是多年后他们却殊途同归,成为电影导演。


只是郭敬明依旧执着于自己年少时的作品,满眼都是青春、幻想和无尽奢华。

反观韩寒,他放下了自己的年少轻狂,戴上金箍,唱起了“早告别青春,活成了别人,经历的时代,如此陌生”。




09


2001年,对韩寒郭敬明这些青年作家来说是最好的时代。

但是2001年,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场噩梦。

那一年年初的寒冬。

杭州机场刚刚下来一批投资人,就被一个“骨骼惊奇”的男人急匆匆地接走。

男人把这群投资人带到一艘船上,然后就是紧锣密鼓的谈判。

其实这群投资人早就不想听这个男人啰嗦了,但是“在船上,又不能跳水,不管你想不想听,你还得听,听他讲世界上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群投资者的带头人叫 阎焱 ,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总裁。

那个骨骼惊奇的男人叫马云,那一天他的阿里巴巴已经发不出工资了。


当时的马云还没有淘宝、支付宝,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是外贸。

由于中国加入WTO受阻,互联网泡沫的破裂,阿里巴巴举步维艰。

但马云始终坚信:

“入世,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得死,我们就是那最后的一个。”

马云用他过人的口才成功“忽悠”住了投资人和自己的员工。

2001年12月11日,中国人历尽坎坷闯进世贸组织。


至此,中国走在了全球发展的最前列,阿里巴巴也迅速搭上了这趟快车。


2001年当马云宣布阿里巴巴开始赢利了,现场一片疯狂。

那一年,马云37岁。

18年后,当马云离开时,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了一个市值近5000亿美元的巨无霸。

同样,那年和马云一样在挣扎在悬崖边的还有一个人: 任正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