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宏观对冲
通过研究全球宏观经济动向,完成全球宏观对冲策略,完成与之匹配的全球资产配置。宏观定位时空,中观寻找经济发展动向,微观观察。汇聚中国经济,金融与产业专家与精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方正极光 14 轻薄本上架:可选酷睿 ... ·  15 小时前  
河北交通广播  ·  中美俄均投下赞成票!决议通过! ·  17 小时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气象】气温要升啦~ ·  2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宏观对冲

余永定:更迫切的问题是实体经济效益下降

全球宏观对冲  · 公众号  ·  · 2020-12-30 00:00

正文

降低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和GDP中的比重,应该是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当前保经济增长底线的政策措施不应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相违背。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两个特点比较突出,一是出口导向,二是投资驱动。这两大特点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期,对推动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现在到了要进行调整的时候。在外部不平衡方面,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外部不平衡有了较大改善。但在投资驱动方面,我们没有特别明显的改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在继续恶化。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过快,而房地产投资增长又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在GDP中比重过高,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的表现。中国最近几年投资的过快增长,造成了投资效益的严重下降。

根据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的测算,中国的投资收益率仅为2.6%;目前中国的增量投入-产出率高达6.8,大大超过3—3.5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中国的能源效益低,生产一单位GDP所损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是美国的3.3倍;而中国的创新能力则更是有待提高,年产1800万辆汽车,却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

过去中国的投资增速长期高于GDP增速,造成投资率不断上升。中国必须要把投资相对GDP的增速降下来,尤其是要把房地产投资增速降下来,否则投资率还会进一步上升。

中国面临着一个矛盾: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另一方面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降是政府进行经济结构主动调整的结果,并不是发生危机的结果。当前经济增速的下降,是好事不是坏事。

2014年一季度GDP增速降至7.4%,我国目前处于比较低速的增长阶段,这个阶段可能会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我们必须有相应的精神准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