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生活越来越普遍,
而如何应对独居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也显得尤为重要。
最近,
一条关于独居老人的热搜,
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
让大家直呼揪心。
3月21日晚
视频来源:我们视频暖心闻
敲打声成了噪音,影响了邻居们夜晚休息。于是邻居来敲打赵老太的门,想劝下老人不要制造噪音,可敲门无人开门,屋里只有狗叫声,邻居只好忍了下来。
3月22日晚,邻居又再次听到赵老太家传出敲打的噪音,最终不堪噪音扰民只好报警。
奇怪的噪音引起了派出所民警的警觉
,民警敲打赵老太家的门也只能听到狗叫声,任凭怎么喊话,都没人来开门。
民警走访几户邻居,都说从前一天就没看到赵老太出门遛狗。
民警推测赵老太应该是出了意外,敲打的噪音是她发出的求救信号
。
于是民警联系到赵老太的儿子过来,最后在卫生间马桶找到了躺在地上的赵老太。最终,
赵老太在20多个小时后成功获救
。随后众人合力将赵老太送到了医院,医生诊断赵老太是突发脑梗。
据了解,脑卒中是我国死亡率、致残率排名第一的疾病。正常情况下,大脑血管通畅,脑细胞功能正常。一旦脑血管被血栓堵塞,相应的脑组织就会缺血,导致每分钟上百万的神经元坏死。
专家表示,
脑梗救命的黄金期是4.5小时
,这个时间是从发现症状的那一刻开始算的。因此,一旦出现下面
“120”这3个症状中的任何一个
,哪怕症状不严重,也
应该及时就医
。
-
1:一张脸。笑一笑或者咧咧嘴,如果一侧口角不能动或有下垂,可能提示脑梗。
-
2:两侧肢体。双臂平举坚持10秒,如果10秒内有一侧肢体下垂,可能提示脑梗。
-
0:聆听。听听看说话有没有口齿不清、想说说不出来的情况,如果有就可能提示脑梗。
专家表示,
大脑血管一旦出现血栓,远端的脑组织就会缺血,相应的肢体或语言功能也会出现障碍
。但身体有自溶机制,一段时间后,血管可能被打通了,远端的脑组织得到血液供应,症状就会消失。
但这种一过性的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实就是大脑出现梗死的先兆信号,往往提示我们大脑可能要出现脑梗了。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也可能诱发脑梗危机。
很多人睡觉时都会打呼噜却不重视。就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睡眠监测室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情况严重的打鼾——患者打鼾时发生了呼吸暂停,而且时间长达50秒!
尿液是由水、尿酸、尿素、无机盐、葡萄糖组成的,如果尿液颜色深,可能提示身体缺水。而缺水会导致血容量不足,血粘度增加,如果脑血管本身存在狭窄的问题,就容易引发脑梗。
专家建议,每天应保持1500~2500ml的饮水量,晚上睡觉前、早晨起床后都应该喝一杯温水,晚上起夜时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补水,保证血容量充足。
节目组在宣武医院急诊神经内科诊室连续拍摄3天后发现,凌晨6点左右是脑卒中病人的就诊高峰。因为我们的血压是在不断变化的,后半夜血压存在明显的降低,早晨又会出现晨峰血压高的情况。而血压剧烈波动,就容易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在医学上,晨起发生的脑梗称为醒后卒中。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起床后一定要及时服药,控制血压。
除脑梗外
心脏骤停、异物卡喉等
意外时有发生
牢记救命数字
关键时刻能拯救自己和他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