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特战队员的生活不似影视剧演绎的那般唯美,
但有一点她们是共通的,
那就是“中国女兵,永不言败!”
△ 视频:萌妹子变身女战士!这是她们的修炼“秘笈”
这里是陆军首个女子特种作战连,是从各基层部队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精英,当一群花季女兵走进这块神秘领地,又会有什么在等待她们?
特训期间,每天1个5公里、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下蹲起立……托好你的下巴,不要惊讶,你看到的确实是真的,不掺加水分的真实。“这都是最基本的。”只有经历过基本体能训练、技能训练、特种技能训练3个阶段,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女特战队员。
女子特种作战连的称号可不是随随便便授予的!“女特种兵”4个字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胜任的!
曾经娇柔瘦弱的上海姑娘李承钰,现在提起刚到连队时的训练场景仍有点心有余悸。毕业于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员的她,分到特战连本身对她就是一个“意外”。可能是因为影视剧演绎的关系,在她的印象中女特种兵“很光荣”“很风光”,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一入门,她就掂量出了特战队员的分量。
第一次参加训练过后的休息居然是——轻装5公里越野,不仅要背枪、戴头盔、背挎包,还要带水壶、防毒面具、扎武装带,这都是在学校时少有的。休息即是另一种训练,在这里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一圈又一圈,对于这个新排长不得不说是一种折磨,“别忘了,你是一个特种兵!”“排长,别让我看不起你!”“排长,你不能放弃,我们是一个整体!”……
外人看到的大多是女特战队员罩在头上的荣誉和光环,但她们背后的付出与牺牲,那些脱皮掉肉、摸爬滚打的经历却鲜有人知。“每个战友身上,都保留着几块疤痕,每块疤痕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特战队,伤疤是荣誉,它不需要任何修复术去遮掩、消除,它代表了一名女特战队员在这里挥洒的青春、付出的努力!记录了她们的成长,成就了她们的荣耀。
26岁,一个大家眼中“早该谈婚论嫁”的年龄,重新选择进入新的领域,开始新的挑战不得不说是一招“险棋”,但是有人就想再“折腾”一把。陈润洁、郑莉萍就是这样的人。
入选女特种兵之前,她们都与病人打交道,白大褂、拿药打针似乎与她们更相配,360°的大转变她们如何下定决心?
“来当特种兵就是想让自己更有军人的血性!”
“老A就是我心中的偶像——”
这就是她们最初的梦想。从柔弱的“天使”变身硬朗的“霸王花”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这群女兵不可小觑。
一个简单例子,陆军首个女子特种作战连2013年3月30日成立,5月15日就要参加伞降演练。45天,只有培训一个合格男伞兵一半的时间,压力山大!
“女特种兵”4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经历过这个急令,这群“精英”就知道了: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晚上6点半回营,中午不休息,节假日不放假,加班加点赶进度。经历了什么,只有她们知道。
单拿叠伞来说,看似不起眼,确是伞训中最见技术的一个“活儿”“叠一次伞如同跑一个五公里”每人每天需要来回叠8遍以上,经常一练就到深夜11点多,胳膊一弯就像针扎一样。
前期的一切准备都是为最后那一跳做准备,定型训练跳、塔楼训练……每一次都是一次突破,“不跳了,真的害怕”身处200米、周边无任何明显保护措施,高塔顶往下看,不害怕是假的,迈出这一步的艰难可想而知。“跟着班长、学着班长,双脚跺跺塔台、耸耸肩、猫下腰、双脚一用力、三步离机”这考验的不仅是生理更是心理。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800米高空的凌空一跃,她们正如身着的定制背心上写的那样“五月花开”。如她们所愿,特战连成立后的一个任务圆满完成,女兵们也完成了她们特种兵生涯的第一次绽放。
如果没有当初的勇往直前的选择,此时的喜悦又怎能体会得到?!
空间转换,这是我们拿手好戏!
“畏惧山高路远,就只能在山脚下徘徊;畏惧海阔浪打,只能在沙滩上幻想……”经历了伞降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海巡,从高空直接跳转到大海,这个转变真的有点猝不及防,刚刚变身“小小鸟”现在又要摆脱“旱鸭子”束缚,难!
当看到广阔无边的大海,那些小女孩时期的美丽幻想此刻似乎断片,什么浪漫、什么美景、什么神清气爽,早已烟消云散。愁!害怕!恐!充斥整个连队。尚且不说游泳技能了,克服对水的恐惧就是一大难题,“水火无情”,海训就是这么一个高危科目。
憋气、呼气、憋气、呼气……再配合四肢协调伸腿、蹬腿……这些女兵又再次恢复了训练伞降时的那股不服输劲头,数十天的训练,当初的“旱鸭子”如今也摇身一变成为海中自由遨游的“水中蛟龙”,有时和男兵比起来也丝毫不逊色,甚至会让男兵连长跳脚。
走进连走廊,一张张训练计划表足以说明一切。密密麻麻、满满登登,除了体能等基础训练,还有射击、搏击、攀登等技能课目和侦察、情报收集,男兵练什么,女兵就练什么。所以在营区,你经常可以看见女兵追着男兵训,女兵比着男兵练的激烈场景。
入伍前,这群女兵是教师、是空姐、是学生、是医生······天生丽质是她们共同的特点,可是在特战连队待久了,摸爬滚打练过后,一个个仿佛刚从”煤堆捡出来的一样”,黝黑、结实,为此还闹过不少尴尬——
到朱日和训练基地训练,女兵与男兵一样搭板房、一样住帐篷,一样风餐露宿、一样洗冷水澡,时间长了,皮肤黑了,身板也粗壮了,远看就像一个结实的小伙子。这不,一位首长到女兵营地检查工作,刚到营门口,就犯嘀咕:“女兵营地,咋弄个男兵站岗?”陪同的人员只好纠正说,“首长,这是女兵!”
时间久了改变的不仅是外貌,更是心性——
在男兵堆里待久了这群姑娘也不怎么把自己当女兵看,潜移默化间滋生出一份浓烈的阳刚之气。“特种兵竞争很激烈,如果不抓紧训练,很容易被淘汰”所以,加练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没有人想输这在哪里都说的通。
单位组织海训,3000米赤臂蛙泳,有女兵硬是游出66分钟的好成绩,气得一起训练的男兵连长大呼:“你们游不过女兵,就给我上岸!”多么痛的领悟啊!
曾经手机里存储的八卦热剧,如今更是增添许多特战色彩,外国特战部队训法战法、外国先进武器视频,在有限的存储空间更是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内存清了一遍又一遍,唯有这些视频稳居“宝座”。
你以为的无趣,她们反倒乐在其中。
彭双,容貌清秀、身材娇小,略腼腆,但转身之间,进入特战训练,立马周身透着一股杀气,这个时候你才不得不记起她的另外一重身份——特战女教头,这个称号可不是随随便便来的,她可是女子特战连彻底征服男兵的第一人。一次武装越野,跑完20公里,男兵愣是没甩掉她,就紧接着加餐一个8公里冲刺,可到终点一看,彭双还是紧跟身后。
“战场不分男女,穿上特战服就要练硬功”不服?不服来战!
她们本可以身着翩然飘动的的衣裙,流连于繁华都市之中,谈着属于自己的爱情、追逐着自己热衷的一切,美食、热剧、八卦······偏偏她们调整了自己的轨迹,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一种鲜为人知偏又血性十足的生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毕竟是女兵,骨子里爱美还是她们的天性。爱武装,也爱红妆。每次驻训归来,面膜恨不得满天飞,一有空闲就抓紧“臭美”渴望肤色回归。
有机会外出时,更是热闹。相信看过《士兵突击》的人还记得,许三多进入“老A”后,因为需要思考自己的未来的选择,需要离队一个月,一群大老爷们拿来自己的存货,竞相展示的场景,女兵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呀!一身穿戴,至少得有3个战友的便服拼凑出来,出门前,梳妆镜照了又照,自拍了一张又一张,那一刻,你看到的不是什么特战女兵,不是什么让男兵佩服的女兵,她们只是那个回归花季的小女生,爱美、爱打闹!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风吹日晒使她们的脸颊深刻了与同龄人不相符的成长印记,没有哪个女生愿意在阳光下暴晒。
如果说选择当一名女兵是一种胆识;那么选择当一名女特战队员更需要非凡勇气。残酷的训练,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很难体会其中的不易。那段经历没有影视剧演绎的那种浪漫,有的只是残酷与淘汰。在响箭,在中国特种部队的训练场上,我们为她们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