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静蕾小时候的梦想是做记者,后来想做平面设计师,都没实现。从演员成了导演,她总结自己的经历:“不怕尝试”。(徐静蕾工作室供图/图)
全文共4140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我不太会回头看自己表演。看别人,我会说,也许这样演会好一点;自己的电影,我一点都不看,都攒着,等80岁再看。
我并不推崇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你跟我不一样,我接受;你20岁就结婚生孩子,我祝福你;你不干事业,天天做男人背后的女人,我也支持,只要你觉得开心就好。
——徐静蕾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微信号:nanfangzhoumo
“我比人家差远了,不能比,不能提,一提太次了!”谈到同行凯瑟琳·毕格罗,徐静蕾直摇头,笑个不停。因为忙于新片《绑架者》的后期与宣传,她声音发哑,但说话时情绪欢快。
截至目前,凯瑟琳·毕格罗是唯一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女性导演。在好莱坞,性别仍会影响电影人的工作机会和薪酬水平。久而久之,因果颠倒,区别成了惯例。使毕格罗获奖的《拆弹部队》,冷静地呈现了战争给军人带来的复杂影响,按照惯常眼光看,不像女性导演的电影。
有人看过《绑架者》里的撞车戏,给徐静蕾类似的评价,“不像女性拍的,特暴力”。还有人问,她究竟是不是直女。她回应道:“工作时,我没有性别概念。”
由2003年上映的《我与爸爸》开始,徐静蕾已经导演了七部电影,前三部很文艺,后面的偏商业。不同电影类型,对应着她不同的人生阶段。
《绑架者》的女主角,是一个孩子遭绑架的女警,由白百何扮演。白百何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扮演乔乔,给徐静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部电视剧播出时,令徐静蕾广为人知的《将爱情进行到底》,面世已近十年。女演员们的职业道路,成长环境,变得相当不同。
2017年3月13日,徐静蕾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她追溯起自己的成长历程和职业选择,这些经历,影响了她对性别和社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