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全球宜居城市排名》的位次上升11位,以90.4分位居第35名,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的东京(第13名)和大阪(第14名)。香港的排名下降至第45名。
新加坡的宜居程度随着教育程度指标的提升取得显著跃进,使我国在经济学人智库最新一期《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超越香港,成为亚洲地区第三大宜居城市。这也是我国在这项排名中创下的最高位次。
《全球宜居城市排名》针对全球140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得出每个城市的宜居指数并进行排名。相比去年,我国的位次上升11位,以90.4分位居第35名,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的东京(第13名)和大阪(第14名)。香港所得评分虽未发生变化,但排名却下降两位至第45名。
全球排行榜上,澳大利亚城市墨尔本连续第七年蝉联榜首,而饱受战火荼毒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则位列倒数第一。
新加坡教育改善 “令人瞩目”
我国在去年底公布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在全球72个参与评估的教育系统中居冠。《全球宜居城市排名》报告主编柯彼斯塔克(Jon Copestake)指出,新加坡在教育领域“持续取得令人瞩目的改善”,在此次报告中的教育程度指标取得高分,使我国的整体宜居指数上升,在调查创设的10年里首次突破90分大关。
不过柯彼斯塔克也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香港和新加坡之间有了10个名次的差距,但二者的分值之差却只有区区1.6,两个城市均稳居宜居城市前列。”
调查针对每个城市的稳定性、医疗、文化与环境、教育,及基础设施五个领域的30多个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评估,将各城市在这些领域的表现分为可接受、可容忍、不舒适、不理想和无法忍受五个等级。
除了新加坡,全球范围内另有11个城市的排名上升。其中,亚洲城市占一半,包括中国的上海、文莱的斯里巴加湾、柬埔寨的金边、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全榜名次下降的城市则有六个。
各城市名次上升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可大致归结为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文化服务的普及。
《全球宜居城市排名》自10年前推出以来,全球经历经济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反紧缩骚乱、欧洲和中东地区内战、难民危机和恐袭事件等挑战。这些因素都拖累了全球平均宜居指数,指数从2007年的76.1下降至目前的74.8。
然而,参与调查的140个城市宜居指数年均增幅仅有0.06分。虽然进步幅度不大,但仍是全球宜居状况在连续10年下滑后首次出现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