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燕大元照
北大社第五图书事业部 · 燕大元照法律图书官方账号,在打造精品法律图书的路上,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2 天前  
中国民兵  ·  新文职进入不了工作该如何办?来看 → ·  昨天  
中国民兵  ·  新文职进入不了工作该如何办?来看 →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燕大元照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科技如何改变法律职业 | 法律悦读馆第1期

燕大元照  · 公众号  ·  · 2019-10-24 18:17

正文



近年来, 各地新成立的互联网法院为民众带来了新的案件受理模式,崭露头角的法律人工智能产品正悄悄改变着法律人的办公方式,各大高校纷纷投入到“人工智能”与“法律”的联合研究,越来越多的公司为提高法务工作的效率,在“科技+法律”上寻求着突破口。


在这个热议着AI、大数据、5G的时代,法律与科技的碰撞会为法律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这个秋天, 北大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大出版社第五图书事业部将联合北大法学院 举办一场沙龙,并邀请了在法律人工智能领域内领先的科技公司CEO、资深学者和专家、律所主任等嘉宾,来共同探讨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



活动议程



主  持


江  溯

北大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中心副主任


嘉  宾


蒋惠岭  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张   雯  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

杨晓雷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北大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许身健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

熊定中  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主任

魏然颖  小米集团法务总监

侯晓焱  北京华宇元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业务专家

邹劭坤  北京华宇元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CEO

涂存超  幂律科技CEO

何广越  蚂蚁金服集团法务合规部高级专家

杨玉洁  北大出版社第五图书事业部(燕大元照)副主任


时  间


2019年10月26日 上午9:30


地  点


北京大学新太阳活动中心B1层北大书店


主  办


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中心

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五图书事业部(燕大元照)


协  办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智未来”学生社团



点击阅读原文可前往直播链接

26日上午九点半准时开播

建议收藏本文~



- 推荐阅读 -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 · 第二版

理查德·萨斯坎德/著  232页  49.00元  2019年7月版


推荐人: 何帆  最高法院法官、知名法政译者

推荐语: 别人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理论臆想“如何预防机器人造反”和“星际监狱”时,萨斯坎德一头扎到问题里,研究“事多钱少、准入放宽、信息技术”如何逼着今天的法律人靠技术驱动进化为未来的法律人,以及“接下来,该怎么办”。


内容简介: 理查德·萨斯坎德预言了一个法律服务的未来世界,包括虚拟法庭、基于人工智能的跨国法律企业、放宽准入的法律市场、法律服务大宗商品化与外包、基于互联网的模拟实务训练,以及全新的工作机遇。


本书将预测和描述未来的法律世界,那个世界跟过去全然不同。


我认为法律机构和律师们正站在十字路口,20年之内将会遭遇剧烈变革,其变化程度将超越过去两个世纪的总和。


如果你是一位年轻的法律人,你会亲身体验这场变革。


这里“年轻”要从广义上解释:


既包括正在考虑找法律工作的学生,也包括想了解职业生涯将如何继续展开的律所新晋合伙人。 本书也适合那些对新兴法律服务机构感兴趣的人(例如正在寻求重新定义法律市场的法律科技创业企业或新型律师事务所等)。


事先说明,传统律所里面的老前辈们,可能读完本书前几段之后就丢一边了。 关于未来,尤其是涉及技术方面的话题,似乎主要是下一代人的事情。


尽管如此,本书中讨论的一部分变革在未来几年就会出现。 除非立马就要退休,否则书里讲的内容也会直接影响到年龄稍长的律师。 况且,今天法律界的领袖们也不应该仅仅关注如何维持现状到退休,他们也该考虑遗留给业界的长远问题。


“我呼唤年轻的心灵,与年龄无关。


约翰·F.肯尼迪(John F.Kennedy)曾经如是说。


这句话也可以用在这里。 本书写给那些精神年轻、积极、乐观的人们——那些和我一样认同 我们能够也应当促使法律和司法系统更“现代化” (我更喜欢用“升级”这个词) 的人们——本书献给他们。



- 拓展阅读 -



计算未来——人工智能及其社会角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