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团结湖参考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时政评论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学英语?看天下!2025年和China ... ·  2 天前  
广电时评  ·  微短剧上大屏,2024年总收视规模超5亿户次 ·  5 天前  
新京报评论  ·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开政策想象空间 | ... ·  6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怀念“人人”,是告别还是停留?丨睡前聊一会儿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团结湖参考

丈量强大中国,要的最是情怀

团结湖参考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7-28 08:09

正文


 “相当不错,2分钟我就适应了。这车真是比60年前的好开多了,省事,开起来非常轻松,给我一天适应,我就敢去外面的街道,整个上海都敢去。”说这段话的,是已经85岁高龄的前志愿汽车兵黄建华老人。1951年,他开着缴获的外国车辆穿越漫天飞机的炮火封锁,铸造了抗美援朝的铁血生命线,时隔60年,当他再度握起方向盘,终于驾驶上了一辆中国人自己生产的汽车,85岁的他,兴奋的像个孩子。


老人的兴奋,是对强大中国、中国制造汽车的自豪,而这辆让黄老深有感触的国产车,就是来自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唐100。




这一则来自观察者网的报道《从朝鲜战场汽车兵到中科院科学家,85岁老人自述传奇人生》,原意是采访老兵故事,致敬为国贡献的自强者们,怎知引起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强烈共鸣和积极响应,7月17日,比亚迪发起了“驭·见强大中国——比亚迪王朝之旅”,派出唐100、秦100、宋DM等“王朝”新能源车, 邀请网友带着老兵“强大中国”的心愿出发,共同前往驭见强大中国领跑世界的辉煌成果及自强故事。

在建军节来临之际,发起如此一场具备自强、爱国情怀的活动,比亚迪此举颇合时宜,也获得了网友的快速响应。活动首站于7月21日在山东青岛开启,已集结了不少网友同行,以“驭·见强大蓝海利刃”为主题,首站活动联手了著名军事评论员宋晓军,走进青岛海军博物馆,参观了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091型核潜艇,以及第一艘051型导弹驱逐舰“济南号”。

中国海军:从能用、顶用到好用的自强之路

091型核潜艇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是中国在被技术封锁、政治孤立的年代,自强研发的大国重器,也是中国自主掌握尖端军事技术的象征。而“济南号”导弹驱逐舰实现了中国驱逐舰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跨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济南号”驱逐舰是宋晓军曾经以雷达兵身份服役过的舰艇,此番故地重游,许多当年中国海军在技术条件落后情况下的自强奋斗历程,在宋晓军口中被一一揭晓。

宋晓军用“能用”、“顶用”、“好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路径,并以中国海军船舰为例,生动展开讲述。最开始,通过自主掌握核心科技,先定下一个“能用”的小目标,实现从“0”到“1”的突破。如此次活动参观的091型核潜艇、“济南号”导弹驱逐舰,就是中国海军通过独立的技术研发实现“能用”的探索。


继而在“能用”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克服“能用”阶段的局限,在功能上开始“顶用”起来;最后,通过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加以对人性化、便利化等使用环境的综合思考,最终达到“好用”的发展境界。像今年引发万众瞩目的国产航母、055大型驱逐舰,就是海军技术不断积累,从“能用”跨越“顶用”,进而追求“好用”的成果。

简而言之,中国海军发展是渐进式的发展,从技术依赖到自主掌握核心科技,从落后到领先,从单一到规模,一步一步通过自强摸索日渐强大。这种发展思路与比亚迪,乃至中国智造都是一致的。

中国汽车:从合资共赢到自主崛起的三十年征程

中国汽车从1953年开始发展,至1958年间相继研制了东风牌、红旗牌、井冈山牌、凤凰牌等轿车。这些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汽车为中国汽车工业后来的发展构建出坚实的铺垫。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合资时期,从外国合资企业中吸取养分,一步步走向更加与国际化接轨的自主自强。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尝试自主研发电动汽车。随后20年,中国对新能源车领域出台诸多利好政策,到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范围做到了技术领先以及规模领先。而且中国拥有全球唯一一家独立掌握电池、电机、电控核心三大件的企业——比亚迪。截至2016年底,比亚迪的新能源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3%,位列第一,足迹遍布六大洲,50余个国家、200余城市。


可以肯定的是,经过短短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汽车工业几乎走完了西方汽车工业的百年历程。三十多年来,正是本着强大中国、中国制造的一份信心与决心,中国汽车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产销量连年增长,自主品牌不断成熟并走向海外。

比亚迪:从电池到汽车再到四大绿色梦想的跨越

比亚迪的国际化无疑是自主品牌里的翘楚,而这一切,靠的是比亚迪对自主研发的坚持,及长久以来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定位技术型企业,比亚迪自1995年创立以来,就坚持靠自强技术发展,起步之初没少遭到国际巨头的打压,但一次又一次在知识产权仲裁庭上的胜诉也证明了比亚迪的技术实力。


现在,比亚迪已成长为一家横跨IT、汽车、轻轨交通和新能源四大产业的高科技公司,拥有超过2万名技术人员,授权专利数量超过1.2万项。


秉持“绿色梦想”,比亚迪自2003年进入汽车领域以来就启动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于2008年推出第一代双模车F3DM,2013年推出第二代双模车秦,2015年推出三擎四驱双模唐,并于2016年发布“王朝”新能源高端车系,承载着比亚迪向上发展的愿景。

至此,比亚迪在汽车领域短短的14年,已走过了“能用”、“顶用”、“好用”的阶段,成为领跑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汇聚全球智慧,铸就国际品牌”是比亚迪在2017品牌盛典喊出的口号,为了给客户带来更加“好用”的体验,比亚迪也在不断引进汽车强国的成熟造车经验,吸引了包括前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约瑟夫·艾格(Wolfgang Egger)、前奔驰底盘调校专家汉斯·柯克(Heinz Keck)等200多位国际技术人才的加盟,为比亚迪在造型、底盘、模具、NVH等技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除此之外,“驭·见强大中国,比亚迪王朝之旅”活动现场参与分享的比亚迪王朝车主、资深迪粉也提到:“比亚迪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水平带向了新高度,王朝新能源技术给我带来超越期待的惊喜。我曾经开过很多豪华和合资燃油车,但我最终并唯一选择了比亚迪,一是因为新能源车的体验让人开过之后就欲罢不能,二是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和决心让人佩服。我们王朝车主非常愿意用真实的体验向大家证言中国汽车的强大。”


这位车主的发言,刷新了我们对中国汽车品牌形象的认识,长久以来,合资车、豪车是中国汽车消费者最为推崇的选择,今日,这种现象却出现了反转。究其原因,在中国制造越来越“好用”的当下,有更多的“国货”足以和外国品牌竞争,对中国自强发展更有共鸣的消费者,自然选择会倾向于“中国智造”。


见证强大中国辉煌,致敬民族自强精神,是“驭·见强大中国——比亚迪王朝之旅”发起的宗旨,目前活动首站已完美结束,见证了强大中国军工的自强发展历程。活动后续还有三站,将分别驭·见中国制造的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创下四个世界第一的跨峡谷悬索桥、全球最长的沙漠公路等“强大中国工程”,如果你也有想要丈量强大中国、见证自强故事的冲动,那么后续活动是你不错的选择。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