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贸易融资及金融供应链
以控股平台作为发起人,参控各地贸融、供应链及资管,汇集信息、整合资源、撮合业务;链接各地金融机构,打通产融、贸融链条的分级制有限合伙平台。实行互联网思维,“平台+合伙人”颠覆“公司+员工”,轻资产运作,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凝聚和价值实现的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utocarweekly  ·  教会四家人用鸿蒙智驾,只需要一个春节 ·  昨天  
有车以后  ·  小米SU7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贸易融资及金融供应链

28个民营金融巨头名单及其持股图全揭秘

贸易融资及金融供应链  · 公众号  ·  · 2017-10-16 14:45

正文


作者:苏龙飞 来源:新财富plus(ID:xcfplus)


前言:自 2014 年 7 月腾讯旗下微众银行获批筹建起,截至 2017 年 6 月末,已有 17 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开业。民营金融来势汹汹!你是否听说过中植系、复星系、联想系、德隆系,以及其它种种民营金融巨头?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些民营金融巨头都控股(参股)了哪些金融机构!


下表是新财富所统计的 28 大民营资本系族持股金融机构情况的数据概览。本文按照入股金融机构数量排序,相关股权比例基本为截至 2016 年年末数据。




NO.1 明天系




持股机构:控股 23 家,参股 21 家,合计 44 家

布局特点:全能型混业金融


明天系通过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及大量的中间影子持股公司,所持股的金融机构从此前的 30 家增加至 44 家。其中,银行 17 家、保险 9 家、证券 8 家、信托 4 家、基金 3 家、期货 2 家、金融租赁 1 家(图 1)。截至 2016 年末,明天系所控股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合计已超过 3 万亿元。



明天系可以说是典型的全能型混业金融机构,其几乎在每个金融分支都拥有旗舰型企业。



NO.2 海航系




持股机构:控股 9 家,参股 12 家,合计 21 家

布局特点:谋求全能金融,银行业为短板


海航系是持股金融机构数量仅次于明天系的民营资本集团,这个庞大的资本集团的顶层持股者,早前是海航工会委员会,如今已变更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




NO.3 安邦系




持股机构:控股 6 家,参股 8 家,合计 14 家

布局特点:保险起家,垂青银行


安邦保险集团成立之初,「主要股东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世界 500 强企业」,安邦系控股的金融机构包括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安邦养老、和谐健康、成都农商行、邦银金融租赁(安邦人寿还控股了境外5家金融机构)。安邦系所入股的金融机构,除了其主业的保险类子公司之外,大多都是比例不等的银行股权,似乎显示出安邦集团对银行格外偏好(图 3)。




NO.4 复星系




持股机构:控股 6 家,参股 5 家,合计 11 家

布局特点:多年耕耘,渐显成果


郭广昌的复星系在金融业的收获颇丰,目前实际控制着德邦证券、德邦基金、中州期货、复星保德信人寿、永安财险、复星财务等 6 家境内金融机构,另外还控股了 4 家境外金融机构(图 4)。值得一提的是,其曾一度大幅持有民生银行股份,并且成功进入了该行董事会,但此后又逐渐减持且退出董事会。另外,其还欠缺信托牌照。




NO.5 联想系




持股机构:控股 0 家,参股 11 家,合计 11 家

布局特点:拼盘丰富,无一控股


虽然联想系入股金融机构的情况见诸媒体的并不多,但一直朝着韩国三星综合商社模式前进的联想控股,可能大量涉足金融机构,并不让人意外。目前,联想控股直接、间接入股的金融机构数量达到了 11 家(图 5)。




NO.6 锦龙系




持股机构:控股 2 家,参股 7 家,合计 9 家

布局特点:谋求金控,出师不利


杨志茂算是一位民营金融新贵,他对进入金融业有着高昂的热情,并意图将锦龙股份打造成一个完全的金融控股公司。目前锦龙系入股 9 家金融机构,其中控股中山证券及大陆期货,参股东莞证券、东莞农商行、华联期货、清远农商行、益民基金等(图 6)。



在杨志茂的金融版图中,东莞证券及中山证券是两个重心。他持有的东莞证券股权高达 44.6%,但竟然没有拿下这家证券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出师不利的杨志茂随即转而收购了中山证券。



NO.7 沙钢系




持股机构:控股 2 家,参股 7 家,合计 9 家

布局特点:广撒网,缺龙头


沙钢系目前控股、参股的金融机构已经多达 9 家,其在最高峰时期入股金融机构的数量更是多达 12 家,媒体上却几乎完全看不到关于沙钢系进军金融业的详细报道(图 7)。



沙钢系所入股的金融机构,一度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财务五个领域,其中银行独占一半,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包括道通期货、沙钢财务。



NO.8 希望系




持股机构:控股 4 家,参股 4 家,合计 8 家

布局特点:根深叶茂,新枝发芽


作为最早涉足金融业的民营资本之一,刘永好兄弟麾下的希望系似乎在金融领域一度有收缩的态势,但近两年又重启扩张。其目前控股新网银行、华创证券、华创期货、新希望财务,参股民生银行、乐山市商业银行、民生人寿、保定银行(图 8)。



希望系,长期占据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位置,而刘永好则是民生银行任期最长的副董事长。



NO.9 忠旺系




持股机构:控股 2 家,参股 6 家,合计 8 家

布局特点:扎根东北,钟情银行


刘忠田的忠旺系对金融机构的入股可谓不显山不露水,首先其人行事低调,其次其入股金融机构并未通过其旗舰企业中国忠旺(01333.HK),而是大多通过隐性关联企业完成,因而未能引起外界太大关注。截至目前,忠旺系入股的金融机构除了君康人寿之外,其余清一色位于东北,总计数量已然达到了 8 家,并且悄然控股了辽阳银行(图 9)。



截至 2016 年末,忠旺系通过辽宁宏程塑料有限公司,分别持股龙江银行 2.86%、大连银行 2.56%、吉林银行 2.55%,且皆居前十大股东之列;此外,其还通过辽宁程威塑料及辽宁腾华塑料,共计持有锦州银行 5.16% 股权。



NO.10 新湖系




持股机构:控股 2 家,参股 6 家,合计 8 家

布局特点:证券为主,其他参股


新湖系实际控制人黄伟堪称大隐隐于市的神秘商人,但其麾下的金融资产却最为透明,目前所持有的 8 家金融机构股权,皆由麾下的两家上市公司新湖中宝(600208)及哈高科(600095)持有,概无例外(图 10)。



按照新湖集团的官方介绍,金融业已经成为该集团仅次于地产的第二大产业。其入股的金融机构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四大类别,而控股 74.59% 的湘财证券无疑是其中的旗舰。



NO.11 美的系




持股机构:控股 1 家,参股 7 家,合计 8 家

布局特点:全面参股,小额投资


美的系目前入股 8 家金融机构,覆盖银行、证券、基金、期货、财务等领域(图 11),投资面似乎很广,但除了 2009 年设立的美的财务之外,其他的皆为参股性质,投资额也不大。



美的系内最有价值的两块金融资产,一为顺德农商行,一为易方达基金。



NO.12 富德系




持股机构:控股 4 家,参股 3 家,合计 7 家

布局特点:保险黑马,信托新秀


目前富德系控股富德生命人寿、富德财险、国民信托、汇丰人寿四家金融机构,其中旗舰是富德生命人寿,国民信托则是意外获得的一块金融牌照(图 12)。




NO.13 万向系




持股机构:控股 4 家,参股 3 家,合计 7 家

布局特点:步步为营,全面发展

万向系在金融领域的发力晚于与其同时代起步的希望系、泛海系等民营资本集团,以至于遗憾地错过了民生银行的发起设立。目前万向系持股的金融机构数量只有 7 家,但却有 4 家是绝对控股,另外 3 家参股的也是拥有相当话语权(图 13)。



万向系应是具有相当潜力走向全能型金融的民营资本集团,多年来,其在金融领域的耕耘都是步步为营、稳打稳扎,谋求全面发展,甚至不惜与泛海系一争高下,并夺走了民生人寿的实际控制权。



NO.14 泛海系




持股机构:控股 4 家,参股 3 家,合计 7 家

布局特点:「民生」为主,其他为辅

作为最早投资金融机构的民营资本代表之一,泛海系卢志强一直致力于打造金融领域的「民生系」(图 14)。



目前国内带有「民生」字号的金融机构,无一不与卢志强有关——他是民生银行的大股东之一,也是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民生银行下属的民生金融租赁,自然也与其有间接关联;同时他还实际控制民生信托、民生证券、民生期货;甚至带有金融特征的民生典当,也是归他所有。唯独保险业的民生人寿,身为发起人且曾是第一大股东的卢志强,在经历一番与万向系鲁冠球的争夺之后,最终失意退出。



NO.15 京华系




持股机构:控股 0 家,参股 7 家,合计 7 家

布局特点:独钟情银行

钢铁大亨杜双华在所有涉足金融业的民营资本中,显得相当另类,他麾下的京华系所入股的金融机构清一色是银行,且入股的 7 家银行皆进入了前十大股东之列(图 15)。



京华系所入股的 7 家银行中,在 4 家拥有董事或者监事席位:在上海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日照银行、齐鲁银行各拥有一个董事席位,但其中没有一家是杜双华本人进入董事会出任董事的。日照钢铁控股集团资本运营部部长胡文明,代表京华系进入了三家银行(日照银行、青岛农商行、齐鲁银行)的董事会。而在此前,薛健也代表京华系出任了三家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日照银行、莱商银行)的董事,他还一度出任过日照银行的副董事长。



NO.16 涌金系




持股机构:控股 4 家,参股 2 家,合计 6 家

布局特点:强势控制,尚缺银行

魏东自杀之后,涌金系并未倒下,其遗孀陈金霞成了这个资本家族的舵手。涌金系目前实际控制国金证券(600109)、国金期货、国金通用基金、云南国际信托 4 家金融机构,且在持股比例上都是强势控制,另外参股微众银行及长城人寿(图 16)。



涌金系在金融领域的「基本盘」都是魏东 2008 年去世前所完成,而陈金霞不仅守业有成,还有所拓展。



NO.17 杉杉系




持股机构:控股 1 家,参股 5 家,合计 6 家

布局特点:金融先驱,大器晚成

郑永刚的杉杉系,可以说是国内最早进入金融业的民营资本之一,德隆系、泛海系相较其而言都只能说是后来者。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除了早期入股的几家金融机构,再无新增投资,直到 2007 年之后,杉杉系对金融业的投资才重新开始提速。高峰时期,杉杉系曾持有 9 家金融机构的股权,后又减持部分金融机构股权,持股数量降低至目前的 6 家,其中控股君康人寿(图 17)。




NO.18 亨通系




持股机构:控股 1 家,参股 5 家,合计 6 家

布局特点:财务投资,少量参股


从事光缆生产的江苏亨通集团,因其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并不直接接触广大消费者,因而知名度并不高。亨通系目前控股亨通财务,参股吴江农商行(603323)、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国融证券、国都证券、横琴华通金融租赁(图 18)。其实际控制的亨通财务,于 2013 年下半年才设立。



亨通系的金融股权中,最具价值的为吴江农商行及乌鲁木齐银行。亨通集团持有吴江农商行 6.13% 股权,为该行第三大股东。吴江农商行在全国农商银行中属于领先者,2016 年末总资产规模达到 813 亿元,该行已于 2016 年 11 月 29 日实现 A 股上市。亨通集团同时还是乌鲁木齐银行第九大股东,持股 4.33%。数据显示,乌鲁木齐银行 2016 年末总资产 1307 亿元。



NO.19 泰豪系




持股机构:控股 0 家,参股 6 家,合计 6 家

布局特点:脱胎清华,扎根江西

如同肖建华的明天系借助北大的高校背景发展起来一样,黄代放的泰豪系则是借着清华的高校背景发展壮大。



扎根于江西的泰豪集团,所入股的金融机构也以江西境内为主,先后进入了南昌银行(后与景德镇银行合并为江西银行)、九江银行、南昌农商行,且皆位居前十大股东之列(图 19)。



NO.20 三胞系




持股机构:控股 0 家,参股 6 家,合计 6 家

布局特点:小额投资,无心插柳


三胞系实际控制人袁亚非原为南京市政府公务员,1993 年下海经商,他因 2005 年及 2011 年分别收购宏图高科(600122)及南京新百(600682)而进入公众视野。三胞系目前所入股的 6 家金融机构,大部分由麾下上市公司持有,而且有一部分是袁亚非入主该等上市公司之前就已经持有了(图 20)。



三胞系所入股的金融机构,无一家拥有话语权。三胞系持股比例最高的为持有锦泰期货 30%,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国资背景的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 40%,如果加上其他国资股东的话则超过 51%。三胞系另一家持股 10% 的紫金信托,其第一大股东同样为国资背景的南京紫金投资,持股 60%。


三胞系所持金融机构中,相对具有较高价值者为江苏银行,但其仅持有 0.87%,未进入前十大股东之列。



NO.21 中植系




持股机构:控股 4 家,参股 1 家,合计 5 家

布局特点:民营信托阵营头号选手

中植系掌门人解直锟,被称为信托大亨,虽然其控制有美尔雅(600107)、宇顺电子(002289)、三垒股份(002621)、中植资本(08295.HK)四家上市公司,但该等上市公司皆远不及中融信托之于解直锟的意义。


在金融领域,中植系目前控股有中融信托、中融基金、中融汇信期货、美尔雅期货,参股有恒邦财险(图 21)。



中植系所入股的金融机构中,中融信托无疑是旗舰。截至 2016 年末,中融信托的资产总规模(含信托资产)高达 8585 亿元,按同等口径计算位居行业第四,仅次于中信信托(1.45 万亿)、建信信托(1.32 万亿)、兴业国际信托(9620 亿元);而其 2016 年营业收入则以 67.96 亿元高居行业第二位,仅次于平安信托。在整个民营信托阵营中,无论是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中融信托皆为无可争议的种子选手。



NO.22 宝能系




持股机构:控股 3 家,参股 2 家,合计 5 家

布局特点:关联隐性持股


因轰动全国的宝万之争,姚振华的宝能系及旗下前海人寿,被广泛关注。宝能系旗下已有三大金融平台——前海人寿、前海联合财险、前海联合基金,另外少量参股了太平洋证券及国信证券(图 22)。



宝能系的核心金融平台前海人寿成立于 2012 年 2 月,但短短几年内,借助银保渠道主推的万能险产品,其资产规模实现突飞猛进式增长,至 2016 年末已达 2441 亿元。保费突飞猛进的增长,带来的是充沛的现金流,于是宝能系可以在二级市场强势举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