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挣扎过吗 你曾反抗过吗
如何使用生命 就叫使命是吗
人生有限选择 谁在规划
人生有限日子挥霍一下
|
CATCH SPECIAL |
Portrait
CATCH人物
他们用冷静的头脑作战
天生的深谋和远虑
给了他们独特的眼睛
后天非凡的经历和磨练
造就了他们点石成金的魔力
他们是专业VC团队——
「线性资本」
Linear Path, Nonlinear Growth
一群懂得投资和经营的人
怀揣着激情与梦想走到一起
以他们最擅长的方式
想为这个世界做一点改变
▲
王淮 Harry
原Facebook中国籍的第一位研发工程师
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和工程专业硕士
大众点评、百姓网等企业CEO顾问
畅销书《打造Facebook》作者
Q:作为光环加身的硅谷技术大牛,为什么选择进入投资行业?
Harry:我刚从硅谷回国的时候,尝试着和各种行业的人打交道,也给许多互联网公司做过CEO顾问。
但在看了一圈中国的创业生态之后,
我觉得
中国正处在一个技术驱动企业(变革)的黄金起点上,做投资最能够参与到这场变革的过程中。
▲
Harry在准备年会开场演讲
Q:您投资时最看重项目的哪些方面?
Harry:线性资本在选择企业时会看重项目(是否)在正确的赛道上,同时具备
核心技术壁垒
和
商业落地能力
两方面要素。
创业,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和这个时代下注的赌局,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和实力去做好这件事。
就像一站到底的游戏规则一样,你可以带着已得的战利品见好就收,也可以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继续挑战。
Q:成为VC后,生活上有什么改变呢?
Harry:虽然比码农时期更加忙碌,但时间却相对更自由。
能够抽空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去一些自己喜欢的地方、看看不同行业,
总而言之就是看得更广了
。
▲
Harry
与主持人黄健翔
Q:对于自己的个人生活,您又是如何投资的呢?
Harry:我倾向于把时间投到与工作并不直接紧密相关的事情上,来开拓眼界,俗话说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嘛。
另外,
家庭也是绝对重要的一部分。
加入的成员渐渐多了起来,他们聚集到一起,「线性资本」才成为今天的样子。
大家在一起凝聚成了一支坚实的团队,而他们每个人仍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与「线性资本」一起,共同学习,自由成长,追求更好的自己。
Q:您
加入线性资本的初衷是什么?
Can:我是技术出身,但是在金融行业和创业公司都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回过头来觉得这些经验能够帮助新的一些创业公司少走一些前人走过的弯路,
更快的追寻自己在行业内产生的价值
。
▲
李斌 Ben
线性资本CFO & COO
Q:您更青睐哪种类型的创业公司(或创始人)
?
Ben:对创业公司来说,在技术和产品能力同样领先的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于那些具有"
it has to be me
"的使命感的创始人。
▲
金异开 Yikai
线性资本投资副总裁
Q:加入线性资本这件事,给您带来最大的收获是?
Yikai:我在本科毕业之后其实尝试了几个不同的行业,后来又出去读了金融硕士,但是对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一直抱有很大的热情。回国之后机缘巧合加入线性资本,每天能够与技术领域的大牛们探讨行业格局和机会,走在整个金融市场最尖端的部分,看的也会相对更广更远一些,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情。
▲
陈吟 Olivia
线性资本法务总监
Q:选择这个行业,给您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
Olivia:做VC不像以前在企业里一样,聚焦专注在某一个问题上。工作的某一个阶段可能打交道的都是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东西,而现在是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发现优秀的创业公司和人才,逐渐把生活和工作融在一起。
▲
张川 Michael
线性资本
首席顾问
Michael:我开微博、玩微信公众号、在各类社交网络有账号。
爱旅行、练油画
、玩胶片、洗暗房,
曾经在欧洲呆了一年多,大概
拍了几十卷胶卷
,上海的很多街道也都被我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