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世界知识
《世界知识》杂志创刊于1934年9月16日,上世纪50年代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主办,以“平实理性看世界”的宗旨,分享国际时政观点,解析中国外交声音。期待与广大读者、作者和合作者互动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混沌学园  ·  DeepSeek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世界知识

金国宪 李旻:韩国核电出口或受政局动荡影响

世界知识  · 公众号  ·  · 2025-02-10 09:00

正文

点击 世界知识 关注并星标

每天与你一起

平实理性看世界

2024年12月3日,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发布戒严令,引发韩国社会一系列动荡。为了主张戒严令的正当性,尹锡悦把在野党阻挠政府推进核电出口也列为戒严理由之一。此时正值韩国承揽捷克核电站项目关键时期,政局动荡恐怕会给韩国核电出口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位于捷克的杜凡尼核电站。

获得优先竞标权

早在2024年9月,韩国水利核电公司被确定为捷克杜凡尼核电站建设项目的优先协商对象,并计划于2025年4月前完成最终协议。捷克杜凡尼核电项目两台机组总建造费用约为24万亿韩元(约合1232亿人民币),若成功竞标将创造韩国海外核电出口规模之最。如捷克方面按原先计划建造四台,出口规模就会翻倍达48万亿韩元。再加上后续的运营、维护和燃料等费用,总价值将超过50万亿韩元。

为了争取到这个项目,韩国做了不少准备。2024年9月尹锡悦访问捷克期间,韩国与捷克相关企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此外,韩国水利核电公司每年向被选定修建核电站的地区派遣大学生志愿团队,赞助这一地区的冰球队,最终获得这些地区市长们的支持。同时,通过举办“韩国—捷克核电及文化交流日”,“韩国核能及尖端技术产业日”等活动,韩国与可能参与这一项目的当地企业拉近了距离。

韩国之所以能够获得优先竞标权,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韩国政府方面的强有力支持。尹锡悦就任总统后,立刻废除前任政府的“去核电”政策,将核电产业定为韩国的出口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8月,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牵头成立跨部门机构“核电出口战略推进委员会”,旨在对韩国核电产业链出口进行全方位支持。此后,韩国恢复了被前任政府搁置的新韩蔚3、4号发电机组的建设,并重新评估即将到期核电站的运行可行性。尹锡悦政府还计划向核电领域提供1万亿韩元以上的金融支持,以此来刺激陷入困境的韩国核电相关生态系统。

其次,韩国核电建造在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在这次捷克核电厂竞标过程中韩国提供的建设成本是法国企业的60%,一个机组的成本造价为12万亿韩元。另据世界原子能协会2021年公布的数据,韩国核电建造费用为每千瓦3571美元,而在世界主要核电出口国中,法国的建造单价为每千瓦7931美元,美国为每千瓦5833美元,中国为每千瓦4174美元。捷克总理菲亚拉在宣布竞标结果时表示,韩国提供了“令人无法拒绝的报价”。

再次,韩国有核电出口方面的经验。2024年9月,由韩国负责建造的阿联酋巴拉卡核电厂所有四个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将满足阿联酋25%的电力需求。巴拉卡核电厂是在韩国电力公司主导下由现代建设、三星物产、斗山重工业(2022年3月更名为斗山恒能)等公司参与建造。这些企业联盟能够协调行动、提高效率进而提高韩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此次参与捷克竞标的是由韩国水利核能公司牵头的联合体,包括韩电技术、韩电核能燃料、韩电KSP、大宇建设、斗山恒能等多家韩国企业。


2024年7月18日,安德根向记者介绍捷克选择韩国水利核电公司作为其核电站项目的首选谈判伙伴。

存在的争议

首先,即使韩国方面获得捷克核电合同,但捷克方面未必能准备好相应的资金。核电项目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再加上工期延长等因素往往会导致超支,因此确保资金被认为是核电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这次捷克政府计划用于建造两座核电机组的费用为150亿欧元,是捷克2024年政府预算的17.3%,约等于国防、交通、保健方面预算的总和。

其次,韩国这次向捷克出口核电时可能附加贷款合同,这会进一步降低利润空间。在被确定为优先协商对象之前,韩国政府已向捷克表示可以通过韩国贸易保险公司、韩国进出口银行提供“长期、巨额、低息”贷款。尽管现在韩国政府将其淡化为“按照惯例作出的非约束性意向书”,但可以肯定的是韩方向捷克表明了“积极提供金融支援”的意图。2024年9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尽管向捷方传递了“金融支援意向书”,但这不等于“约定贷款”。他说,在捷方建造第二号机组时,两国可以先行协商,然后以市场利率向捷方提供必要的贷款。如果韩国在这次核电出口项目中提供“长期、巨额、低息”贷款,那么收益可能会远低于预期。

再次,美国西屋电器的反对给韩国此番向捷克出口核电带来了变数。2024年9月,西屋电器向捷克反垄断事务所提起陈情,主张“若捷克最终同意韩国水利核电公司的核电建造合同,捷克与美国国内的工作岗位将会减少”。同时,西屋电器主张“韩国型核电”(APR1400)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据《韩民族新闻》报道,在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2017年末进行的内部讨论中,有环境团体提出,反应堆冷却泵、核电测试控制系统、核电核心设计代码等三大核心技术与“美国的技术专利一样,不能被看作是技术自立”的主张。他们认为,韩国分别于2010年、2013年、2017年研发的上述三大核心技术都源于1995年美国燃烧工程公司研发的OPR100,这家公司于2000年被西屋电器公司收购。根据美国国内法案,若用到了美国的技术专利,韩国出口APR1400必须取得美国的许可。


应对与隐患

首先,与西屋电器的分歧可能需要通过韩国与美国政府的协商才能得到解决,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排除韩国企业收购西屋电器的可能性。韩国水利核电公司计划在2025年4月与捷克政府达成最终协定,并在这一期限之前根据核供应国集团方针,向美国政府申报核电出口。然而,韩美两国间的“传话窗口”正是西屋电器,因此韩方想要如期完成出口,就必须妥善处理与西屋电器的分歧。捷克方面也已表示,“取得竞标的企业应该提供他们拥有相关技术的证明”。按照捷克方面的说法,韩方已提出若韩方与西屋电器的纷争导致捷方损失,韩方愿意对其进行补偿。

韩国向阿联酋出口核电时,西屋电器也以技术偷窃为由提出异议。此后,韩国水利核电电与西屋电器签署了为期十年(2010至2020年)的合作协议。这一协议规定,韩国在这一期间出口核电时,必须用到西屋电器100%的反应堆冷却泵、核电测试控制系统与50%的核燃料。2020年协议到期后,双方就签署新协议进行磋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此次向捷克出口核电,与西屋电器的纷争再次成为绊脚石。对此,韩国一些人主张收购西屋电器的股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未来韩国希望以捷克为跳板,进入波兰、罗马尼亚、荷兰等国的核电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碳中和等政策要求下,近期主要国家出现了扩大核能占比的诉求。韩国水利核电公司若能在位于中欧的捷克拿下核电站项目,可在未来欧洲核电市场的争夺中占据先机。2023年,有16个国家参与的欧洲“核联盟”正式拟定路线图,预计到2050年将欧盟核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100吉瓦提高至150吉瓦。这些国家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将核电作为主要能源。目前,韩国水利核电公司正在进行荷兰新项目招投标可行性研究,同时还与芬兰和瑞典讨论新的核电站项目。

最后,韩国在发展核电方面具有一定政治风险,而核电出口政策导致的一系列政治、经济“负担”往往需要由总统来承担。2009年12月,韩国电力公司牵头的联合体负责建造阿联酋巴拉卡核电厂时,时任李明博总统称阿方会负担全部186亿美元。事后曝出在这一项目承揽过程中,韩国进出口银行可能向阿联酋提供了100亿美元的低息借贷,计划电站完工后通过28年的运营收入回收这一款项。在巴拉卡核电厂建造过程中,韩国电力公司比原计划多支出了4000亿韩元的费用,使得韩国方面的出资规模达到了1.4万亿韩元,工期也比原定时间延长了五年。若韩国单方面承担违约而产生的费用,最后的利润肯定不如当初宣传的那么高。此次韩国向捷克出口核电,同样存在这样的风险。只有在韩国政府主导核电出口的大方针不变的情况下,这些由政府控股的公司才会更加大胆地从事相应的工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