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求职百科
猎聘旗下专业猎头、资深HR和职业生涯导师,教你超实用的求职技巧,解决你的各种职场困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西公安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免票! ·  18 小时前  
江西公安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免票! ·  18 小时前  
江西日报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优惠!免票! ·  昨天  
江西日报  ·  江西多地景区宣布:优惠!免票! ·  昨天  
今视频长天新闻  ·  什么?下周江西最高温27℃? ·  昨天  
吉安发布  ·  最高26℃!吉安天气即将大反转!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求职百科

为什么宁可高薪聘请新人,却不愿给老员工涨薪?

求职百科  · 公众号  ·  · 2019-10-30 13:00

正文


作者 | 唐僧同志  编辑 | 职伴君



先抛出一个大结论:即使是中国一线的优秀治理企业,也并没有一个良好的调薪机制,使得部分老员工薪资被锁定,新员工进入的时候又必须遵从市场化原则,造成新人比老人工资高,这并不是单一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在中国企业界普遍存在。


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阐述方式,即是:老员工薪资被锁定和新员工定薪遵从市场化原则之间的矛盾。


从一些基本概念讲起:




1



我们身处一个相对开放的竞争环境中,也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人才市场中。在开放(人才)市场中,一个专业人才在一定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回报是稳定的。

为什么说是「相对」开放,是因为比如最炙手可热的公务员、垄断型行业,仍是需要遵从一些社会潜规则才能流入。


比如国有银行、电信行业、烟草行业、电力行业等,资源型、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也有一定的准入门槛,但也有一定的市场化因素。


但更多的主流行业,如金融、it、房地产、制造业、各类服务业等,虽然在企业进入的时候有的有一定门槛 (资金、政策), 但人才市场是相对开放流通的。就单一行业来看,比如知乎上较多的it行业,这个行业几乎是绝对开放的。


因此,如果您信奉「自由主义」和「市场主义」,那么请相信这只无形的手,至少在行业内,您能拿到的收入,在一定时间内,基本是恒定的。 (暂时排除机会因素和团队、平台因素。)


现在很多企业两条编制线,一条线是正式和公司签合同,一条线是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由如fesco这样的专业人力外包公司签订合同。


后者一类待遇明显要低,通常会引起小朋友们抱怨,其实仔细想想,你身处一个开发人才市场中,你能拿到的钱,基本是恒定的。


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良好的调薪机制,这个所谓的市场化收入,其实只在你入职的那一瞬间相对准确。




2



中国企业仍处于高速发展,且并未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在加薪机制这件事上,企业界并没有想清楚。


举个两个的栗子,各位大都在私营企业,回去查查,你的企业超过30年了么?中国老一代优秀企业,联想、华为、海尔,都不超30年。


回去问问你家公司HR小朋友,你问他有没有给某个员工办过退休手续,95%的民企HR都没办过退休手续。


退休,按道理讲和招聘应该是同样频率的人事业务,但是一年招100人的HR肯定有,同时大部分HR从业十年也没办过退休手续。


大家都年轻着呢,退什么休。


企业界现在掌舵者是65年左右这一批人,管理层是75年左右这一批人,骨干是85年这一批人,新人是90年这一批人。


65年这批人,还未满50岁的。整个企业界都还没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虽然在过去20年中,有各种各样的经济危机,但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经济衰退这件事吧?


因此,我同样认为,在加薪机制这件事上,很多企业决策层并没有想清楚。




3



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危机)。


众所周知,我国的养老保障,是一个让社会普遍担忧的问题。一方面是延长退休 (几乎是定局了), 另一方面是市场化解决。


市场化,就是企业的责任;企业,就要根据从业者贡献的价值来给予回报。


现在而言,对此问题的困惑者,一般都是二三十岁,尚可以跳槽 (市场化途径)。


再过10年,三四十岁;再过10年,四五十岁。还怎么跳槽?


那个时候就没有市场化了。你的青春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某个企业,你是老资历,但是你不是管理岗位,你的收入比不上刚工作三四年的2000后。


综上,可以预见的是,在2025年左右,即85年这一批人,达到40岁的时候,会有普遍的中年危机 (白领失业潮), 而也可能因此引发社会问题。




4



我们的应对。


有过一些相关研究,但是不放推导过程了。直接说结论:


1) 优秀企业应该至少应当有年度公司总薪资3%以上的调薪计划,以保证骨干的保有,和公平性问题。


2) 优秀企业应有年金计划,保证员工退休后的生活,即使因此适当降低工资。


3) 优秀企业应有根据CPI增幅的普遍调薪机制,季度CPI超过3.5%应予以匹配全员普遍匹配调薪。


4) 未来应有相应专业从业人员工会组织,成为为劳动者争取利益的核心,而非依靠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


5) 未来应有相应的罢工活动,为从业人员争取利益。




5



如何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安全。


请在35岁之前成为一个高级管理者,至少能在大公司管上30个人。


一个人,35岁之后就不能找工作了,应该由工作来找你。即是你今天失业了,坐在家里,也有猎头源源不断的电话打来找你出山。


这是所谓的职业安全。但遗憾的是,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所以我们只好努力不做被淘汰的那一个。


另外,实现财务自由也是可选途径,比如你35岁之前在上海有5套房子,但这个方法看起来好像更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