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婴幼儿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婴幼儿心理实验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保险一哥  ·  2025年第3期保险自媒体红人千人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婴幼儿心理

妈妈!你能帮我挠一下痒痒嘛?

婴幼儿心理  · 公众号  ·  · 2019-03-23 16:45

正文

文:王山而

编辑:水金

夏天马上就要来了,最讨厌的蚊子又要在身边出没了。

夏天最难受的就是,要消耗超级多的花露水和风油精,但是熏死了自己却熏不死蚊子。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看好宝宝呀,如果被蚊子咬了,宝宝绝对会嚎啕大哭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被蚊子咬了一口,宝宝能自己去挠痒痒吗?

不要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定位自己身体上的具体位置,也是需要很复杂的加工过程呢。

定位身体上的目标位置

对于个体而言,定位身体上的目标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具有 进化学上的适应性意义 ,比如说能够移开不想要的刺激、挠痒痒、指出不舒服的地方。但是表明身体上不舒服的地方并没有那么简单,宝宝需要结合多种感知觉的信息才能完成,比如 触觉、本体感觉、视觉 等等。如果宝宝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某一部位的话,宝宝首先需要利用触觉或本体感觉找到它在身体上的部位,然后再想出这个部位处于外在空间的哪一个地方,这样才能用手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宝宝讨厌的 刺激在胳膊或者手上 的话,事情又会变得不一样。比如说,挠痒痒,胳膊上正好有个地方有一个蚊子包,需要用另一只手去挠,这个时候宝宝的两只手会如何移动呢?是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去抓,还是两只手都向中间去凑,还是大哭让妈妈来帮忙呢?有研究者探究了这个问题。他们想要知道,当存在触觉刺激时,随着年龄的变化宝宝两只手的 定位动作是不是更加协调 ,同时观察宝宝 能不能利用视觉信息来辅助动作

研究者选择了 7~22个月 的婴儿作为被试,选择了 震动 作为刺激来源。他们用一种黑色的圆形液体胶布提供刺激,这种胶布有柔软的质地和光滑的表面,震动的幅度就像手机震动或者电动牙刷的震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会将胶布放在宝宝 手掌、手背、前臂、手肘或手肘内部 (如图1),左右手随机,每个宝宝进行5个试次。观察宝宝的动作,并录像。最后收集宝宝的动作指标进行分析,例如: 是否成功接触到目标刺激 带有刺激的手臂是否移动与移动的方向 是否有视觉信息的辅助 等。

图1 刺激物位置示意图

结果发现,大多数时间,宝宝都是能够到刺激的,并且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越来越能适用高效率的方式来触摸到刺激物 。他们逐渐能够在触摸刺激物的时候看向目标刺激,并且将目标刺激所在的手臂进行旋转和移动,以便更好的够到刺激物。7个月大的宝宝也能够知道要配合另一只手的行动,去移动有刺激物的那只手。

所以说,宝宝已经是一个自己会挠痒痒的好宝宝啦!但是,宝宝还是想让妈妈帮忙,嘻嘻。


本文参考资料:

[1] Chinn, L. K.,Hoffmann, M., Leed, J. E., & Lockman, J. J. (2019). Reaching with one armto the other: Coordinating touch, proprioception, and action during infancy. Journal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83 , 19-32. doi: https://doi.org/10.1016/j.jecp.2019.01.01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