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人很生气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想你应该很熟悉吧。
当你希望一个人这么做,可他偏偏就是不这么做的时候,你就开始生气。
我们先说对他人的愤怒。对自己的愤怒其实也是一样的。
愤怒首先是一种索取,是一种需要:
我需要你理解我,支持我,同意我,尊重我,认可我,哄哄我。你却没有给我,我很生气。
我需要你为我服务,执行我的标准,达到我的要求,做我认为对的事。你却没有做,我很生气。
至少我需要你别添乱添堵,别做伤害我的事,别影响我,别挑战我的底线。这你都做,我很生气。
我需要你变得聪明点、文明点、讲点道理、上进点、积极点、效率高点。你却不是这样的,我很生气。
无论怎样,愤怒都是在说:
我需要你。
需要越强烈,愤怒就越强烈。
愤怒其次是一种全能控制。
每一个愤怒后面都伴随着一个“你应该……”
你没有按我的应该去做,我就很生气。我要用暴力、指责、惩罚、威胁等手段让你明白,你必须按照应该的去做。
“应该”是谁规定的呢?
所有从你嘴里说出的应该都是你规定的,都是你的。
即使所有人都这样,正常人都这样,法律道德信仰就是这样,即使事实本来就是这样,即使这样是对的,那也是在经过你认同之后才会从你嘴里说出来。世界上应该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你总是在意那几样呢?还不是因为你认同了。
你觉得有多“应该”,你的愤怒就有多强。
对的他就应该去做吗?
正常人都做的他就应该去做吗?
所有人都做的他就应该去做吗?
不一定。但是你的愤怒就是在说:你必须执行我的要求,做到我的标准。
这种控制,也叫全能自恋。仿佛所有人都应该依我号令行事。
愤怒是对他人的理想化。
当我们对一个人愤怒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在说:
我觉得你有足够的能力做到,
你既然能做到,你就应该做,
你既有能力做,又有义务做,还不去做,我就很生气。
如果我们意识到一个人能力就是这么大,实在做不到,我们就会感觉到理解甚至同情。如果我们意识到,他的意愿就是这么多,实在没有义务为了你更加委屈自己,我们就会感觉到无助、难过甚至悲伤。虽然我们很需要他,但是他做不到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不愿意做是他决定的事。
我们设置了一个理想他人,理想他人具备足够的能力、足够的意愿、足够的责任心,然而真实的他人却不是这样。我理想的他与现实的他之间就有了差距。
差距越大,愤怒就越大。
妈妈对孩子做错了事拖延没考好愤怒,是她觉得孩子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做对做快做好。
长大后的孩子对怎么教都不会智能手机的妈妈愤怒,是他觉得她的智商应该足够驾驭。
孩子对父母的控制而愤怒,是他觉得父母应该有足够的自制力克制住自己的嘴。
伴侣之间的抓狂愤怒,是他们觉得对方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和义务付出、做好。
老板对员工愤怒,是他觉得员工应该有足够的经验和责任心做对。
那么到底他能不能做到,有没有相应的足够的能力做好,是谁决定的呢?
还是你,你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了,觉得他可以做到。证据有:
他以前做到过,所以他现在应该也能做到。
我能做到的,所以他应该也能做到。
正常人都能做到,所以他应该也能做到。
那真实的他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做到呢?你从来不关心。
你更不知道的是,一个人的能力是动态的。一个人输出一个结果,不单单是做这一件事情所消耗的能力,而是把他放到当下那个系统里,他排除其他障碍所剩余的能力。人对同一事件的能力是会随着环境、问题、状态、压力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愤怒也是对现实的抗拒。
现实是,别人没有能够满足你。
要么是没有能力给,被你榨干了也还是没有能力,即使非常想做也还是做不到。要么是没有意愿给,明明能给就是不愿意,即使是应该做的也不愿意做,就是要对你耍流氓。
总之,现实就是你的索取失败了。
然而你还想要啊,越挫越勇。你不相信这是真的,你不相信自己的索取和控制失败了。你还想再尝试索取一次,所以你就启动了愤怒。
人在面对现实失控的时候,第一反应通常都是:
不应该啊。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啊。赶紧愤怒下,看看能不能把现实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愤怒一次,就是在尝试一次。继续愤怒,就是继续尝试。
因此,愤怒就是对现实的排斥和不接纳。企图修通现实以符合自己的认知。
越是不接纳现实,就越是愤怒。
你的愤怒有时候能强迫对方改变,修改现实成功。更多的时候则会失败,这时候你没有能力让对方改变又继续希望他改变,你就只好继续愤怒来幻想修改现实了。
愤怒一下是有好处的,这是一种为自己争取。万一现实真的改变了呢?万一他满足我了呢?
事实发生后,我们从排斥到接纳,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第一反应不接纳,觉得不应该,想愤怒下来修通现实,这是正常反应。毕竟人不是老鼠,总得有点缓冲期。毕竟事实有改变的可能。
但是持续的愤怒是一种偏执。一次没得到,不放弃,要第二次。没得到,再一次。我要再愤怒一次试试,再索取一次试试。万一,万一,万一这次成功了呢?
一次,又一次。不愿放弃。
我宁愿活在幻想里,也不愿意活在现实里。
我无法相信事实就是这样,我无法接受他就是无法满足我的需要,我不能相信他就是这样的人,不能相信他就是这么大能力,不能接受他有流氓的一部分,不能接受他就是做不到。在幻想中,我还能被满足。
为了吻合自己的想法,不停地企图修改现实。即使现实的改变难度非常大甚至不可能,也依然幻想着去改变,对这种想法的执着就是偏执。
越是不放弃想要的执着,就越是愤怒。
当然,有的人在偏执里真的能很成功,改变了世界,但代价也是巨大的。
愤怒过后是哀伤。
愤怒是正常的,而且是有益的。持续愤怒就要反思下:我是不是掉到偏执里了?
当人开始看清现实,开始真正的相信,自己想要的要不到了的时候,就会进入抑郁状态了。
这是一种丧失,人生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所渴求的,我们需要资源,需要和平,需要爱,需要他人的付出,然而我们能得到的,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是所有。有些我们的需要,终究无法被满足。
即使我们通过强烈的愤怒,改变了现实中的他人,满足了我们一些需要。我们也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发现其实不值得。
当我们开始发现:我们不是神。
我们也就放下了自己的全能自恋。我们发现有些事无论我们怎么需要,它们都有自己的节奏,无法完全围着我们的需要而旋转。
那真的是一件难过的事情。
这么说不代表就不应该愤怒,不应该有需要,不应该去控制。
我们可以愤怒,但愤怒属于我们,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愤怒负责,而非他人。
我们终将要为自己负责。
我们对他人有需要,他人有时候能满足我们,有时候不能满足我们,我们都需要自己承担这个结果,为自己的需要负责。
我们想控制,我们就要为自己控制的结果负责。控制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我们在选择控制的时候,也要准备好接受控制的结果。
我们选择成为婴儿,等待着别人的满足与配合,我们就要接受自己的情绪被别人掌控。
当我们准备好了为自己负责,就是成长。就是从婴儿到成年人的过程。不是不再去需要,而是能为自己的需要负责。
你依然可以愤怒,愤怒完了你要判断下能不能得到,以选择要不要继续愤怒。能得到的愤怒是睿智,不能得到的愤怒是偏执。
当然你也可以偏执,你喜欢就好。
愤怒最开始由遇到挫折而起,但愤怒不应该成为终点。
当我们遇挫,经历了愤怒,我们还要往前走。我们有共3个步骤可以成长:
愤怒。我呐喊,我抗拒,现实和他人为什么就不能满足我的需要。
哀伤。我努力过了,我接纳现实就是如此,他无法围着我转。
珍惜。为我已经有的感觉到庆祝,为我还能要到的感觉到庆祝。
去需要能得到的,放下得不到的,珍惜已得到的,就是幸福。
ps1.如有所思,可以赞赏。
ps2.
对这个话题想深入了解和讨论,移步微课《当他不满足我的需要,我该怎么办?》。我们会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1.需要没有被满足,除了愤怒或失望,你还会别的吗?
2.需要没被满足的时候,有哪3个方向7个方法可以应对?
3.爱自己,就是自己满足自己吗?
4.如果问别人要,该怎样问别人要?
5.如果不问别人要,该怎样自我满足?
如果时间允许,将会扩充这些内容:
6.我们的需要有哪些,是怎么匮乏的?
7.怎么识别自己真正的需要?
长按并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可直接进入参与页面~
ps3.
深度了解、改变自己,
请来每周三晚上网课,北京、上海、深圳地面课,
无论现在几点,欢迎来撩我们的老板,搜索微信:congnotco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