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晒黑新手,你需要查看UV指数。”一个博主建议道。“我不太清楚UV具体是什么,但它会让你晒黑,所以你必须查一下。”她推荐的晒黑UV指数是“8到12”,这个视频有100万次观看。Tik Tok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词,叫做三角晒痕(Triangle Tan Line)。是指在胸口到肩膀的区域,左右两边晒出比基尼的形状,受到很多年轻人追捧。
一个视频的评论区,这个评论得到几千个赞:“晒痕是最性感的。”
“我们也要去买三角形比基尼,晒出这样的形状。”
他们不仅要把身上晒出特定形状,还推崇把脸晒伤,最好晒出很多雀斑(爱美白祛斑的人轻轻地碎了)。
他们美黑的方法也简单粗暴,就是晒太阳。
对这些人来说,晒前擦美黑油是必不可少的,防晒反而没那么重要。
一个美黑APP建议,UV高达13的时候,只需准备SPF30的防晒,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
UV指数是衡量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指标,用以提示未经保护的日晒可能造成的伤害。在新西兰,当UV指数高于6时,就被认为是高风险暴露。一个博主表示,“总有人跟我说,小心得皮肤癌,但我不在意。”1000万次观看。另一个博主说:“现在UV是11,所以我必须出门。”110万次观看。一个少女在“晒黑问答”中表示:“UV是5以下的话,我根本不会花时间出门。”250万次观看。美黑的趋势起源于美国,现在在新西兰非常流行,尤其是夏天即将到来的季节。一位奥克兰家长透露,她13岁和16岁的女儿最近迷上了查看UV指数。“她们会说,‘哦,我要在星期五去海滩,因为UV指数是10’,她们几乎围绕着UV指数安排整周的活动。”另一位16岁女孩的家长提到,上周末女儿坚持在下午2点外出晒太阳,因为那是UV指数最高的时候。15岁的Eve(化名)表示,今年她和朋友们每天查看天气app,只要UV指数达到8或以上,就会出门晒太阳。“现在每个人都想要晒痕。”Eve说道,“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只是大家追捧的一种奇怪的审美。”一位11岁女孩的家长提到,女儿最近对防晒霜的抗拒情绪增加,想买比基尼在家晒太阳。这个家长很担忧:“新西兰的紫外线强度太大,而且我们家族中有黑色素瘤病史,这种流行很危险。”每年诊断出4000多例新的黑色素瘤病例,平均每天10多例诊断。虽然只占皮肤癌的10%,但黑色素瘤却占了皮肤癌死亡率的80%,每年约350人因此死亡。癌症协会的Emma Shields表示:“一些年轻人将UV指数6或以上视为晒太阳的指南,令人担忧。UV指数越高,皮肤受损越快。”Shields建议家长与孩子进行“非批判性”的对话,解释晒黑的风险,让他们知道,没有所谓“安全的晒黑”。皮肤科医生David Lim指出,美黑在新西兰格外危险。“新西兰的紫外线水平很高,在奥克兰的冬天,UV指数大约是2.5时在户外一个小时皮肤才会受损。但在夏天,几分钟就可能晒伤。”他提到,年轻人中普遍存在误解,认为只要不晒伤就不会有问题。“但实际上,间歇性的高强度日晒是导致黑色素瘤风险最高的模式。”他还指出晒黑会加速皮肤老化,这跟网上流行的抗衰自相矛盾。“人们追求各种护肤品,却又做着相反的事情伤害皮肤。”此外,Lim医生认为,需要通过年轻人常用的平台(如TikTok)传播健康信息,驳斥那些误导性内容。他警告说,不当暴晒可能导致皮肤癌,“为了一次晒黑付出生命的代价”。并且即使是阴天,紫外线辐射强度最高可达晴天的80%。
阴天大气层的云层增厚,对紫外线的穿透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UVA(长波紫外线)可以穿透大部分云层、玻璃,直达肌肤真皮层。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直接暴露在阳光下,还有例如玻璃等物体遮挡,就不用防晒了。这里发现君给大家附上新西兰官方提供的防晒“5S原则”。ref:https://thespinoff.co.nz/society/02-12-2024/really-dangerous-the-tiktok-uv-tanning-trend-that-has-made-it-to-aotearoa
https://www.rnz.co.nz/news/national/535494/cancer-society-concerned-teens-promoting-uv-index-as-tanning-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