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国际微讯
作为东方电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和国际化经营平台,东方国际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能源及机电装备系统集成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及工程承包商,大宗货物贸易商,境外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讲好东方电气国际故事,传播东方电气国际声音,东方国际微讯伴您一路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单心理  ·  别总是劝一个正在焦虑的人去「行动」 ·  3 天前  
雨果网  ·  首发!2025跨境趋势抢先看!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国际微讯

东方电气品牌实践案例亮相《迈向世界一流——建设品牌强国之央企实践》

东方国际微讯  · 公众号  ·  · 2024-05-27 19:44

正文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十周年,近日,人民政协报社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编著的《迈向世界一流——建设品牌强国之央企实践》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东方电气集团品牌实践案例亮相本书,以下为案例原文。



东方电气集团
坚持“领先战略” 塑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品牌




在中国西南的重装之都,一座超2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寥寥无几,AGV小车、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等一系列智能设备,24小时无人干预连续加工,有序运转着;而在城市北边一座7000余平方米的车间内,一个个冲片从自动生产线产出,被移动机器人自动转运,随后再由数台机器人自动抓取并有序叠装……这是东方电气集团国内领先的汽轮机叶片“黑灯产线”和发电装备行业首个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它们将人们想象的智能场景真实呈现在眼前。



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新一代18兆瓦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实现下线,其叶轮直径达260米,机组风轮扫风面积53000余平方米,每转一圈即可发出38度电,交出科技支撑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成果答卷。



跨越山川河海,远在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机位海拔5060米、机组轮毂中心海拔5150米,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当时世界最高海拔风电机组——西藏措美哲古分散式风电机组实现了挑战5000米以上超高海拔风电“无人区”的历史性跨越。



东方电气集团奋勇担当制造强国职责使命,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实施“领先战略”,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坚持以产品“走出去”带动品牌“走出去”,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打造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形成“六电并举、六业协同”的产业格局,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塑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品牌。


产业链打造
助力能源安全可控






东方电气集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决策部署,围绕巩固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以全面实施“领先战略”为引领,坚持“技术领先”,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在燃机、氢能等领域切实担负起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使命职责,高质量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以先进装备有力支持能源保供。


“14年的潜心研发,终于啃下了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这块‘硬骨头’,填补了自主燃气轮机应用领域的空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全重实验室副主任田晓晶感慨。2023年3月8日,被誉为中国“争气机”的我国首台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商业示范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填补了我国自主燃气轮机应用领域空白,为清洁能源领域提供自主可控全链条式的“中国方案”。



东方电气集团坚持联合高校、设备供应商、用户等产业链上中下游近300家单位开展联合攻关,突破燃机材料选型、研制、控制、试验等多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成功具备了燃机整机和全部部件的研制能力,建成了完备的燃机试验验证平台,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一条完整的燃机国产化供应链,确保燃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深耕氢能产业十余载,东方电气集团一体推进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引入产业上下游企业,构建燃料电池核心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企业集群,覆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能综合利用全产业链领域,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技术渗透、资源集聚、示范带动的作用,打造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圈。已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PEM制氢系统、储氢压力容器、吸运氢装备等系列产品,可为客户提供以氢能为核心的固碳、减碳、替碳整体解决方案。东方氢能产业园——全国第一座中欧合作的氢能产业园区正式开园,为构筑全新“氢生态”注入强劲的东方动力。



当前,搭载东方电气集团自研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客车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在成都、德阳、西昌、内江、攀枝花、苏州、庆阳以及张掖等地20余条公交车线路上投运超400台,累计行驶里程超 3300万公里,单车最大里程超36万公里,平均氢耗低于4公斤/百公里,为国内公开报道最佳。80辆由东方电气集团提供的氢能大巴,更是在第31届世界大运会期间承担接送世界各地赛事人员的重要任务,接送超3.5万人次,以“零碳”带去“氢新”之风。


紧盯“双碳”目标
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






作为能源装备领域的“国家队”,东方电气集团聚焦新发展理念,紧扣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战略目标,主动对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需要,发挥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全面实施“产业领先”,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完善风电、太阳能、水电、核电、气电、煤电“六电并举”,高端石化装备、节能环保、工程与国际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电力电子与控制及新兴产业“六业协同”的产业格局,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形成。



自主研制的全新一代18兆瓦直驱海上风电机组,推动整个风电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技术进步,机组满发时,在年平均每秒10米的风速下,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7200万度清洁电能,可节约标准煤2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万余吨。自主研制的150兆瓦冲击式转轮,实现了我国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全球首台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堆内构件通过验收,承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部件顺利交付。国内首台国产化率最高的M701J型燃气轮发电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按年运行4000小时计,较同容量燃煤电厂一年可以减少16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目前国内已投运最先进高效的燃气发电机组。总承包的阿塞拜疆在建最大光伏电站——戈布斯坦光伏电站,投用后年发电量可供当地11万家庭使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20万吨。


数智化转型
写就中国智造成绩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中指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东方电气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积极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自主研制的白鹤滩左岸全部8台水电机组各项参数指标优异,是东方电气集团向党和国家交上的一份精彩答卷。这台重达8000多吨、高50多米的重型装备,其中很多部件精度都以毫米来计算。该机组核心部件之一——50万张定子冲片,由东方电气集团行业首个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生产,叠装完成后整体圆柱度仅为0.5毫米,同心度为0.1毫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引领世界巨型水电进入“零配重”和摆度“个位数”时代。“‘零配重’代表机组总装后满足精品机组标准要求,研发设计、制造加工、安装偏差控制均做到了极致,而摆动‘个位数’代表各部位轴承摆度参数优异,达到了个位数,仅有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大小。”项目发电机安装高级工程师谭见伟说。


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当前,东方电气集团已累计建成20个数字化车间,4个车间达到引领级A级,其中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叶片“黑灯产线”等一批数字化车间已成为“智能制造”亮丽名片,劳动效率、设备利用率、能源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

行业首个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年产量由原先的9000吨提高到1.2万吨,人均产出提升620%,车间整体节约能源消耗30% ;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及首条“黑灯产线”40秒内智慧寻料,加工精度达0.03毫米,质量合格率达99%,人均效率提升650%。2023年全新升级投运的东方电气行业首个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更是部署63个工业应用系统的应用层,连接1500余台生产设备、9个数字化车间的21条数字化生产线,实现人员、技术、资源、制造、产品全领域数据互联互通。



智能制造搭配智慧产品,东方电气集团实施“产品制造过程智能化”和“产品及服务智慧化”双轮驱动,加快推动能源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智慧水电、智慧风电、智慧火电、智慧钻机等一批解决方案迭代升级,推动了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国内领先的绿色数字工厂里,一台台源自东方电气集团的绿色能源装备,不断书写着中国装备装备中国、中国装备装备世界的故事,是落实“三个转变”的生动实践,也是能源装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用智慧水电实现万里长江第一坝智慧“重生”,对葛洲坝水电站机组的智慧化改造,实现了对机组部分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评估和故障诊断。自主研发的智慧风电系统,已形成智能风机、智慧风场、区域中心的一体化,实现发电量提升5%以上。智慧火电系统实现设备状态监测、智能预警和智能运维等,降低煤耗6克每千瓦时,减少非计划停运时间10%。智能钻机已推出首套全国产化产品,在日本等国外一些地区实现钻井作业的自动化、数字化、低碳化。


深入推动“三个转变”,东方电气集团将牢记“国之大者”,继续以实干实践彰显央企责任与担当,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集团。



内容来源于《迈向世界一流——建设品牌强国之央企实践》

编辑丨高舒丽

校对丨谌钰婷

审核丨沈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