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保险创新白皮书
8月29日,中国太平旗下太平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亚太再保险研究中心正式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保险创新白皮书》,结合国内外多场景下运营案例和保险产品与模式创新实践,深入分析了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径、发展趋势、产业影响、面临风险及政策法规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太平再(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保险创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智能网联汽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自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首次正式阐述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愿景以来,在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和实践应用的相互促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技术不断迭代升级,逐步形成车路云一体化的“中国方案”,跨产业融合趋势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处于全球并跑阶段,适应不同自动驾驶等级的技术逐步进入市场,对政策法规、交通出行、汽车产业、金融服务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二)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对风险管理与保险服务提出全新的要求与挑战
智能网联汽车以及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在重塑汽车产业的同时,也对风险管理与保险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网联功能的引入以及驾驶主体由“人”向“自动驾驶系统”的转换,也随之带来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多维度风险挑战。目前,我国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已逐步建立起由国家、部委和地方几个层次相结合的政策法规体系,政策导向呈现出注重系统性综合性、分阶段推进、地方先试先行、鼓励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并重、突出标准化建设、强调跨部门协同等特点,未来的政策供给还在不断加大。同时,产业变革催生了新的风险保障需求,保险业应切实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特点和产业发展规律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进行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与合作是搭建智能网联汽车保险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太平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保险研究和技术储备的专业再保险公司,自2019年起开始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及风险定价的研究工作,并于2022年正式成立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项目组,依托中国亚太再保险研究中心智库资源,与业界伙伴紧密合作,持续追踪产业前沿,梳理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端的市场情况、技术路径、保险需求,同时着力研究智能网联汽车风险安全因素,研发智能网联汽车的精算定价模型和相关的保险产品创新方案。
针对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保险产品设计与精算定价面临的数据获取困难、技术迭代周期短以及风险类型复杂等挑战,太平再(中国)与专业机构深入合作,联合开发了智能网联汽车保险精算定价模型,对传统精算模型进行了创新。该模型拓展使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辆配置数据、场景数据和预期损失数据,深度融合了技术机理和测试结果等产业端的经验,其场景化、多层次、可迭代的评估架构也能很好地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和应用特点,为保险业评估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风险以及保险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由于智能网联汽车跨行业、跨领域、专业性强、规则复杂等特点,进行有效地资源整合是搭建智能网联汽车保险服务体系的重要方式。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车企/运营商以及第三方科技机构应共同构建多方合作机制和新生态,推动保险端与产业端在数据、技术、资源、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保险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
未来,太平再(中国)将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紧跟产业变革步伐,持续深化智能网联汽车保险研究,进一步优化风险评估及精算定价技术,探索开发适应产业发展趋势、针对不同参与主体、结合不同应用场景的保障方案,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保险创新,不断满足产业端和消费者的风险管理需求,更好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