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防骗大数据
揭秘各类骗局、传销诈骗、金融诈骗、揭露黑幕、谣言破解、防骗支招、科普防骗知识。现已入驻企鹅四大平台,每天推送4篇精选内容,全平台同步更新。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愿我们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网络社会秩序。官网:FPData.cc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黔微普法  ·  造谣大同发生9.6级地震,杨某江被抓! ·  4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痛心!致敬!382人因公牺牲 ·  5 天前  
中国安全生产网  ·  北京安贞医院触电事故致1死 详情公布→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防骗大数据

受害者均为学生!多地警方紧急提醒→

防骗大数据  · 公众号  · 社会安全  · 2024-09-06 13:1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近期报告的未成年人被诈骗案。文章中提到一些经典案例,包括屏幕共享泄露个人信息、卡牌骗局和木马病毒伪装成游戏兑换商城等。文章还提醒家长如何避免孩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给出了一些建议和预防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未成年人被诈骗案高发

湖北省宜昌市已有多名未成年人受害,涉及金额巨大,诈骗手段多样且不断更新。

关键观点2: 几个经典诈骗案例

包括屏幕共享诈骗、卡牌骗局以及伪装成游戏兑换商城的木马病毒等。这些诈骗手段针对未成年人的诱惑大,易上当受骗。

关键观点3: 家长如何预防孩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家长需与孩子约定上网时间,培养其他兴趣爱好,教育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不轻易将支付密码等信息告诉未成年孩子,警惕各种形式的网络诈骗。


正文


据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消息,6月以来,未成年人被诈骗案持续高发。湖北省宜昌市15岁以下的受害人已有27名。有孩子被骗后,奶奶银行卡上的2.9万元瞬间没了、妈妈的手机2小时内被转账超14万元……


诈骗分子的各种新型手段防不胜防!下面整理了几个经典案例,避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屏幕共享泄露个人信息


7月12日,7岁小学生韩某在一款热门手游中认识一网友,对方称可以送装备和皮肤,但需要添加韩某QQ好友并进行视频共享。


韩某在奶奶手机上接受对方屏幕共享请求后,按照对方要求将奶奶的银行卡绑定在支付宝上,屏幕共享期间韩某泄露了奶奶的银行卡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对方将该银行卡号绑定在自己的数字钱包中,将韩某奶奶银行卡上的2.9万元转走,让韩某奶奶蒙受巨大损失。


小心卡牌骗局


今年6月底,15岁初中生然然(化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条信息:高考结束后,每位留言的人将免费获得3张小马宝莉卡片。


小马宝莉卡片(上观新闻)


然然立刻私信对方说自己想得到赠卡。3小时后,对方发来一张二维码图片。然然扫码后,显示了一个企业微信账号,对方问了然然的个人信息和住址,并发来收款码,称要支付30元邮费才能寄送卡片。


随后,对方又称,系统检测到然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被冻结,要通过另一个企业微信账号进行解冻操作。然然再次添加对方好友后,对方又称一定要用家长的手机才可以操作“解冻”。


当晚,然然谎称要查学习资料,跟妈妈要来手机。拿到手机后,她一步步按照对方指示操作,最后,对方让然然删除聊天记录后并将其拉黑。这时,然然妈妈发现自己两个银行账户发生多次不明转账。



当地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民警赶紧上门并采取劝阻及资金止付措施,对然然妈妈账户中的102万元实施了保护性冻结。


因为然然不经意间透露了妈妈银行账号及验证码等信息,短短两小时内,该账户被骗子转账50次、金额达14.3万元。


木马病毒伪装成“游戏兑换商城”


此前,家住广东惠州的9岁女童小吴在虚拟世界的社交活动中认识了一网友。在聊天中,小吴收到一张配文“游戏五周年,进群送好礼”的图片。


小吴进入群聊后,一位“礼物姐姐”发来一张图片。图上各种各样的“礼物”让小吴动了心。“通过二维码发放礼物,长按识别即可。”“礼物姐姐”告知小吴游戏福利领取方式。


小吴通过识别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某游戏兑换商城”的软件,一步步输入领取福利页面要求的各类信息,点击确认。不料,页面却跳转至游戏提醒——“领取信息填写错误,即将冻结家长账户,如需解除,请尽快跟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半小时内未解除将扣款6万元,扣款失败将联系您当地公安部门,对您家长进行强制拘留,配合工作人员工作即可解除。”



小吴截图询问“礼物姐姐”,未得到有效回答,她继续询问礼包什么时候才能发放。“刚刚广州市公安部门发来公告说,你的账户已被冻结。妹妹,你这边需要解除,还是后台直接给你提交呀?”“礼物姐姐”随即打来了语音通话,指引解除账户冻结。


过了2天,小吴依然没有等到“礼包”,吴爸爸却发现自己账户中少了4999元。在追问下,小吴道出领取礼包的经过。吴爸爸惊觉女儿受骗,立即赶往公安机关报案。


经警方研究分析,发现该团伙使用远程控制软件生成木马病毒软件安装包,该病毒伪装成“某游戏兑换商城”软件,诈骗分子通过话术引导事主安装病毒软件,随即指引事主操作手机,允许病毒软件相关权限,再远程控制事主的手机,秘密窃取事主钱财,至此形成“软件运维——引流诈骗——金额变现”的完整犯罪链条。经查,该案诈骗对象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群体。


家长如何避免孩子遭遇诈骗?


暑假期间,学生群体在家使用手机机会增多。诈骗分子经常利用“游戏”“明星”吸引未成年人。那么,家长该如何避免孩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家长与孩子应约定好每天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让孩子们适度游戏,快乐成长。


平常要教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严禁在网络上发布、转发虚假消息,不要随便加陌生人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


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警惕网上刷单、游戏领福利、免费领手机、领红包、网购退货、邮件丢失、关闭各类金融账号等形式的诈骗。


不要将支付密码等信息告诉未成年孩子,需要支付任何费用须经家长同意,并由家长进行操作,最好不要让孩子自己操作。


请学生及家长提高警惕,

切勿轻信网上的陌生人,

如有疑问及时报警!


来源: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在此致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防骗大数据编辑:姚大柱,审核:雾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