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思录
低风险理财社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夜读|好运,会眷顾这四种人 ·  昨天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昨天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大S病史曝光,将在日本火化,日本流感病例超9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思录

五一后,分级B类的接盘侠有可能突然消失90%?

集思录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01 23:42

正文


去柜台开通分级资格的时候顺便了解了一下情况,来开分级资格的人员很少。去开通分级资格的时候会提供一份风险提示的文件,看这份文件的时候要拍摄录像,签字也要拍照。整个氛围显得有些悲壮、庄严、肃穆。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我感觉五一后分级B的接盘人可能突然消失了90%,这是很恐怖的事情。分级A 的买入者人数也一样会少很多,但A类投资者群体的资金量比较大,且以机构为主,因此A类的流动性要好很多。而且,目前新股大量发行,打新收益锐减,市场风险加大。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B类的兴趣会更小。这对B类也是不利因素。下周看看有没有什么奇迹发生。持有A类的慢慢收利息以及B类要退出的买路钱。折价较大的优质A类更是要握紧。 

说实在我个人比较悲观。很多分级是大牛市的产物,这些分级的设立是为了满足非理性疯狂投资者的需求,在正常理性情况下本来就不应该产生。它们中有一些本来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证监会一纸新政可能让它们不该来的就不再存在。有很多分级我觉得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优美

分级基金的策略很多,有人买A,有人买B,有人AB都买,有人折价套利,有人溢价套利,有人轮A,有人轮B,有人AB一起轮...... 策略不同方向不同,买入和卖出的都有赚钱的逻辑。根本不会出现长时间的市场一边倒的卖出,只要B够便宜,指数一涨,就会有人大量买,折价的加强指数。何况还有折价套利的存在。


30万根本不是什么大钱,资金量长期保持30万以上的人很多,何况可以借钱来开通。开通资格就是2分钟的事情,只要有利可图,会有很多人去排队开通资格的,钱不够的也会借钱来开。关键还是看指数的表现。


阿基米德

分级基金如此天才的设计,能够很容易满足不同偏好投资者的需求,生命力比我们预期的还强大。对未来不悲观,市场总能找到一种适应变化的方式。


lzshf

集思录应该是A粉更多些,大家都在憧憬节后A能有一波行情,但越是期盼的越可能落空,越是害怕的却总是发生。我的观点可能要让大家不爽,但我还是要说,因为我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就像任志强一样。
我的理由如下:一、最后一个交易日,A的走势先强后弱,说明有资金在最后时刻开溜了,我想应该不是本贴上看好的这群兄弟所为;二、余额宝都逼近4了,A已没什么收益上的优势;三、机构应该不会去轮动,他们没有轮动收益;四、机构应该也会关心集思录,看到大家这么高涨,明天备好了货让兄弟们尽兴。


忠告:别被忽悠,去接最后一棒,a实在是没什么价值了,收益低,上下折都要被B撸(大部分a)。


基金轮动

分级历史上牛熊都经历过了,熊市就是成交量不断减少,牛市就是成交量不断放大,分级B的特色就是杠杆,杠杆在指数大涨的时候才会激发需求,分级基金活跃与否脱离不了行情,未来可能会有一批分级因为规模太小转型,但也会有一批分级存活下来等待下一轮牛市爆发。


haydengao

做任何判断,最重要的前提,是要看大环境,开通人数重要吗?你说重要,我说不重要。什么重要?大环境,就现在的这个市场环境,分级萎缩是必然的,为什么开通的人少,是因为环境不好,等过几年来一波大牛市,你再看看开通人数,看看谁折价谁溢价。


riyuec

我最担心的是分级基金里韭菜没了,都是高手了,那我就是韭菜了。


dandan

分级基金的品种特别丰富,包括了行业和主题和宽基。应该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品种,我想不会因为短期的政策调整而消失。门槛更高的品种如垃圾债,流动性是差,但是说到消失,按照641的讲法,全世界都有的。

其次,选中那个指数进行长期投资,如果该指数长期回报率能够约为6%,特别是在A类溢价的情况下,如果指数跟踪准确,那么你总能获得指数收益。事实上,有许多指数的长期回报大于6%的。对这样的品种,毫无疑问,选分级b了。

最后,从短期看,我猜会出现一些折价套利的机会。哈哈,我已经准备好很多分级母鸡了。希望下个月能有机会。真怀念15年的股灾期间,折价2%以上的比比皆是。


zhao27969121

我是频繁交易者,所以手续费是我考虑的因素。从几千只股票选择相当难,从几十个指数选择风口容易多了。分级B除去股市涨跌因素,流动性变差的话分级B也不会折价太多(步中航军B后尘),所以价格低也不足以成为机构买入的理由。


a3021114114

流动性不好必然是折价,现在的逻辑是 a能收利息相对有人要拿a的永续收益都低于理财了,什么时候机构突击b了,那么就傻眼了。
1.机构不需要开通。
2.开通的人少不意味着承接少,人数不等于交易量一个大牛等于N个小散。
3.当b的折价足够诱惑的时候自然有人坚决买b。


守心斋

看新三板就知道了。限制流动性之后,大方向不会变,但整体波动降低,小周期的波幅被压缩,只能赚大周期的钱。换个说法,选对了方向,持有大概率赚钱。选错了方向,时间上倍受折磨。


长按以下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集思录微信

特别提示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为信息分享。任何因本文导致的投资行为发生的亏损,本公众号及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集思录 微信公众号:jisilu8   

集思录(www.jisilu.cn)是一个低风险投资理财社区,我们的理念是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使资产获得稳健增长,我们专注于新股、债券、可转债、分级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品种。


快捷查询:

搜索微信号“jisilu8”添加我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