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营报》记者 张漫游
“近两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货币信用膨胀问题,这不符合‘去杠杆’的总体要求。”中国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曾表示。
“中国金融风险面临前所未有复杂局面,截至去年末,中国广义货币M2达到155万多亿元,是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的3.8倍;狭义货币M1则达到48.7万亿元,是2007年的近3.2倍。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总规模来看,2007年末约为53万亿,2016年末则达到232万亿。”于学军在8月24日出席“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时如是说。
于学军表示,由于货币信用持续巨额增加和膨胀,必然反映到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大,并使业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这种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又花样百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逃避调控和规避监管,即所谓的“监管套利”。“而我们的监管部门往往跟不上金融机构无穷无尽的创新变化,监管能力建设明显不足。”于学军坦言。
为了整治金融乱象,今年以来监管持续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而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业出现“缩表”迹象。
在前几日举行的银监会重点工作通报通气会上,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透露道,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同业资产余额和同业负债余额比年初均减少了1.8万亿元。同业业务增速由整治市场乱象之前的正增长转为目前的负增长;同业理财较年初减少了2万亿元;银行理财中的委外投资较综合治理前减少5300多亿元。
“缩表”情况在近期上市银行陆续发布的年报中也可见一斑。
例如无锡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同业资产大幅压缩。其中,买入返售类金融资产全部售出,存放同业下降73.4%至14亿元。
从近日地方银监局披露的辖区银行业运行情况来看,部分辖区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较年初出现下降,且增速也较去年同期放缓。
如截至6月末,青岛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2.1万亿元,比年初减少3.3%;本外币负债总额2万亿元,比年初减少3.3%;再如,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业资产总额21.20万亿元,负债总额20.32万亿元,分别较年初下降了1.8%和1.9%,主要是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总额比年初分别下降29.8%和13.5%。“减少资金空转的监管工作成效开始显现。”在此前举行的银监会例行发布会上,北京银监局副局长蒋平表示。
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在“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坦言,最近几年,金融机构忽视了金融业在综合化、多功能和集约型战略转型当中,而是更多的发展、壮大、做强、创造更多的利润,所以对支持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确实在天平上有一些偏颇,我们应该按照中央的要求来做,更快地修复这个天平,更多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我们讲的同业理财也好、影子银行也好,这些是银行和金融业必备的一些功能,今后也不会取消,而且会做得越来越好。但问题是同业理财,包括影子银行如何缩短资金投向企业的链条,如何提高这些资金能够投向企业的效率,这是我们金融应该注意的,通过这些产品、通过这些功能,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更好地降低企业资金的价值。”王洪章如是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面对新的经济环境,追求规模的快速增长已经不再是银行机构发展的首要目标。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建议,在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和环境下,银行业要回归本源和健康发展,需要以治理好金融乱象、防控好金融风险为基础。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压实金融监管、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责任,三位一体,这也是构建超级资产负债表的关键环节。”易会满表示要突出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要重视监管部门的有效联动,二是要完善中央与地方监管分工,三是落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
在经济全球化、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易会满认为,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一些金融行为的异化,对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带来新的考验,一些传统的观察视角、统计工具和管理手段开始失真和失灵,如M2、存贷比等传统指标已无法全面有效地反映我国金融运行的总量和结构,杠杆率等关键概念也不能全面正确地解读。
与此同时,金融数据的部门性特征较为明显、数据覆盖面不全和口径不一致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研判、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效果。
因此,易会满呼吁道,建立金融业的超级资产负债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大势所趋。
易会满表示,超级资产负债表是一张涵盖表内+表外、境内+境外、存量+流量、即期+远期、传统+创新的立体多维的金融报表体系,是一张全视角、全覆盖、全口径反映金融业运行状况和风险实质的“体检表”。它以可计量、可调控为根本目标,以统一性、前瞻性、渐进性、实效性为主要特征。
易会满认为,超级资产负债表是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三大任务尤其是强化金融监管、整治金融乱象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也是促进新常态下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