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著名魔术师刘谦身患肺腺癌的经历,引发对疾病、基因、因果、养心及治愈的思考。作者通过刘谦的案例,提醒人们要重视健康,理解疾病的因果关系,注重养心,以正确态度面对疾病,珍爱身体。
刘谦体检发现肺部结节,确诊为肺腺癌零期。他按时体检,重视健康,避免了大患。这提醒我们要重视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刘谦透露的家族遗传病史提醒人们,基因在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很多疾病会代代遗传,我们需要警惕并改变不良习惯,避免激活携带的基因疾病密码。
作者通过自身经历,阐述了疾病是一场因果。长期的劳累、隐忍牺牲、过度自我严苛等都会种下苦因,最终必须面对亲手造成的苦果。我们要接受这是必经之路,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修复自己,对自己的疾病有耐心。
心理的伤,身体都记得。很多病患与疼痛是心理的躯体化反应。单纯医治肉体,病痛还会复发。我们要通过追问、复盘、内省、净化与疗愈,去养心。心胸开阔,万物安然。
正确的态度是治愈的一部分。我们要善待自己,保护身体,珍惜它,深爱它。身体是我们的殿堂和上师,要怀着耐心与温柔去宽宥善待自己。
看见著名魔术师刘谦,身患肺腺癌的消息。
特意去查了他的年龄:
他出生于1976年,今年本命年,48岁,正处于多事之秋的中年。
决定以他为由头,写写病患与因果。
1
病 痛
刘谦在三四年前体检时,就发现肺部中后位,长了结节。
2024年春晚登台前,再次被查出病情有进展迹象,医生让他住院治疗。
他不想影响春晚的魔术表演,就把手术延后到今年2月。
手术活检显示,他罹患肺腺癌零期。
很多人不知何谓“肺腺癌零期”。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
肺癌根据进展程度,分为0期至IV期。
0期属于肿瘤大小<0.5厘米,且没有任何扩散和转移迹象,属于发现最及时、危害最小的原位癌。
手术切除后,不需要任何化放疗,只需要定期随诊复查就好。
10多年前,我父亲检查出直肠肿瘤,也属于直肠癌0期。
拿到确诊报告后,我和我哥哥在医院走廊里相拥而泣,叩谢苍天。
病患,不该被感恩。
但病情诊断书的差别,关乎生离死别,让人无法隐藏即刻的悲欢。
刘谦透露,他有家族遗传病史,叔叔不久前就身患肺癌去世,而他自己又爱抽烟(手术后他已戒掉),如此就加大身患肺癌的风险。
所幸是,他按时体检,足够重视,懂得自爱,没留大患。
否则,再好的魔术,也无法变来真正的健康。
2
基 因
刘谦关于家族遗传病的透露,让我想起陪父母就诊看病时,数次被医生提醒的话:
基因,是非常强大的。
很多疾病,会代代遗传。
父母在哪个方面出现病患,孩子就要在哪个方面分外小心。
并非一定会患上和父母同样的疾病。
而是要心怀敬畏地,从日常生活的重复习惯里,避免激活我们携带父母基因里的疾病密码。
就像刘谦。
家族有遗传肺病,他又惯于抽烟,他的不良习惯,会激活家族肺病基因的显现。
看过不少新闻报道,像心脏、肺部、乳腺、胃部、肠道等疾病,多是遗传性疾病。
基因犹如天命,我们无法选择,只能接受,无法剔除。
察觉父母疾病、问心无愧尽孝的同时,还要保持自我的警觉和改变。
在重复的日常里,尽量保持自律、清洁、持戒、自爱。
通过不断呵护自体细胞、强大免疫力的方式,避免重蹈父辈覆辙。
这需要一个人清醒的洞见,也需要一个人逆惯性而动的改变。
是持戒修行的一部分。
3
因 果
我年轻时,对疾病匮乏了解。
甚至想当然地以为,父母会永远年轻,自己可以一直在外闯荡,相爱的人能随时再见。
我中年后,父母因长久繁重沉默的劳作、过分隐忍牺牲的性格,相继患病住院。
我自己也因长久伏案写作、过度自我严苛,从颈椎、胸椎、腰椎到腿骨都出现问题。
子宫也因久坐产生淤血与肌瘤,2年前做了手术。
这些亲证和疼痛,让我渐渐懂得:
疾病,是一场因果。
这“因”是,你此生寄居的肉身,是需要时时供养呵护的,若你一再损耗伤害它,就是一再种下“苦因”。
当时间积累足够,器官损伤足重,你就必须面对亲手造成的“苦果”。
躲都躲不掉。
而这“苦果”,多出现在兵荒马乱的中年。
所谓“中年危机”,不仅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重负,夫妻不睦、职场瓶颈的困境,还包括透支健康、不懂自爱的果报。
尤其是出身贫苦的人。
还以我自己为例。
家庭出身贫寒,一路走来全凭自己双手双脚,背后无人支撑庇护,全靠比别人勤勉刻苦努力,才能在某个平台或某个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前半生犹如持枪杀敌的战士,每时每刻都做好战斗的准备,不得松弛与懈怠。
从情绪到肉体,从精神到心灵,都是紧绷苦涩的。
时间久了,必然浑身伤痕累累。
不是抱怨诉苦。
坦然接受这是穷孩子站稳脚跟的必经之路。
但,要看见这样的损耗与自伤,在日子渐好的中年,戒掉永不满足的贪嗔痴,在日常深处缓慢地修复自己。
对自己的疾病有耐心,知道那是长久因果的显现;
对自己的情绪有察觉,知道那是漫长压抑的释放;
对自己的生活有敬畏,知道人只能活在当下此刻;
这样,身体不舒服,不再恐惧内耗、胡思乱想,能通过日常调解的,自我锻炼修复。
不能自我调解的,果断去医院求助专业人士。
时刻和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常常安抚自己:
凡是有办法解决的,就不必恐惧;
凡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就交给时间。
摒弃多余的内心戏与恐惧感,回到事实与路径层面,去结实建设。
时时珍重自我,适时寻找方法。
这样很好。
4
养 心
在《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中,心理学家范德考克通过对大量老兵、儿童、受过心理创伤的成年男女的随访,得到这样的结论:
心理的伤,身体都记得。
很多病患与疼痛,是心理的躯体化反应。
单纯医治肉体,病痛还会复发。
要通过追问、复盘、内省、净化与疗愈,去养心。
比如,总爱肩膀痛的人,大多都爱过度负责,对身边人有着超负荷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总是腰背痛的人,多是孤独无支撑,没有靠山也不懂求助,长期自我施压和紧张,造成骨骼错位变形;
肠胃不好的人,是匮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总是处于恐慌不安中,这也是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原因;
甲状腺和乳腺郁结的人,是积压了太多不被看见的愤怒,无法释放且无人搭救,累积成疼痛或结节;
喉咙痛或咽喉炎频发,多是有未表达的委屈;
头痛失眠是压力焦虑的投射;
心间区的隐痛是离别哀伤的哀悼……
心理的问题,若不能及时得到疗愈,会在日积月累的叠加中,带来实质的病灶。
养身,要先养心。
心养好了,身体有些病会不治而愈。
心揪作一团,身体有些病治好后还会再回来。
5
治 愈
多年前,我采访过一个身患3种癌症的老人。
他切除病灶接受治疗后,开着车带着老伴开始周游世界。
一路上,他们遇到很多无法想象的困难与阻碍,但10多年一路走来,癌症无一复发。
他被评为“抗癌明星”。
他说过一句话,我印象极深:
“心胸开阔,万物安然。”
是这样。
我们对疾病的态度,是治愈的一部分。
独坐时常想:
虽然,我们一再伤害我们的肉体,但它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爱我们。
它为了保护我们,常以疼痛和病患的提醒,告知我们尽快去关注修复肉体与心灵的某个部分。
它一次次帮助我们,回到自身的伤口,去看见,去改变,去释然,去怀着耐心与温柔,宽宥善待自己。
它是我们肉身的殿堂,也是我们开悟的上师。
当保护它,珍重它,深爱它。
爱它,就是爱我,爱今生今世。
- END -
* 作者:刘娜,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