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洪言若轻
每一篇都是日报水平,写给比我聪明的人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夏能源网  ·  华电集团新任总会计师,从国网来! ·  14 小时前  
华夏能源网  ·  华电集团新任总会计师,从国网来! ·  14 小时前  
广西电力交易中心  ·  关于开展2024年10月26日至31日广西低 ... ·  17 小时前  
中国能源报  ·  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 ·  4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 ·  4 天前  
中国电建  ·  丁焰章拜会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洪言若轻

科普时间:配方奶——继续发展

洪言若轻  · 知乎专栏  ·  · 2017-07-27 21:41

正文

1981年《代乳品生产与营销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Code of Marketing of Breast-Milk Substitutes)的颁布客观化规范化了配方奶市场,对于涉及人类中最柔弱一群的产品,有一个起步标准应当是有必要的而在标准之上,才是各家商业公司获取市场地位的机会所在(1)。

这就来到了标准之上如何打造差异化的问题上。从1980年代后的真实发展历程上来看,产品差异化确实成了新生代配方奶市场竞争的关键词,要打造“差异化”,核心自然是重新回到重视研发的大道上去(就好像1920年代一样)。

进入1980后,一方面配方奶生产的技术见顶,市场陷入了没有热点的平庸年代,另一方面专业机构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两者相交,促成了几乎贯穿整个80年代的母乳喂养热和自制配方奶的“复兴”。正是这般不友好的社会和市场环境,构成了配方奶厂商重回研发革新配方奶产品的充分必要条件。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大体上,通过研发来构建差异化产品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面向有特殊喂养需求的婴幼儿,另一种则是从模拟母乳转向“超越”母乳,事到如今也未见更多策略,所以,这篇文章不妨详述,以期为大家祛魅求真。

早在1930年代,就诞生了第一款豆奶粉,它的出现纯粹是经济萧条下的商业行为,目标自然是降低成本迎合市场购买力,但是50多年过去后,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所谓“老树开新花”用来形容配方豆奶粉(Soy-Based Infant Formula,SBIF)再好不过了吧?有人发现,对某些婴儿来说,配方豆奶粉也许更健康。

这事有必要细说一下。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一个情况,使用传统配方奶喂养时,有些婴儿会发生诸如腹泻、皮疹之类的情况,甚至即便是母乳喂养,有些孩子也会如此。时间来到20世纪中叶,免疫机理大揭秘,医生们逐渐意识到,上述腹泻、皮疹症状该是一种临床病症——过敏。

过敏是人接触外来物质后的一种防御性反应(2),旨在防止人体受到异种物质的伤害,婴儿的免疫体系由于尚未完善,相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免疫(过敏)反应。更为不幸的是,牛奶恰恰正是最常见的致敏成分之一(3),所以以牛奶为主料的配方奶有一定致敏风险。母乳也可以,原因稍有不同,那是因为食物可能会向母乳中引入一些致敏物质。对于敏感体质的婴儿来说,接触上述成分就会过敏,引发症状。

应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换一种食物!现在明白为什么配方豆奶粉再度被重视了吧?其实,不仅是配方豆奶粉,其他类型的抗过敏配方奶在上世纪80年代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随后还衍生出了其他一系列功能性产品,解决了不少特殊儿童的喂养问题。比较知名如给苯丙酮尿症患者的无苯丙氨酸配方奶,它去除了苯丙氨酸——一种对此类人群神经发育具有毁灭性影响的必需氨基酸;又比如定向清除高致敏物质的低敏配方牛奶粉;再比如半乳糖血症患儿不得不依赖的低乳糖配方奶粉,等等(4)。

不过,无论如何,特殊奶粉的需求量不可与普通婴儿市场同日而语,因此,从模仿转向超越母乳的策略更加被商业公司所重视(对于“超越“的理解,应当是指借助技术进一步对母乳进行成分分析,以“模仿”地更像,换句话说,母乳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这一策略的起点是1984年。这一年,有厂家第一次向配方奶中添加了牛磺酸(5),这一行为可不单是博眼球行为,相反却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石(请注意,上一个理论基石还是罗奇医生的“百分比原则”,请参见之前的“科普时间”)——即肌肉、神经功能的发育离不开牛磺酸的支撑,但是人体却缺乏合成足量牛磺酸所需要的酶(6)!对成人而言,肉、蛋、海产品中都含有牛磺酸,可以弥补人体的短板,但是婴幼儿呢?显然不适用,虽说母乳喂养可以补给牛磺酸,但是能给出的量却有不小的受制因素。那么,何不向配方奶中加入牛磺酸呢?这一想法,既有科学依据,也有商业噱头,试想,对于成分可定量的配方奶来说,牛磺酸不足是什么问题呢?!

牛磺酸逻辑”引领了后续诸多配方奶营养设计的策略,比如多年后的核苷酸、铁、不饱和脂肪酸强化奶粉等等(1),从寻找科学依据到商业运作模式,几乎拷贝不走样,在此不作赘述,反而我认为再回顾下配方奶的定位更为重要。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两个误区。其一是“母乳喂养好”——总之就是好,母乳喂养当然是被各大权威机构所背书的一种喂养手段,但这要看语境,实际上依然有不少婴儿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没有办法接受母乳喂养,配方奶/食品对他们至关重要;其二则是配方奶可以完全替代母乳,这当然“不对”(虽然并不能说“错”),迄今为止,母乳中的某些活性成分(特别是免疫成分)很难被模拟出来,说完全替代为时过早。

我们知道,配方奶又叫“代乳品”,此处的“代”应当被解读为“辅助”,也就是说,它是用来配合母乳的,核心目的是补足婴儿所需的但母乳可能不足以充分提供的营养(极端情况是没有母乳)。因此营养才是关键。当婴儿长大,有了更多的更丰富的营养渠道,那么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会自然吸引力降低,这其实是一个自然过程。所以,应当以营养符合婴幼儿生理需求为核心,强辩配方奶和母乳孰优孰劣,不能得出明确结论。

我把这个称为“牛磺酸逻辑”背后的真实逻辑,实际上也是现代配方奶研发的指导原则之一(1)。

谁都知道,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日长夜大的一段时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肉眼可见的体格发育,有赖于传统“老三样”营养成分,即相对宏观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分,实际上已没有多少空间可以推陈出新了;第二个则要数认知功能的发育,其本质上是幼儿期(也即1-3岁时)神经网络功能的发育,由于所牵涉生理机制十分复杂,当科学技术准备妥当之时,自然大有可研究之处(1),但凡明确了某些成分有利于大脑/神经功能发育的,往往都会带动配方奶的革新换代。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有胆碱、DHA和神经鞘磷脂之类(现在几乎都写入了新配方奶标准中)。

以目前配方奶市场上的热点词“神经鞘磷脂(sphingomyelin)”为例(根据百度搜索确认其展现频度较高),搜索专业医学数据库Pubmed,果然得到了大量反馈(这一点和百度词频是一致的),多是指向神经鞘磷脂分子代谢层面的配方奶实证研究(7,8,9),通常以证明神经鞘磷脂是否有利于神经网络化(大脑发育)为目的。请注意,相比结论,我更想强调这些研究对应的方法,如引入随机、对照等,均属于严肃实验科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唯有如此,结论才能是实证可供检验的。这写科学方法的应用表明,配方奶行业的又一次调整是一种趋向科学化的变革(从1984年牛磺酸时代就开始了),要是放到80年代之前,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当时有多少厂家会采用“科学态度”来对待日常食品呢?

所以在向市场传达“神经鞘磷脂有利于大脑发育”之类的大白话结论时,传达者(无论是科研人员,亦或是配方奶商家)的行为并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隔空喊话,而是有一定底气的,背后是设计规范的实证研究和对应数据,在给定条件下,是可验证的(至于如何解读,其中当然有营销策略的介入,消费者需理性认知)。

进入21世纪,配方奶市场已跳出唯商业逻辑马首是瞻的“纯营销技巧时代”。科学、实证、经得起检验,逐渐成为配方奶市场发展的共声。即便目前竞争可谓惨烈,那恐怕也是基于研发大比拼推出“好上更好”产品的一种良性竞争吧!


参考文献

1. Carpenter, Kenneth J. A Short History of Nutritional Science:.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33 (10): 3023–3032

2. Kay AB. Overview of 'Allergy and Allergic Diseases: with a View to the Future'. Br. Med. Bull. 56 (4): 843–64.

3. aafa.org/page/allergy-f

4. medlineplus.gov/ency/ar

5. Heird WC.Taurine in Neonatal Nutrition.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89, 473–474.

6. Huxtable RJ."Physiological Actions of Taurine. Physiol Rev. 72 (1): 101–63.

7. Babin F, Sarda P, Limasset B et al. Nervonic Acid in Red Blood Cell Sphingomyelin in Prematureinfants: an Index of Myelin Maturation. Lipids. 1993;28:627-30.

8. Oshida K, Shimizu T, Takase M et al. Effects Ofdietary Sphingomyelin 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yelination in Developing Rats.Pediatr 2003 Apr;53(4):589-93.

9. Tanaka, Hosozawa,Kudo et al. The Pilot Study: Sphingomyelin-Fortified Milk has A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the Neurobehavioural Development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during Infancy,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Brain & Development, 2013,35(1):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