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对诗人张子选的诗歌《约等于》的解读与赏析,文章围绕诗歌中的主题,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想念、等待、寻找、相爱等过程中的感受与思考。文章还提到了作者张子选的创作背景和他的其他作品,以及读者对诗歌的留言和感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诗歌主题
文章主要围绕诗人张子选的诗歌《约等于》展开,探讨了诗歌中所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的想念、等待、寻找、相爱等主题,以及这些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
关键观点2: 作者介绍
张子选,1962年出生于云南,致力于《藏地诗篇》系列组诗的创作,他的作品散见于海内外报刊。他的诗歌注重表达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内心的情感世界。
关键观点3: 诗歌赏析
文章对诗歌《约等于》进行了深入的赏析,从诗歌的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带领读者领略了诗歌的魅力。
关键观点4: 读者感悟
文章还分享了一些读者对诗歌的留言和感悟,这些感悟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别离,以及这些经历对人们的影响。
正文
我们一起听过蝉声的夏天,约等于永远 | 第4060期
▾ 点击收听 ▾
想一个人,约等于
我人在世上,偶尔也会怀疑
自己是不是真的来对了现场
如果不是应该有个谁,跟我一起抬头仰望
天空八成也会是个很没意思的地方
等一个人,约等于
世事不一定都是通过车站或机场
甚至来不及打声招呼,便纷纷离开
就连蝴蝶也已作为展览标本漂洋过海
而我却始终哪儿也没去成,一直都在
找一个人,约等于
去个比较容易发现内心的所在
遛遛自己,顺便晒晒这些年
被自己背来背去的俗世这笔糊涂债
再不清不楚地悄悄回来
爱一个人,约等于
面对茫茫人海,可能不容易激起半点涟漪
我还是投出了属于自己的那块小石子
然后无视外界吵闹,灵魂寂静无声地
祈祷唯一愿意轻声喊疼的那个人转过身来
选自《落在纸上的雪:当代诗人十二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作者-
张子选,1962年6月出生于云南,祖籍辽宁抚顺。致力于《藏地诗篇》系列组诗的创作,迄今已有200多首散见于海内外报刊。
置身茫茫人海中,身边常有不期而至,也不乏不告而别。有些人明明在身边,却仿佛没来过;而有些人已经离开了,还如同一直在。遇见与别离从来都因人而异,相处总是大于相知,相爱偶尔小于相思。不过无论身边摩肩接踵还是寥若晨星,我们不可否认,所有人都是带着故事走来的,洒落一些欢喜和忧伤,一些满足和遗憾,丰富了我们对生活、对世界的感知。正如诗人张子选所描述,想一个人好比渴望同频共振,灵魂契合者堪比彼此生命中的放大镜,让平凡日常变得趣味横生;等一个人就像同岁月拔河,不清楚命运最终会偏向哪方,只是一边期待一边蹉跎。找一个人是把自己流放到人海里,漫无目的地脱轨,在俗世中兜圈子,而后悄悄回到起点,空空茫茫又满满当当;爱一个人是面向人海投石问路,小心翼翼里缠裹着百般纠结,一切只为意中人轻轻转过身来。你要学会并允许自己把对人的认识,转化为对人世的感受。大多人和人之间的往事,最后都将浓缩为一个人的故事。谁来谁去都属于情节,而结局在于我们如何讲述它们,讲述生活。
《小王子》中有这样一段话:“你看到那片麦田吗?我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来说没有用。麦田不会让我想起什么。这是很悲哀的!但你的头发是金色的。所以你来驯化我是很美好的事情!小麦也是金色的,到时它将会让我想起你。我喜欢风吹过麦穗的声音……”相遇或别离的意义,也许就在于让小麦从此不止是小麦。
人与人的相遇是奇迹的最小单位,人与人的别离里也有着最直观的苍凉。不管那些人来得多突然走得多决绝,通过接纳他们,我们的世界逐渐变得包容;而放下他们,也让我们内心多出几分释怀。
“我们生命中的每位过客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会留下自己的一些印记,也会带走我们的部分气息。有人会带走很多,也有人什么也不留下。”(博尔赫斯)
无论如何,斟一杯生活的风,敬那些在我们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他们让本来单调的生命有了许多色彩。
头图、插图 | Hezin
▎诗意的人
摄影师,影视演员。代表作:电视剧《匆匆那年》《如懿传》《凤弈》《锦心似玉》《流金岁月》等。最新电视剧作品《墨雨云间》《婚姻攻略》热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