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是聚焦于金融创新报道的财经新媒体,关注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将专业的财经报道与传播性结合,影响更多关注财经的人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半球聊财经  ·  随便算算宏观付息压力 ·  4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新学期: TOP5刊AER, ECM, ... ·  6 天前  
很帅的投资客  ·  什么都可以怪天气吗? | 策略周报 ·  6 天前  
很帅的投资客  ·  什么都可以怪天气吗? | 策略周报 ·  6 天前  
吴晓波频道  ·  伯克希尔大撤退,94岁的巴菲特在担心什么?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野马财经

全球经济承压,雪松们下注的供应链金融才是一剂良药?

野马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10-08 22:07

正文


    

    作者| 郝美平

       来源| 野马财经

 

全球经济承压,企业作为反映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冷暖自知。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供应链金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随着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供应链金融新政,新一轮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如沐春风。近日,广州市响应号召,也出台了供应链金融新政。作为拥有近20年大宗商品供应链经验、广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企业,雪松的供应链金融再迎新的发展良机。


 

供应链融资一枝独秀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美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按照以往经验,每一次收益率倒挂,美国经济大概率会出现衰退。放眼全球,今年三季度GDP增速预计值达六年新低,而全球贸易量则在6月创下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趋势下,中国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这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及业绩不断承压,融资收紧,但在这一背景下供应链融资却呈现出一枝独秀、逆势而上的态势。

 

针对实体经济中占比较高、融资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建设多结构、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等,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但始终存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供应链金融让我们看到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可能。

 

近两年,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政策接连出台。早在2016年,人民银行就联合保监会等机构,提出要大力发展应收帐款融资。到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鼓励供应链金融,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2019年7月,深圳市正式成立供应链金融协会,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供应链金融协会。紧随深圳,9月20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了《广州市关于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表明广州也将推进企业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创新在线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且将更多信贷资源向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倾斜。



另一种解决之道,另一种机遇


目前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主要是以不动产作为抵押担保,而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资产大多是动产,所以银行融资相对较难。

 

相比之下,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在于能够基于真实交易背景,利用企业周转速度和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作为第一还款保障,进行金融产品的设计,沿着供应链条释放核心企业的信用,帮助链内缺乏不动产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依靠流动资产融资。


此外,供应链金融拥有更好的连接手段、融通手段及风控手段,在产业优化协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都将获得大发展。

 

以我国第一家上市供应链企业——怡亚通(002183.SZ)为例,其本来是第三方物流,但是开展金融业务后,通过逐渐增加增值性服务,怡亚通逐渐演变为以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服务的第四方物流模式。而年报显示,怡亚通这种业务模式不仅使其及时有效地获得生产所需要物资,同时避免了预付大量资金的风险。

 

放眼世界,近年来供应链已经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创新之一,是全球各国竞争的新焦点,在欧美发达国家,有将供应链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趋势。而供应链金融也是我国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不过虽然供应链金融优势较大,但是目前中国的供应链金融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018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预计为2万亿。前瞻产业研究院曾预测,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15万亿元左右。而以雪松为代表的企业,正是看到了供应链金融的这片蓝海。



助力争夺大宗定价权,

成为“中国嘉能可”


作为全球大宗商品最大的消费国,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的创新和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全球大宗商品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创新和现代化转型提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更将提升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一个经济体的成长引擎,而高效的大宗商品供给能力则是制造业的成长之基。在此之前,中国制造和大宗商品的供给遵循着一个单向循环模式,即大宗商品经由全球巨头向中国输入供给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满足以美欧为主的消费市场。

 

然而如今全球化的版图正在改写,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中国制造的能力外溢,中国制造业的生产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正在进行全球再重组和再布局,所供应的终端消费目的地也日益多元化。

 

这些新趋势和新变化无疑给大宗商品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提出更大的挑战。

 

以上述的雪松控股为例,雪松一直将对标嘉能可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追求深度参与全球大宗商品供应链的管理变革,争取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供应链中的管理话语权。

 

但是对标嘉能可,雪松的路并不轻松。目前供应链和能源交易大多还掌握在国际巨头手里,像雪松这样的民企,虽然有大宗商品供应链,但是上游资产缺乏,金融服务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嘉能可,不仅拥有良好的大宗商品业务结构,还配备完善的物流运输体系及金融服务能力。这也意味着,雪松的业务链条必须向上游延伸。此外,欲实现跨越式发展,雪松还需要构建另一大助推器——即强大的金融服务能力。

 

通过金融赋能,借助大宗商品期货及衍生品工具,提供直接融资或其他供应链金融服务,才能打通上下游资源,加强自身的产业链粘性。实际上,2018年以来,雪松一直在通过收购信托公司等方式迅速获取金融资源。张劲也一再强调,“雪松要做 ‘中国嘉能可’,光有供应链没有金融的支撑,产业很难做大,也不可能做成。

 

目前雪松在金融领域的拓展虽然初见成效,但是加大供应链金融业务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应该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而在供应链金融这个新的浪潮中,雪松距离成为“中国嘉能可”仍面临很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