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关注富书,和2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胡慎之  ·  太在乎别人的眼光,怎么办? ·  5 天前  
壹心理  ·  有奖征集|写给做过心理咨询的你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余华:一个人焦虑的根源,容错率太低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09-05 06: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强调了提高容错率的重要性,通过多个事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错误,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来应对焦虑和提高容错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余华的高容错率告诉我们,不急于追求成功的人才能专心做好眼前事。

作家余华通过自身经历告诉我们,允许自己出错是解决办法。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过度要求事物按自己的计划进行会导致焦虑。应当顺其自然,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再寻找出路。

关键观点2: 允许自己出错是提高容错率的关键。

错误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学习并成长。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允许自己作为主体造成的失误,接受现实的坍塌和人性的丑陋才能停止焦虑。

关键观点3: 目标是制定合理的,不要追求与自身能力相差过大的目标。

给自己婴儿学步的机会,合理划分失误原因。出现错误时怀抱世事无常的心态。

关键观点4: 生活中的体验比结果更重要。

人生在于体验而非结果,要享受事情本身才能在记忆中保存永恒的美好。作家余华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观点5: 提高容错率的实践建议。

一是去做而不是过度思考;二是制定合理的目标;三是怀抱世事无常的心态。


正文


余华的高容错率告诉我们,一个不急于追求成功的人,才能专心地做好眼前事,脚步沉稳才能厚积薄发。

富书作者:亦城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收听音频见留言区

作家余华曾剖析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国人如此焦虑?

他谈到“事实上,我们人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担忧和害怕,这样的心理或多或少地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态度。”

而最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允许自己出错

正如他后来所说:“心可以碎,手不能停,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也是一个成年人的素养。”

容错率太低,容易焦虑

《人民日报》中曾写过:“事缓则圆,人缓则安。”

过度地要求事物在自己的计划中进行则会物极必反,陷入越来越焦虑的死循环中。

邻居奶奶是一个爱操劳的人,整天殚精竭虑家里儿女的各种琐事。

外孙成绩后退了几名,就忙跟在后头换更有名气的家庭教师,结果新聘请的不负责任,外孙不服管教;

小女儿晚回家几次,怕她结交狐朋狗友,就定了9点之前必须回家的门禁制度,小女儿索性搬出去住;

老伴咳嗽几声,为防止他感冒就在大热天把空调关了,结果身上起满了痱子。

在她的生活中,一点风吹草动都将变成大患。

每次看见邻居奶奶,她都是眉头紧皱,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她容不了半点沙子与不得意,结果是处处都要更加出错,容错率太低,焦虑只能是时常伴她身。

人应当顺其自然,在乎已经发生的事还不如保持心态,乐观地接受,再寻找出路。

任何人都不能因为不允许出错而提前插手改变一些事,要放平心态,要学会像余华那样满足过程,而不担忧结果。

余华在未成名之前将书稿一一邮向各大平台,他那时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接收退稿。

即便如此,他也毫不气馁,照旧写自己的,大平台退回就重新寄给小平台 ,心绪丝毫没有受此所困。

因为他能够接受眼前的失败、不够好,并且不以为意。

余华的高容错率告诉我们,一个不急于追求成功的人,才能专心地做好眼前事,脚步沉稳才能厚积薄发。

即便是这样厉害的作家,在成功之前都历经挫折,为何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如此焦躁,竟不许自己有半点出错。

提高自己的容错率,耐心一点,总会有光明的前程在等候。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心宽一点,生活才能更安顺些。

停止焦虑的良药:允许自己出错

皮特·沃克曾在《不原谅也没关系》中写过一段很治愈的话:

“你可以犯错,错误是你的老师。你可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寻求帮助,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并且不必喜欢所有人。你可以时不时地感到困惑和矛盾,也可以没有答案。”

余华在1977和1978连续两年都参加了高考,两次都落榜了。

人生的追求就这样落败了,一般人可能会在此时自暴自弃,堕落一阵子。

可余华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进入卫校学习,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写作。

余华不以一时的失败论英雄,而是坚定自己的道路,允许出错和失败。

拥有良好的心态,才会有稳定的出路。

允许自己作为主体造成的失误,允许现实的坍塌、人性的丑陋,才能够停止焦虑。

不能面面俱到是现实,放下得到,才不会失去。

我也曾经在工作和生活上陷入迷茫,无法适应自我和他人的冲突,认为这种错误明明能够提前解决,却为何不能够预判。

这对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小失误中蹉跎,以至于无法潜心工作。

直到我看了一本书,叫《奇妙错误书》。

里面写道:“错误不一定是坏的,只要正确对待错误,能够把错误变成契机,它也能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创造力。”

错误不是完全的贬义词,连好事都能变成坏事,而谁又能确保错误会一直错下去呢?

乐观的心态是永恒的,我们应当戒骄戒躁,不力求极致的完美,自然就对错误有了免疫力。

在这以后,我豁然开朗,不再对已发生或未完成的事耿耿于怀,而是随心而动,让生活保持原有的张力。

作家伍尔夫说:“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而我借用她的这句话告诉你:相信自己,你可以成为那个出了错也能光芒四射的人。

人生在于体验,而非结果

木心曾说:“人生在于体会,今时哪及昔时。”

一件事既有了结果,就代表它已成为过去,既然过去的美好无法替代,那我们的眼睛就朝前看。

所有的意义都并非真的有意义,只在我们一念间,刹那的转变,只有享受事情本身,才能在记忆中保存永恒的美好。

余华在写出《活着》和《许三观买血记》后遭遇骂声一片。

大家痛斥他落于俗套,不再堪当“先锋”作家这个名号。

余华不仅没有为此郁闷愤恨,还想着劝慰当时出版《丰乳肥臀》,因为书名就已经过于露骨而遭受攻击的莫言。

不过想着自己也正被人围攻讨伐,半斤和八两,才就此作罢。

在一片乌泱泱的质疑声中,余华只回应道:“作家不会为了一个流派而写作。”

他只想写一个故事,而不会为了先前固有的流派而刻意。

余华写苦难,他正当身处“苦难”其中,被流放深陷淤泥,心却亮堂堂。

何愁于眼前困境,做了想做的,就是从未跌倒,而是一直毅力前行,看不见那些侮辱谩骂。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主角小艾从小就是一个拼命努力的小孩,拼命读书、拼命让父母开心,所以她从小就被寄予厚望。

在这样的生活中,她已然没有了私生活,只有无时无刻地学习。

可在高考当天,她因为发烧而没能考进理想大学,却又因为有扎实的学霸基础,最后成为律师。

在律所上班时,小艾照旧把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可是上司对她压榨至深,累得她最后晕倒。

就这样,她还是没能当上律所合伙人,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人努力是应当的,但不要为了结果而过度地压缩自己的体验,想要先苦后甜,也要让自己留有余力尝到那甜。

如果你也处于低谷期,如果你对眼前无事而成感到迷茫,那就停下脚步。

看看眼前的风景,哪怕是空白也好,你只为自己而活,你只要自己的感受。

人生正像贺淑芳在《湖面如镜》中写的那样荡气回肠、重在体验,“喜与惧如旋风卷来。但勿否定,勿阻挡。天空中自有道路。”

稻盛和夫曾说:“几乎任何事情都是越做越简单,越想越困难,越拖着越想放弃。”

去做今天该做的事,切实地踩着脚下的每一块砖。

当我们学会迈出第一步、学会接受不完美、学会拥抱错误,我们才会看到明天的路。

1、提高容错率,去做而不是去想

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是一个人极端焦虑的开始。

我们并非生来完美,一开始总会有错误等着我们去犯,只要熬过“新手期”,何事都不足畏惧。

抱着平和的心态先做,容纳早前的错误,才能规避往后的风险。

2、提高容错率,制定合理目标

要制定合理的目标,而不是追求与自身能力相差较大的目标。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目标过高,压力太大,反而弄巧成拙。

要给自己“婴儿学步”的机会,拆解目标才不会一棍子打死自己所有的努力,要合理划分失误原因。

3、出现错误时,怀抱世事无常

虽说事在人为,但有时运气也占一部分。

有些你觉得板上钉钉的事,它可能就是这么不成巧的失误了。

没有关系,当无常变有常你也可以选择转换赛道,人生始终是在为自己服务,而不是他人。

出错从来都不是什么大事,高容错率的人能够充分享受事物本身,是一个完全的体验派。

余华说:“无论多么美好的体验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落在昨天,一如时光的流逝毫不留情。

生命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每一次的痊愈好像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次的受伤。或许总要彻底地绝望一次,才能重新活一次。”

焦虑是因为不够果敢,而生命必然偶有差错,错一次,就再重活一次,悲伤会落在昨天。

点个在看,与你共勉。

《屏蔽力》畅销2.7万册,加印6次,卖出3个版权:繁体版+韩国版+越南版

作者简介:亦城富书作者个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富书第4本新书《屏蔽力》正在热销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责编:雷利,排版:斜阳叶,校对:闻溪、夏梦之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创业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