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得空闲,老司基最近在翻看一些基金四季报。翻着翻着,发现了一桩怪事,大有不吐不快之感。
对!老司基(公众号:老司基一枚)说的就是FOF基金!之前说得花好稻好,如今归于沉寂——这些打着创新旗号的产品,原来买了一堆货币基金;规模缩水背后业绩差强人意,各种收费坑点太多。
槽点一:规模缩水超两成
四季报显示,2017年10月成立的南方全天候策略FOF和嘉实领航资产配置FOF(注:另外4只FOF由于截至去年底成立不足两个月暂时不需要公布季报),它们投资以货币基金为主,在经历2017年11月份的股债震荡期后,净值保持在1以上,但它们的年底规模较首募规模出现萎缩。
六只产品首募总规模为166.36亿份,到去年底已经跌至129.7亿份,不到一个季度规模缩水22%。
图1:首批六只公募FOF基金规模情况
槽点二:买自家货币成瘾
数据显示,南方全天候策略混合(FOF)A级基金净值增长率为 0.68%,南方全天候策略混合(FOF)C级基金净值增长率为 0.56%;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FOF)A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0.47%,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FOF)C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0.28%。
从去年底前十大重仓基金看,这两只FOF基金均较大比例配置货币市场基金。根据南方全天候策略FOF四季报显示,该FOF在去年底基金投资比例达到92.44%。前十大重仓基金重点配置货币基金及短期理财基金,占南方全天候FOF净值比例高达80%,而且76%买的都是自己家的!
同样,嘉实领航资产配置FOF的2017年四季报也显示,该FOF在去年底基金投资比例达到93.05%,前三大重仓基金也均为货币基金,此外还配置了货币或短期理财产品,显示出更多资产在现金管理工具上。
图2:公布四季报的两只FOF基金前十大持仓情况
看到这些,老司基(公众号:老司基一枚)第一感觉,何必整辣么复杂,这跟基民们买个余额宝有啥区别?说好的优选基金、动态资产配置呢?
槽点三:业绩差强人意
首批六只FOF基金成立至今,倒是没有出现亏损,全部有正收益。不过收益最高的005220海富通聚优精选也才有2.26%的收益。这是唯一一只偏股的FOF基金,也就是说最有可能博取高收益的。
图3:首批六只FOF基金(含C份额)业绩表现情况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数据截至:2018年1月30日)
不过,最近股市大跌,海富通聚优精选也没扛住,跌得比指数还多。最近一周,沪深300指数下跌2.73%,而海富通聚优下跌达到2.82%。
槽点四:为何设C份额?
老司基还想吐槽一点,有4只FOF基金还增设了C份额,不知设计的出发点来自哪里?
是因为没有申购费、鼓励小散户短线操作?但FOF不是主打稳健和资产配置么,你整天让大家跑进跑出玩短线,有波动空间么?
还有,最要命的是费用和流动性,老司基举个栗子(以005222为例):
以上是泰达宏利全能混合(FOF)C (005222)的交易确认日和费用情况。请大家看清楚,该基金份额确认日、赎回确认日都是T+3,一买一卖比货币基金整整多了四个交易日。一进一出,起码要一周以上时间。
费用就更坑爹了,管理费0.8%,托管费0.2%,再加销售服务费0.3%,综合费用:0.8%+0.2%+0.3%=1.3%,跟偏股基金的收费是一样一样的。
更要命的是赎回费,如果持有时间小于6天,赎回费高达1.5%;小于29天,赎回费0.5%。这不是一个巨大的坑么?你一个季度还赚不了1.5%,假设投资者不清楚收费情况,一激动选择赎回,别说有正收益,光手续费还要倒亏一大截。
假设基民选择买余额宝,申购和赎回均没有费用,其他运作费用是这样的:
余额宝综合费用:0.3%+0.08%+0.25%=0.63%
你拿着一个货币基金的收益,流动性远远不如货币基金,而且费用还高得吓人。请问,这种产品会有市场空间么?
去年9月15日,在首批FOF基金发行之前,老司基曾写过一篇文章《分享:为何我不会买FOF基金》。如今看来,这些伪创新的基金还是提不起我任何兴趣。
吐槽有理,欢迎大家转发
“老司基一枚”目前已入驻雪球、蚂蚁财富、东方财富号等平台,欢迎关注!
个人观点供参考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