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读了本十分有趣的书:《心理治疗师之路》。
作者杰弗里·科特勒,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心理咨询系的教授和系主任。
书中科特勒对美国的心理治疗师同行进行了“无情”的吐槽和“讽刺”。
忍俊不禁的同时,也颇让人反思。
对于国内的心理健康从业者而言,其言语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今天摘抄其中的部分语句,与大家分享。
1.我们很容易将自己定位为某个特定学派,如心理动力学、存在主义、认知行为或任何其他派别的忠诚追随者,但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折中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或者至少是整合取向的。
2.我们中大多数人之所以踏上治疗师之路,并不是渴望拯救世界、帮助他人,而是希望拯救自己。
3.我真的不相信那些声称自己明白怎样做治疗的人。
4.众所周知,没有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访者也会自然地成长。
5.自恋弥漫在我们的领域。
6.你要是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工作坊或会议,就一定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专家像明星一样被人们崇拜。
7.参加会议时,参会者中最愚蠢、最令人难堪和最不正常的总是治疗师。
8.当我第一次出席国际精神病学大会时,我惊讶的发现,这是除了在医院以外我所看到过的“精神病人”最大规模的聚会。
9.当我们要求来访者去做我们自己都不愿做或不能做到的事情时,我们就变得多么虚伪。
10.有些治疗师似乎相信治疗和成长仅仅是针对别人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他们自己的。
11.我们职业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自恋的相信自己真的与众不同。
12.我们行业的荒唐事之一,是我们非常娴熟的给予来访者一心一意的、全神贯注的关注,却很少对我们的家人和朋友这样。
13.当治疗师总是在“上班”,不可能或不愿意有工作外的生活的时候,当他们不能跳出助人角色的时候,个人和职业的角色便混淆了。
14.个人和职业角色的混淆潜藏着与来访者发生亲密关系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