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亚朵酒店的控温被,是怎么火起来的? ·  16 小时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哪吒2》里的「$」符号在隐射什么?这样的细 ... ·  20 小时前  
创意铺子  ·  5 秒带走牙缝肉渣,99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印度女孩称“印度高铁领先中国10年”,直到她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邵小快、郑捷:隐私偏好、差异化定价及消费者信息保护政策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6-07 21:32

正文



文章标题:

隐私偏好、差异化定价及消费者信息保护政策

作者及单位:

邵小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郑捷,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本文引用格式:

邵小快、郑捷,2024:《隐私偏好、差异化定价及消费者信息保护政策》,《经济研究》第2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数字经济时代,权衡发挥数据价值与保护消费者隐私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一方面,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能使厂商更好地研判市场需求趋势,促进其提供更匹配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隐私侵犯和信息泄露所滋生的问题颇具争议。鉴于此,国内外纷纷出台相关规定,对厂商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约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例,在加强对消费者信息权益的保障的同时,赋予了交易双方在处理隐私信息方面一定的灵活空间。与此同时,也强调不得在交易价格等条件方面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理论上,企业卖给消费者产品,消费者把个人信息披露给厂商,这一交易能实现帕累托改进。在现实中,厂商通常以提供折扣的形式吸引消费者披露个人信息。而在寡头市场结构中,厂商使用价格机制获取消费者信息,还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策略。基于此,本文考察:(1)为了吸引客户,竞争厂商如何策略性地为消费者提供隐私协议;(2)竞争厂商是否有动机对用户在隐私协议上实行区别对待;(3)什么样的“差别待遇”属于“合理”的范畴。以往多数文献关注厂商获取消费者隐私后基于其支付意愿实施区别定价,本文通过构建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隐私—产品”自愿交易,即为是否披露个人信息的客户提供不同的商品价格,从而以价格和竞争机制来刻画双寡头的隐私策略。
//
主要内容和结论


在横向差异化双寡头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引入消费者隐私偏好的异质性,考察企业的定价和隐私策略及其对均衡福利的影响。从需求方而言,消费者对双寡头的产品存在异质性偏好,对披露个人信息也存在不同的偏好。消费者不仅要选择品牌,也要决定在交易中是否披露个人信息。假设一部分消费者在意个人隐私,披露隐私会产生成本,而其余消费者不在意个人隐私。从厂商角度而言,消费者信息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双寡头可对披露和不披露信息的消费者实施不同定价,每个厂商通过设定一个价格组合,使购买产品的客户自愿决定是否披露隐私。基于上述设定,消费者的披露选择一共存在三种可能的形式:(1)若披露隐私的价格高于不披露时的价格,则所有消费者都选择不披露;(2)若不披露的价格高于披露价格和隐私损失之和,则所有消费者都选择披露;(3)若不披露价格高于披露的部分介于零和隐私损失之间,则在乎和不在乎个人隐私的客户分别选择不披露以及披露个人信息。
本文模型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消费者被赋予更为丰富的选择集合,既能选择品牌也能选择是否披露隐私,且具有二维异质性。其次,使用横向差异化的寡头市场结构既可体现厂商的市场势力,又可以体现竞争厂商之间如何策略性地使用价格和隐私策略来争夺客户。最后,本文中隐私策略是内生的,由相对价格来刻画,既包含均衡也包含非均衡路径(off-equilibrium path)的定价。
本文研究发现,与“强制保护”的隐私政策(即政府严格禁止厂商获取消费者隐私)、“无保护政策”(厂商可自动免费获取消费者隐私)以及“禁止区别对待”(即不允许厂商对不同的隐私披露行为实施区别定价)这三类较为僵化的“一刀切”式的隐私规定相比,允许厂商在征求消费者同意和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形势并利用价格机制来实现的隐私协议更为灵活,并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是因为,相较于不允许获取消费者隐私的状态,区别对待可通过低价来吸引不在意隐私的客户披露信息,从而创造数据价值。相较于不保护消费者隐私的状态,在意隐私的消费者能在区别对待中选择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总之,区别对待式的隐私策略权衡了保护消费者隐私和发挥数据价值之间的关系。
//
政策启示和建议


本文建议在尊重并保障消费者的知情、同意和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为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隐私服务,以灵活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本文研究为健全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探索解决数据交易确权、定价、互信、入场和监管等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