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Alex Iskold(创业者、天使投资人,也是知名孵化器Techstars的常务董事)
编译丨IT桔子 一笑
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就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用户越多,价值越大。网络效应能够帮你建立一个更好的、发展更快、价值更高的产品,是许多软件公司最关键的动力所在。在当下,当品牌、监管、供应链规模和专利,这些可以构筑自己业务“护城河”的因素在不断受到威胁时,随着软件持续的“吃掉这个世界”,网络效应对面向竞争对手构筑业务“壁垒”变得愈加的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风险投资公司找寻和投资的那些软件公司的产品中,都有“网络效应”存在的原因。
Alex Iskold认为网络效应是一个很重要,同时也很令人费解的主题。网络效应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真正的网络效应能够带来高留存率和活跃度,提高市场份额,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 什么是网络效应 /
“网络效应是指增加新用户能够给现有用户创造价值。”
也就是总的体验和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网络效应的原理是什么?
用户相互获取价值,在这种网络当中,每一位用户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举个例子,我写文章,我也读文章。我发微博,我也看别人发的微博,我通过众包地图Waze查看交通状况,我也向Waze贡献交通状况。
换句话说,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我既是读者也是作者。
/ 强网络效应的领域 /
让我们看看三个不同领域的三种强网络效应:社交网络,多人游戏,传感器网络。
拿一个经典案例具体说明—Facebook。Facebook以其网络效应和有机增长(Organic Growth)闻名。Facebook从哈佛校园起家,有意地缓慢扩张,为的就是确保用户之间具有很强的连接性。随着越多的朋友和家人加入,现有用户越能获得更多的价值。
Facebook网络效应的核心是用户在网络当中分享和发表内容这些基本的行为。
再看看和Facebook一样拥有很强网络效应的Twitter。Twitter有意思的地方在于,Twitter是基于单向的关注关系,适合病毒式传播,新闻在Twitter上传播的很快。但Facebook的网络效应更强,因为用户在Facebook分享的照片像胶水一样把家人和朋友联系在一起。
另外一个有着很强网络效应的领域是多人游戏。
多人游戏是让玩家和其他玩家共同游戏。当一个新玩家加入,现有的玩家也受益。和Facebook形成的朋友圈类似,多人游戏当中产生游戏圈子。这类游戏的黏性非常高,随着玩家等级的提高,玩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最后再来看看被谷歌收购的交通App Waze。很明显Waze的创造者意识到了人们为了了解总体的交通状况以及每条线路的情况,都很乐意分享自己所在区域交通状况。
每一个App都获取数据,同时也上传交通数据。每一个App都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 网络效应与病毒式传播 /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网络效应与病毒式传播的区别,病毒式传播是指通过现有的网络快速的传播。而网络效应是建立一种全新的网络。
举个例子,口口相传就是一种病毒式传播:巴黎恐怖袭击的新闻通过Twitter快速传播。Pokemon Go也是一个例子:数百万人跑出去玩这个游戏。关于病毒式传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搞笑的宠物视频。
简单的说,病毒式传播不一定有网络效应,但网络效应一定能产生病毒式传播。
/ 网络效应与市场 /
再来看看网络效应与市场(Marketplaces)的关系。
Uber和Airbnb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网络效应,但并没有大规模的网络效应。
“市场有两方,供应方与需求方,生产者与消费者”
在Uber和Airbnb的例子当中,一些生产者正好也是消费者,但不是全部。Uber司机可能也会打Uber,但不是所有Uber乘客都是Uber司机,也不是所有的Airbnb房客都是房东。
有一些市场能够通过口碑进行病毒式传播,但是网络效应很弱。
有一些人有不同的意见,比如Airbnb,租客越多,房东越多,越来越多的房东又会引来更多的租客,形成良性循环,租客的选择更多,能够获得的价值更大。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有两种动态的情况需要指出。
1、在租客和房东之间并没有多少忠诚度或是固定关系,大部分租客在旅行是都会选择租不同的房间。房东是可以替代的商品。
2、获得充足的租客和房源对于Airbnb是很困难的,但每个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想象一下世界上所有的房间都可以在亚马逊上进行预定。
/ 规模经济VS网络效应 /
市场和其他商业领域随着规模的扩大,效率随之提升,达到规模经济。
举个例子,Uber拼车随着规模的扩大变得更便宜。只要有足够的人使用Uber拼车,你打车的价格就会更便宜,这也就是网络效应当中,越来越多用户加入的好处。
另外一个例子是同城快递服务Postmates。如果总的订单量很低,每一个订单的价格就会很高。如果订单量增加了,价格就会更便宜,因为快递员可以一条路线送多个快递。
总的来说,规模经济需要大体量业务。举个例子,如果你一次性向供应商购买大量物品,你就可以向供应商要折扣。
这与网络效应无关,而与垄断和市场的防御性有关。
/ 网络效应的原理 /
每一个节点都需要成为一个简单反馈机制的一部分。在Facebook,用户是读者和作者。阅读和写作创造强有力的反馈机制。正是这种机制让用户不断回到Facebook。并不是一对多的交互比一对一的交互更有价值。
Facebook的用户群—朋友和家人持续创造和消费信息,相互@对方,形成基本的反馈机制,让相互都不能离开这个平台。
Facebook商业上的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它是一个由网络效应驱动的组织网络( self-organizing network )
网络效应为Facebook提供了一种防御性,当用户试图离开的时候,他们总是会被朋友和家人拉回来。
如果你正在为用户获取成本过高或者用户成长速度过慢而发愁,我建议你给自己倒上一杯酒,然后琢磨一下自己的产品里是否有网络效应可以挖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