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脉通
医脉通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专业医学信息网站,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及时收取最专业、最精华的医学资讯,也可以抢先知晓医脉通旗下移动产品最新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消费价值地图,美护产业链跟踪:上美股份、珀莱 ... ·  15 小时前  
心禅道  ·  投资#790 ... ·  昨天  
心禅道  ·  投资#790 ... ·  昨天  
六里投资报  ·  景林、但斌300亿持仓披露:东方港湾All ... ·  昨天  
六里投资报  ·  景林、但斌300亿持仓披露:东方港湾All ... ·  昨天  
嗅嗅挖金  ·  菜哭了 ·  昨天  
嗅嗅挖金  ·  菜哭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医脉通

2024 ESMO Asia | 吴一龙教授:PACIFIC-5拓展治疗边界,免疫治疗引领III期不可切除NSCLC新希望

医脉通  · 公众号  ·  · 2024-12-13 18:04

正文

前言


自PACIFIC研究取得突破性结果以来 1 ,同步放化疗后的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已成为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2,3 。然而,考虑到同步放化疗在部分患者中的耐受性问题,探索免疫巩固治疗在序贯放化疗患者中的效果与安全性,也成为III期不可切除NSCLC领域的重要探索方向之一。基于这一背景,PACIFIC-5研究应运而生,进一步探索度伐利尤单抗在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后作为巩固治疗的效果 4 。12月6日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大会(ESMO Asia)上,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 代表研究团队,发表了PACIFIC-5研究首次中期分析结果 5 。本次,医脉通有幸邀请到 吴一龙教授 ,对此次发表结果进行解读与点评。



专家简介


吴一龙 教授

  • 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ASLC杰出科学奖获得者
  • 中国医师协会(CMDA)副会长
  • 广东省医师协会(GDMDA)会长
  • 广东省人民医院(GDPH)首席专家
  •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
  •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主席
  • 2018-2024年临床医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任理事长,现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医脉通:您在本次ESMO ASIA大会上发表了PACIFIC-5研究结果,PACIFIC-5在PACIFIC系列研究中的定位是什么?PACIFIC系列研究在哪些方向还有布局?




吴一龙教授



在ESMO Asia的报告中,我们首次发表了PACIFIC-5研究的结果,这项研究不仅回应了医学界的期待,也为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PACIFIC的一系列研究启航于两个关键问题:

一方面,尽管PACIFIC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已经将同步放化疗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确立为标准治疗方案之一,但现实中,只有约40%-60%的患者能够真正完成同步放化疗。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为那些无法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寻找新的治疗路径;

另一方面,PACIFIC研究的参与者大多来自欧美,而对于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患者的数据却寥寥无几,这促使我们去探索度伐利尤单抗在亚洲患者中的真实疗效与安全性。

PACIFIC-5研究聚焦于那些不可手术的III期NSCLC患者,特别是那些没有EGFR或ALK基因突变的患者。我们排除了这些基因突变的患者,因为以往的研究中缺乏此类患者从免疫治疗巩固治疗中获益的广泛证据。同时,在这项研究中,入组患者中鳞癌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与我们主要关注的东亚地区患者群体的特点密切相关,因为在这个地区,驱动性基因突变的患者以腺癌为主,排除这些患者后,鳞癌患者的比例自然凸显。

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在无进展生存期(PFS)这一主要终点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组的中位PFS达到了14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6.5个月(HR=0.75,P=0.038)。这意味着度伐利尤单抗为患者带来了长达7.5个月的中位PFS延长,这一成果无疑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我们相信,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将改变II期不可切除NSCLC的临床治疗格局,为接受序贯放化疗的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进一步扩大了免疫巩固治疗的适用人群。




医脉通:您是肺癌精准治疗和适应性治疗的倡导者。III期肺癌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疾病,请您谈谈对于III期NSCLC人群,应当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一人群的精准治疗之路又会走向何方?



吴一龙教授



在NSCLC患者中,III期患者因其病情的高度异质性而备受关注。当前,我们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证据,为这些患者的治疗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治疗方向:针对携带EGFR基因突变或ALK基因突变的患者群体,ADAURA研究和ALINA研究等已经将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确立为标准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今年发表的LAURA研究显示,相比安慰剂组,奥希替尼用于根治性CRT后巩固治疗能够使EGFR突变III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的中位PFS显著延长33.5个月(39.1 vs 5.6个月,HR=0.16);今年WCLC上发表的POLESTAR研究也同样证实了靶向巩固治疗的获益。而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患者,PACIFIC研究与GEMSTONE-301研究也已经提供了针对根治性放化疗后的免疫巩固治疗策略。今天,我们又公布了PACIFIC-5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已经共同覆盖了大多数III期NSCLC患者,为他们提供了明确的诊疗思路。

然而对于这一高度异质性的患者群体,我们确实面临许多挑战,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探索。例如,对于EGFR和ALK突变之外的其他驱动基因阳性患者,未来是否也能采用手术+辅助靶向治疗的模式?此外,对于在根治性放化疗期间,无法耐受或出现进展,导致无法接受后续免疫巩固治疗的患者,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是否能够有更好的治疗方案来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这些都是围绕III期患者这一群体,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