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摄影与诗歌
我们用文艺来对抗生活的平庸和琐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摄影与诗歌

有温度的摄影 ll 帕特里克·扎克曼

摄影与诗歌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9-15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大师眼】 大师 是一面 镜子



©️帕特里克·扎克曼(Patrick Zachmann)


法国摄影师帕特里克·扎克曼(Patrick Zachmann)于 1955年出生,1985年加入玛格南,1996-1997年任玛格南副社长。他曾为众多国际知名通讯社拍摄新闻图片,擅长黑白照片的形式创造作品。有许多国外摄影师拍摄过中国,包括马格南摄影师,而摄影师Patrick Zachmann,在30年的时间里曾经多次拍摄的中国,为我们留下独特而又温度的摄影记录。








《上海摄影》杂志是我中国之行看到的最好的一本杂志,它用图大胆,图片信息量大,设计精到,印刷精致,不比欧洲的摄影类杂志差,我的作品能在你们杂志上刊登,感到很荣幸。—— Patrick Zachmann

这本杂志是否现在还存在?




崔健,一个时代的符号













摄影师的照片里有一张是张国荣。借此缅怀一下。哥哥在《这么远那么近》中说到: “离开书店的时候,我留下了一把伞。希望拿着它回家的人,是你。 2000年0时0分,电视直播纽约时代广场的庆祝人潮。我有没有见过你啊? 那间餐厅,那只水杯,你有没有用过? 我由布鲁塞尔坐火车去阿姆斯特丹,望着窗外面飞过了几十个小镇、几千里土地、几千万个人。 我怀疑,我们人生里面唯一可以相遇的机会,已经错过了。”

其实,我们对于过去的那段历史,也已经错过了。


成龙和梅艳芳










摄影师对于摄影的创作投入了很多精力,他喜欢把拍摄的照片当做故事,而手中的镜头就是笔杆,他的故事中有着一定的人文修养,以及基于群众,一切从实事求是出发。这种类似电影方式的创作,充满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一样的表现主义的风格,给人们带来震撼。







这样的家庭场景一点不陌生



巩俐很受西方人喜爱,把她作为东方女性的代表


刘晓庆当时红遍天


那是随处都被“打到”的年代




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他叫薛飞



时间会老,有些摄影却依然有温度,他拍的很多摄影今天看来依然会觉得亲切和不陌生,它们就存在我们的周围,过去、今天、未来依然如故。


- END -

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 转载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你的背影,像一个谜。

独 角 镜 ‖ 你的苍凉是写在内心,刻在脸上

杉本博司:大海就是我意识的原点

[ 画 の 诗 ] 我不是故意躲藏自己

艺术与艳情  ‖ 筱山纪信

摄影 诗歌 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诗歌·艺术·电影·音乐 | 微信·zzw-1028

《摄影与诗歌》 编辑组


主 编: 黎明的酒杯(微信ID:zzw4605077)


2017.09.14


击阅读原文 更多摄影书书籍等着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