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这是本系列的第二位投资者故事分享,这位投资者的行文风格跳跃性比较严重,插叙较多容易让人阅读上产生比较散乱的感觉。
我花了些时间对文字做了一些调整。
文章长度如果加上我的点评超过6000字,所以按照习惯分割成上下两篇,今天和明天各放一篇。
投资者来到股市想要挣钱首先要想明白股市哪些人能够挣钱?我看到挣钱的是大股东,机构,优秀的游资,一些长期持有优秀股权的人,极少数短线高手,还有国家。以中芯国际为例,上市大股东,上市后轻松获得几十倍的收益,他们拿到手的股权成本很低,同时一些配售的机构,国家,一样挣钱了。
既然这些人都是挣钱的,那么肯定要有人亏钱吧。每个公司虽然能创造财富,但是再怎么创造也没法满足各方这么大的缺口啊。特别是短期来看,有人挣钱就有人亏钱,所以你不明白自己是不是挣钱的,你很可能就是亏钱的一个。
本人在
2018
年
6
月跟着打板的同事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股票,同事当时推荐亚夏汽车,因为他是做打板的说这个要借壳上市。当时,我买了
100
股,一天挣了
5
个点。后来觉得波动大,挣钱亏钱就和赌场买大买小一样,心里是没有底气的。
10
月份的时候发现做医生的同学炒股,然后想跟他学习下投资。医生和我说现在行情不好,等行情好点再进来。我那时候就觉得要行情不好的时候进来学习,行情好的时候才能抓的住,(现在觉得当初想法真明智)。
那时候什么也不懂,就是看身边的人买什么我就买什么,大学有同学给我推荐了中国建筑,华域汽车,医生朋友给我推荐了京东方,工业富联,我每次都买一点点,然后我自己在中国平安上班过,觉得平安不错,在
60
的时候买了
1
手,结果平安一直跌,那时候看着跌了就想卖。同事和我说叫我不要卖,这种股票早晚会涨回来的。但是我自己还是觉得很慌,心里没有底气。
好不容易到了
19
年,大行情来了,我记得东方通讯
10
天
9
个板,我自己的京东方和工业富联涨了点就换成了中国建筑。当时不懂,反正涨了点就卖,特别后悔的是中国平安,涨到
63
的时候我真的拿不住了,因为套我很久了,看到挣钱真的忍不住卖了。现在还记得当初那种心情。在大行情好的情况,就这样乱玩也挣到钱了。
后来我听我学生说他叔叔炒股挣了很多钱,我就叫他把微信推荐给我。我加了以后向他请教,他推荐了一本邱国鹭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情,这本书也是我投资的启蒙书。
但是,那时候还是想着要代码,但是买好股票的观念已经有了。
自己买过两次题材股印象深刻,比较幸运的是都亏损比较多。一个是
St
岩石,这股票是我大学同学推荐给我的,说这个以后会借壳上市,但是这个股我买了以后就大跌,后面连续两个跌停走的,现在都翻倍多了。另外一个是深天马
A
,那是也是涨停后跌停追的,那时候差点地天板,还很开心。后面又跌停,第二天跌
8
个点走的。
两次买题材股的经历让我清醒了。我知道散户去买题材没有信息优势,没有资金优势,是零和博弈,除了大资金,上市公司也会坑我们的钱。所以,后面我就很清醒了,以后题材的、打板的一律不买了。
看书上写着汽车,银行都还不错。于是,买了华域汽车、兴业银行。大概在
2018
年
3
月底的时候,听到医生和我说了福耀玻璃这个股票。我自己去网上查了关于福耀玻璃曹德旺的介绍。对于曹公的经营理念和安心做汽车玻璃,不做房地产,把玻璃做成全球最好的理念。我那时候就和朋友说,一定要买这个股票,而且最少拿
3
年。
那时候逼格还很高,不管挣钱不挣钱,买福耀这种公司就是对那些安心做企业的人的肯定。因为福耀玻璃给我们全国人争气了,随着行情越来越好,我
4
月初的收益也有几万了。我发现钱原来这么好挣,然后开始叫我身边的朋友都去炒股。那时候真的觉得牛市要来了,然后在
4
月冲击
3200
的时候把仓位打到最大。后来贸易战来了,那时候回撤很大,我把除了福耀玻璃外别的股票都卖了,就持有
10
万的福耀玻璃,一直持有到现在,也算有一年多了!
从这位投资者的故事看,他和中国成千上万个股民类似,被身边的同事、朋友、同学影响进入了股市。而且,新股民进入股市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各种各样的信息,故事,诱惑。新股民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
对于新股民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们有梦想,有冲劲但是缺乏经验,不知道对错,没有成熟的认知体系。
在某种程度上,新入市的股民就和进入幼儿园开始学习的小朋友没差别,都是白纸一张。而像我这样的老股民,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体系,基本上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定型了。所以,
在新股民入市的最初阶段,其实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一旦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没有个几年,不交上大把的学费很难退回来。
这个时候,新股民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本性、天赋和运气。
对于作者,我只能说也许是他运气太好,也许是他本性里的世界观在起作用。他本能地避开了很多股市里的坑。
而且,他入市的时间也很好,市场总体上是平稳的状态。但是,光有这些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尽早找到一个好师傅,他的运气和天赋总有耗光的一天。从下面的故事看,他确实运气不错。
一次和高中同学吃饭的时候,我和他说了这几年是买股票的好时机,现在的股票就和
10
多年前买房子一样,国外的投资者都是把钱投资在股市里。我也觉得投资在股市里才会产生自由现金流,房子是不可能一直涨价的。
经济发展最终要符合客观规律,那时候我同学也认同。他有个姑父是浙江大学毕业的,专门研究股票。当时,我就请他介绍给我认识下。我比较热爱学习,朋友和我说先关注他的公众号,我就关注了。当时把他所有写的文章都看了,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来,他姑父逸神觉得我还是有悟性的,就加了微信开始教我。
感谢人生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他让我少走了很多歪路,领我进入了投资的大门。
逸神是做组合轮动的,选出几个自己观察很久的低估标的,比如:太保,中国建筑,洋河股份,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他把涨得多的卖了,买跌得多的,然后配合着打新打可转债。那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可转债,我的好多同学都说这个不要打,要破发,说他们打了都亏钱过,后面就没打。然后逸神说
3A
的肯定不会亏钱,有选择的打肯定都是挣钱的。
我那时候也不懂,但是我相信他的逻辑。然后开始动员身边的朋友帮我开户,一共开了
45
个账户,就这个收益一年都不错。因为,投资可转债我专门买了可转债投资魔法书,还买了海哥的攻守进行学习,收获也不小。我也潜伏了几个妖债,获得不错的收益,但是靠运气挣的钱,最后全部套在广汇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解套,不过我还是充满信心的。
还有学到一点就是打新股,那时候我记得刚推出科创板,很多人都担心估值很高,肯定破发。逸神和我说前几个月肯定挣钱的,我自己多数账户还没两年不能开,而且钱也不够,最后开了两个有科创的账户。
打新真的是运气太重要,我一个账户中了
4
个新股,分别是虹软科技,中国通号,浙商银行(这个新股我是亏钱走的),邮储银行,但是早点开的账户一个也没中。自己通过逸神关注了唐朝。逸神说唐朝是他偶像,还有沈潜的复利先生。
19
年下半年开始流行核心资产,那时候挣钱感觉也很快!然后到了
3000
点以上我就开始减仓,跌多了加仓,这样买买卖卖,加上新股,可转债收益也还不错!
后面关注沈潜,唐朝,梁孝永康,招行谷子地多了,才发现自己这种高抛低吸是容易错的。行情来了容易踏空,股票的基本面开始变了容易套牢。
个人理解,轮动其实最好是看基本面变化,我们散户一般都不具备这个能力。除了像冰哥这种长期研究银行,能够从政策退出基本面的变化看出股票走势的变化。不然,容易出现搬砖搬到烟蒂股的尴尬情况,比如:那时候洋河大跌,越跌越补,最多的时候有一半仓位在洋河,后面还好有波拉升让我解套!
19
年底的持仓是福耀玻璃,中国平安,格力电器,洋河,中国建筑,招商银行,长江电力,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