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力君在某平台刷到一则
“领导半夜在工作群狂轰乱炸”
的热帖。
发帖人小李的遭遇,更是让无数职场人感同身受,心酸与无奈交织。领导凌晨在工作群疯狂输出消息,小李因早睡未能及时回应,竟在第二天早会上被领导当众痛斥“对工作不认真”。小李忍无可忍,当场回怼:“以后安排工作请发邮件,我大半夜看不到消息。”
这看似是一件关于“回复消息”的小事,却如同一个放大镜,折射出职场中不少深层次问题。
深夜“夺命连环call”,回or不回?
人力君的建议是不回复!
首先,深夜的消息,对于许多职场人来说,很多时候根本不是故意视而不见,而是真的已经休息了。
职场人不是牛马,大家需要充足的睡眠来维持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就拿小李来说,他日常工作节奏紧张,每天对着电脑屏幕敲代码,大脑高度运转。领导半夜发消息询问项目进度,可小李前一晚加班到深夜,实在是身心俱疲。如果领导养成半夜发消息还要求秒回的习惯,无疑是对员工个人时间的粗暴侵犯。
其次,深夜收到消息,人往往处于疲惫状态,思维混沌,根本无法组织出有条理的语言,更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与其匆忙回复,漏洞百出,不如等到第二天神清气爽时再处理,这既是对工作质量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最后,领导深夜发消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员工底线的试探。若你每次都秒回,领导便会觉得你24小时待命是理所当然。长此以往,你的个人时间将被不断压缩,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被领导批,刚or不刚?
小李的回怼,让不少职场人直呼过瘾,但也有人为其担忧:这样正面硬刚,会不会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埋下隐患?人力君认为:该刚的时候必须刚,但要讲究策略。
在职场中,领导批评员工本是常见之事,但如果批评越过了合理界限,演变成人格攻击,员工就有必要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小李的回怼能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他喊出了众多职场人的心声: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员工的私人时间理应得到尊重。
当然,正面刚绝非情绪化地争吵,而是要做到有理有据。
小李也可以这样回复:“领导,我十分理解您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过深夜发消息并不利于高效沟通。我建议以后重要工作安排通过邮件发送,这样既能保证信息准确传达,我也能在上班时间第一时间处理,不耽误工作进度。”
这样的回应,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给领导留足了面子,更能有效解决问题。
职场“结界”,如何建立?
小李的事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职场边界感的缺失
。
许多职场人之所以感到焦虑不堪,就是因为无法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划清界限。那么,究竟该如何建立职场边界感呢?
首先
,要善用沟通工具。
正如小李提议的,建议领导通过邮件或专业工作平台安排任务,避免在即时通讯工具上“狂轰乱炸”。
这样既能防止信息过多过杂,又能让工作更具条理性。
其次
,别用弱者姿态去工作。职场当中,如果你勤勤恳恳,在单位什么事儿都大度忍让,那恭喜你,用不了多久,你就成为单位心照不宣的软柿子了。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要保持谦逊低调,但是这并不代表毫无原则的没脾气和忍让,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职场底线和原则,那么就会有干不完的脏活累活。
最后
,要足够强大,才会有发言权。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职场当中,有这样一类人是领导都要敬三分的:身兼着公司重大项目,或者承担着一个部门的业绩来源的人。
换句话说,这类人虽然不能完全绝对的说公司离了他们就不能转,但是公司离了他们会真的损失惨重。
而对于这类人来说,毫无疑问的是,除了特别紧急需求,通常他们也是遇不到大半夜被消息轰炸,甚至被领导劈头盖脸责骂的。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的职场来说,当我们还没有强大到让领导足够尊重时,就要学会适当拒绝,你的委婉拒绝并不会让你显得不敬业,反而能让领导明白你的底线。
当领导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可以委婉地说:
“这个任务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资源,我能否在明天给您一个详细的计划,确保任务高质量完成?
”这样既没有直接拒绝,又让领导意识到任务的难度和你的态度。
写在最后:
职场并非生活的全部,员工也不是24小时随时待命的机器。对于每个职场人来说,大家都希望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寻得平衡,工作之外,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唯有尊重彼此的边界,职场才能更加健康、高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