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热点新闻、关心民生政策?热爱健康养生、喜欢生活窍门?你找对了,新闻夜航是黑龙江地区影响力第一的微信公众号,赶紧关注是最正确选择!
编者按:
现代牧牛方式取代了过去手工牧牛挤奶,现代的大型机械化生产,取代了过去的小作坊生产。这样的技术水平,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最前沿的技术,对于一个拥有五十年的老企业来说,它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我带着您一起去看看五十年的完达山,三代人的龙江梦。
2001年3月,完达山乳业集团第一次在电视机前播放了这样一个广告,完达山迅速红遍了全国各地,很多人记住了这个来自黑龙江的企业,而完达山的历史,远比那更早。
建立首个奶源基地
成立了最早的完达山乳业
完达山乳业集团执行总裁余宁江说:“当时很艰苦,来到东北,五八年来十万官兵,概括一句话就是,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受过伤,抗美援朝渡过江,回国就开荒。按理说他们打完这么多仗,应该回国做官的,可是主席说了,为了让中国的娃娃长高一寸,就要产奶,就要产肉,所以他们来北大荒建乳品企业。”
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说,陆续从北京上海等地,调运了750头荷斯坦奶牛,在完达山下建立了首个奶源基地。1965年,工厂正式投产,成立了最早的完达山乳业。
完达山乳业集团执行总裁余宁江说:“外厂的同事,参观以后,悄悄地就走了,当我们赶到车站追他们,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学不来,我们做不到,因为你们工厂是一帮老八路,带领一帮小八路,他们每天的工作没完成,他们设备要是坏了没修好,他们不吃饭不睡觉,都要完成以后,再交给下一班。”
完达山以一种特殊的方式
把牛奶送到了全国各地
当时,全国的乳品行业都处在摸索阶段,完达山能够保证产量和质量,却没办法解决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保质期,这个问题让牛奶没有办法在全国推广。1970年,大批知青来到北大荒,完达山开始尝试利用新技术进行探索。
1974年,工厂里出现了个大家伙,人们把它叫做干燥塔,它将改变牛奶的形态,从而获得一种保质期很长的乳品,高压泵把牛奶打到干燥塔最高处,并喷洒进干燥塔,塔内的热风会把水滴瞬间吹成奶粉,符合标准的大颗粒奶粉会自由落下,被收入容器中。
完达山乳业集团执行总裁余宁江说:“因为在1974年以前,中国的奶粉,没有大颗粒,是先调成糊状,再冲调,没有完成大颗粒,而正是1974年,中国奶粉,完成速溶大颗粒,是在完达山完成的。”
中国第一次有了自主品牌的奶粉,优质的奶源,延长的保质期,完达山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把牛奶送到了全国各地,第二代完达山人完成了这个梦想。
产品种类千变万化
都离不开最初对品质的坚守
随着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乳品市场的扩大,再加上一次又一次技术革新,五十年,完达山产品种类多了,奶粉,巴氏杀菌奶,常温奶,酸牛奶,千变万化都离不开最初对品质的坚守。
完达山乳业集团执行总裁余宁江:“我们要有一个目标,要有一个信仰,要有一个追求,我们生产线上的工人,每一个操作动作,做一百遍,做一千遍,做一万遍不出差,这才叫不容易,这才叫不简单,这就是一个中国现在推行的也是我们极力宣传的工匠精神。”
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无私奉献
才成就了今天的完达山
完达山乳业,从六一年养牛,六三年建厂,六五年投产,从一个规模日出五吨奶的小厂,到现在日处理一千多吨的规模,在中国乳业进入前十的行列,经历了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无私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完达山。
五十年的龙江品牌,三代人的无私奉献,在完达山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的东西太多了,可以说完达山所经历的一切,不就是一部龙江经济的发展史吗?这里有老八路的坚守,有老知青的奉献,也有一代人的工匠精神,五十年,三代人,为这样的家乡企业喝彩。
为黑龙江品牌点ZAN!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版权归新闻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请联系我们
《新闻夜航》热线
:0451-82898289
商务合作:13796212350
记者:郭 野
责编:付雨桐
审核:段君凯、小 翟、史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