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凯风
2017年9月22日晚间到23日凌晨,就在“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一周年到来之际,多地升级调控政策,这其中就包括重庆和长沙。
就在一年前,
重庆、成都、长沙、西安
这四个城市还在备受高库存之累,然而,仅仅一年过去,这四个城市的房价走势,却步“四小龙”后尘,短期全部出现暴涨,以至于
楼市调控政策开始向一二线热门城市看齐。
这种局面是如何发生的?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暴涨,背后有何规律?
1
从重庆、成都、长沙、西安四大城市的两年房价走势图不难发现,从
2015
年
6
月到
2016
年
9
月,这些城市房价仍在盘整,甚至出现微跌。而这时,深圳房价涨幅已经翻倍,合肥南京厦门苏州涨幅也高达
50%
以上。
然而,
从
2016
年
10
月开始,形势发生逆转,四大城市几乎同时开始上涨,而且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拉多了一条几乎
45
度的上升线。截至
2017
年
9
月,这四大城市的涨幅基本都达到
50%
。
与此对比,从
2016
年
9
月到
2017
年
9
月的这一年里,房价最早启动的深圳、合肥等城市,基本处于高位盘整状态。根据国信房地产信息网的统计,这一年深圳房价涨幅
14.38%
,合肥涨幅
10.55%
,与前一年动辄
50%
以上的涨幅可谓大相径庭。
不过,
有意思的是,按照前两天刚发布的国家统计局数据,过去一年,成都新建商品住宅不涨反跌,而二手房涨幅接近6个点。
且不说一个土地储备还算充分的城市,一手房跟二手房走势反差为何如此之大?为了谨慎起见,我们还特意对比了房天下、安居客、中国房价行情等平台的数据,基本都与我们的统计接近。
那么在市场化房价平台与国家统计数据之间,哪个更符合市场情形,不妨自己来判断。
现在我们关心的是,在热门城市进入高位盘整时,为什么中西部这四个城市房价突然一飞冲天?
2
请注意这个时间节点:
2016
年
10
月。
这个月,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出台,包括深圳、上海、合肥、厦门在内的十多个城市集中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整个楼市的政策氛围瞬间逆转。
限购限贷限价限卖,虽然对于房价下跌毫无作用,但通过这些手段,强迫性地将部分潜在购房者挤出了市场,既然在这些热门城市无法继续参与,那么这些需求像其他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外溢,就是十分合理的选择。
同时,这些热门城市经过一轮暴涨之后,房价相对于过去一年已经上涨了一半以上,再进行参与已经没有多大获利空间,反而风险不断累积,于是资金向其他楼市尚未启动的城市转移,这是房地产市场城市板块轮动的自然结果。
由此,我们得出这四大城市房价突然启动的第一个原因,那就是政策钳制之下的需求外溢,以及普涨之下的板块轮动。
3
需求外溢和板块轮动,只能解释这些城市为何会上涨,仍无法解释突如其来的暴涨。
一个城市房价突然出现大涨,一种可能原因是市场情绪旺盛,恐慌式抢房蔓延之下,房价被不断推高
,这种因素在重庆、成都、长沙、西安等地的楼市里也是存在的。当其他一二线城市纷纷出现暴涨时,其他基本面尚可的城市的购房者都会产生一种上涨预期,从而在情绪刺激之下搅热市场。
另一个原因是技术性的,但同样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这些城市的供地出现明显收缩,这种收缩已经反映到住宅供给里。
我们统计了这四个城市从
2013
年到
2016
年的住宅用地供应情况(其中重庆为市辖区,其他为全市):
不难看出,从
2013
年到
2016
年,基本这四个城市土地供应都有所收缩。
收缩最严重的当属重庆和长沙,重庆
2015
年和
2016
年的宅地供应相比于
2013
年缩减了
60%
以上,而长沙
2015
年相比于
2013
年更是缩减了
70%
以上。
而成都和西安,相比于最高点,也收缩了两成左右。
土地供应的连续收紧,意味着市场的新房供应相对收缩,在市场情绪的刺激之下,这些城市房价想不快速上涨都很困难。
4
作为后发上涨城市,这四个城市的调控节奏并不一致。成都在今年3月和4月,就一步到位,限售限购限价限贷“四限”齐全。而重庆直到这两天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调控。
长沙和西安则是多次升级调控,这背后正是房价的一路上涨,“维稳”压力陡增。
在力度上,这些城市甚至还超过了北上广深,如西安对新购房设置了
5
年的限售期,成都和长沙对新房设置了
3
年的限售期,而广州的限售期只有
2
年。
如同其他一二线城市,这些政策并未阻止房价进一步上涨,更未消除市场的紧张情绪。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就在
9
月份,长沙部分楼盘一上市就“秒光”,在有些盘,要想买房,得先花
10
万买指标,这种情形和
2016
年的合肥极其相似。
如今调控进一步升级,房价“维稳”的意图更为明显,但效果恐怕仍旧不乐观。
5
由此,我们不难看到,房价暴涨,是如何从一线城市向热门二线城市,再向其他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轮动的。
这些城市不仅上涨路径十分相似,上涨原因也较为接近,调控手段和调控结果也亦步亦趋,体现出典型的中国式房价上涨特色。
虽然如此,但不同城市的风险并不相同。基本面好的城市,经济增速、人均收入、人口流入和产业影响力、区域辐射力相对较好的城市,其安全边际也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