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海贤
动机在杭州(陈海贤)的个人公众号,主要用来发我自己原创的关于幸福和成长的活动、问答、文章和书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3 天前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陈海贤

人际动力团体招募

陈海贤  · 公众号  ·  · 2024-11-25 17:08

正文

- - - - - -

社会缩影

团体就像是社会的缩影。当我们进入团体,随着团体自然地进程,会呈现出自己的人际模式和关系状态。人是多元和复杂的,其实每个人都没有那么了解自己。在团体的人际互动中,人们仿佛置身于多棱镜,可以照出你的不同角度,让你更快速、多维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 “批评不能使人进步,但多重反馈可以”。 与此同时,你也有机会看到别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感受和动机,和他人产生深刻的共情与联结,使由衷的理解和尊重变为可能。逐渐帮助我们在人际中降低焦虑,体会关系中深度联结的喜悦和踏实。

社会缩影的体现是双向的,组员在团体外的行为会带到团体中来,在团体中学到的行为,也会渐渐带到各自的现实环境中去。在实际生活中,增进觉察能力,提升关系中的幸福感。

伤痛的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养育背景、成长环境,没有人在完美的环境中长大,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痕。有些人的早期经历令人心碎。这些沉痛的经历,在人格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即使长大了,如果这些伤痕未经处理,都会如影随形地影响着我们的感受和行为。我们发现: 当下很多糟糕的关系,都是旧伤复发的结果。 曾经为了在糟糕的环境下存活下来,我们 每个人都习得了一套 与人互动的防御模式:指责、讨好、压抑、战斗、逃跑、冷漠、纠缠…...如果我们对这个模式缺少觉察和修复,即使环境不同了,在不同关系中,你大概率还会持续的吃类似的苦。 过去不过去,未来不到来。

【模式的修复】

心理的创伤是关系的创伤,也唯有回到关系中修复 在现实的关系里,你很少会得到感受层面的反馈。比如你哪里让人喜欢想亲近,哪里给人挑战想疏远。团体提供人格重新修复的关系环境。随着团体的进程,每个人会自然地呈现出自己的人际模式,在团体进行的“此时此地”中,抓住关键的节点,按住暂停键,我们一起去看看:你的行为模式如何影响了关系的走向,我们也会越过行为的表面,发现曾经伤痛未愈的创口,拉开修复的空间,充分表达“那时那地”未曾言语化的伤痛,去看见、去理解、去哀悼, 不再让过去的伤痛影响当下的关系。 使你可以在人际交往中,不再受过去无意识的、惯性动力的驱使,自由的去做不一样的尝试和选择,让崭新的、更具有适应性的互动模式诞生,发展,成熟。

【情感健身房】

定期与心智成熟的人交流,是我们成年人的刚需。然而,朋友圈热热闹闹,想说的时候无人可聊,是很多成年人的现实。我们生活在快速变幻的时代,弥散的焦虑和无力感,常使人感觉漂浮无根。 定期来到团体,给自己一个持续、规律的时间,与一些深刻的人一起,就像来到情绪、情感的健身房 通过与人的交流互动,更多认识自己、整合自己,让人格更成熟,更有活力和创造性。

【多种互动模式】

我的关系我负责。 在关系里,无论感受上多么无力,你都有影响力。 改变别人是困难的,改变自己也不容易,但比改变别人靠谱一点。 个人都有多个面相,与一个人的互动方式也可以有多种选择,任何一种人际联结的方式,都有可能带来好处和代价。 团体可以帮你建立更灵活的人际模式,使工作关系更清爽、高效、减少内耗,亲密关系更真实、亲密,减少猜忌。在关系里是否更主动,关系是否持续,如何持续,关系的远近、深浅,你都可以有自己的抉择和与之匹配的行动。让你在关系中有更多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我们在团体欢迎你!

H o l l y J i a n g

  • U o f N

  • U o f N

  • U o f N

  • I C F

  • H I M A G E

  • 询师

鸿
R u t h L u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H’IMAGE仁美国际门诊受聘心理咨询师

  • 美George Fox大学研究生院合作培训项目

    系统治疗师认证

  • ICF国际认证教练

  • 个人、家庭、团体咨询师‍

【团体

1.想要改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厘清原生家庭关系;

2.想要改善社会关系:领导、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

3.生活中很孤独:渴望关系又害怕关系,害怕冲突,不敢发出真实的声音,不会拒绝,在关系里习惯性讨好和爆发;

4.想让生活更幸福:提高生活质量,发展自我;

5.咨询师:想要提高咨询技能,学习团体、体验团体;

6.不自信:想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提高自信、自尊水平,活得更踏实;

7.太理性:情感隔离、麻木,想提高情商;

8.不松弛:太多的责任,太多规矩,没有弹性、灵活性,刻板无趣;

9.动力不足:心里饿了,空了,疲惫;

10.完美主义:对自己、他人高要求,习惯评判。

【不
不适合反社会人格、精神障碍、正处于危机事件之中,重度抑郁者或难以在人际中获益的人群;不能承诺保密、守时、互助等原则及小组其他专业设置;熟悉的朋友、同事、伴侣、亲属等不宜同时入组。
【课 程设置
鸿
【团体人数】
每组限7-10人,额满开始
缓慢开放团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