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北森,一体化人才管理云平台,拥有国内唯一覆盖人才测评、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继任与发展、360度评估反馈、员工调查、核心人力等业务的一体化人才管理软件平台iTalen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度房苏州  ·  初五 | 接财纳福 人财两旺! ·  4 天前  
都市晨报  ·  最新消息!江苏多个高速入口关闭! ·  4 天前  
幸福东台  ·  刚刚,临时管制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裸辞一个月后,我开始后悔了……”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1-05-25 12:00

正文

  • 来源 | 三节课(ID:sanjieke01)

  • 作者 | 胡晓


编者按:

你曾有过辞职,甚至裸辞的念头吗?

95 后在辞职的时候,有半数选择了裸辞,但不工作后的生活真的如你所愿了吗

今天三节课推荐一篇文章,告诉大家不妨在决定裸辞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或许就能理清思路,不再纠结。



大家好,我是独立作家胡不归 也是 一站到底最牛女站神 江湖人称“燃烧的雅典娜”。


2020年10月至今 ,我 裸辞后在家潜心写 。在此之前 曾供职于非政府组织、联合国机构 、中国国家政府、国企、世界500强外企和互联网创业公司。



这半年,有不少朋友、同事来找我聊辞职、裸辞——这个几乎所有打工人无法逃避的环节。 谢谢大家愿意相信我,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别人是不能代替自己做选择的,我能分享的只是:

判断裸辞与否的“决策机制”。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去判断该不该裸辞?



“每一天,我都想裸辞算了”

《求职体验调研》显示,职场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离职时间:70后是四年以上,80后是三年半,90后是19个月,最年轻的95后一代,则只有7个月。其中, 超过半数职场人,在换工作时选择了裸辞。



通过了解,我发现裸辞人群大概呈现出三种类型:

1. 休假型: 经年累月的工作强度太大影响了身心健康,裸辞就是给自己放个长假调理身体;


2. 迷茫型: 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但知道一定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所以索性“全职”找自己;


3. 愤怒型: 现在的工作有很多让自己无法忍受的因素,比如难以相处的领导、违背自身价值观的风气,索性一走了之。


而裸辞的成本是非常可衡量的: 全职工作带来的稳定现金流+职业发展断层带来的机会成本。


客观而言,只要同时:


1)能够负担没有工资期间的生活费


2)有自信重新找到一份工作


来咨询我的朋友们,基本都能轻松负担这些成本。但我还是建议, 看看能否以“更低成本”达成相同收益,不妨在决定裸辞前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你裸辞都不怕,在工作里还怕啥?


2、除了一味顺从,你有主动反抗过吗?


3、既存问题可以完全靠辞职解决吗?



裸辞之前的三大灵魂拷问


一、你裸辞都不怕, 在工作里还怕啥?


有一位年纪比我大很多的前同事,本身已经不需要再为生计发愁了。加入公司以后我看他闷闷不乐,原来他有一个很激进的业务想法,但因为自己是“新来的”,不想表现得太“高调”,自己心里很犹豫要不要在大会上提出来,所以来咨询我的看法。


我问他第一个问题:哥,你靠工资养家吗?


他说:那倒不用。


我问他第二个问题:哥,你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吗?


他说:开玩笑,才不怕。


我问他第三个问题 那你提出新想法、最差就是被开除;万一真的能带来新业务,没准儿还会被提拔呢。你在纠结啥?



既然裸辞的经济和职业成本都能够承担,为什么就不敢拿着工资、活出自己的意愿呢?


他豁然开朗,积极为业务提出新意见,并且忙前忙后去落地,后来还真的被提拔了。


二、除了一味顺从,你有主动反抗过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个想裸辞的员工,内心都攒了一万只草泥马。


有一位朋友说自己终于下定决心要裸辞了,因为领导老当众羞辱他。


我问:那你为什么不反抗她的羞辱呢? 人家一而再再而三羞辱你,你都不反抗 你就被贴上了“软柿子”的标签,不捏你捏谁?

你公司行业排名第一、年纪轻轻就带团队、薪资福利都那么好,为什么自己要变成受不了领导/同事羞辱而裸辞的人呢?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说:她让我很难受,但我不敢反击她对我的 当众羞辱


我问:为什么?因为她能马上开除你,还是威胁你人身安全,还是给你降薪?


他说:她不能开除我,因为公司开人是有风险的;也不能威胁我人身安全;而且其实我只50%汇报给她,她也不能马上给我降薪。


这位朋友在盘算先裸辞,然后可能去一个同行,但只拿到了非头部公司也不带团队的岗位offer。我不能帮他做是否裸辞的决定,但我相信我的这些问题让他自己有了答案。

实际上, 在工作中我们是有很多机会 表达自己立场、对自己不舒服的人和事say no的



但如果你不懂拒绝别人、也不懂主动表达自己的喜好,老板不会读心术、公司也不是保姆,没有人知道你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大概率就会陷入默默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人/事的恶性循环。


所以,与其爆发式裸辞,不如在工作里 学会拒绝和表达


三、既存问题可以完全靠辞职解决吗?


让眼前问题消失的方法有两种:


1、撸起袖子干掉它;2、闭上眼睛忽视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