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萃
艺术,懂一点挺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九章算法  ·  一年被裁两次,一个底层码农的大落大起 ·  昨天  
九章算法  ·  Meta学神刷题奥义!《LeetCode通关 ... ·  3 天前  
算法爱好者  ·  成人玩偶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萃

走性冷淡风的雍正 也有粉嫩嫩的“少女心”!

艺萃  · 简书  ·  · 2018-01-10 09:06

正文

在萃花的印象中,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么大规模的颜色矩阵,只能是用来形容彩虹的。不过当看到下面这组瓷器时,萃花瞬间觉得彩虹简直弱爆了!

清雍正十二色菊瓣盘  故宫博物院藏

这组看起来像极了“啤酒瓶盖”的瓷器,实际是雍正的心头好——十二色菊瓣盘,是不是感觉雍正“高级性冷淡风”的人设分分钟要崩塌了。

没错,萃花今天就是要用颜色釉来diss雍正哒。

朕是个心中住着彩虹的汉子!

颜色釉是个啥?现在青花瓷几乎成了中国瓷器的国际形象代表,但我们大天朝的审美是多元化的,并不是所有瓷器上都带花。

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那些不做任何绘画,仅在釉料里加入某种金属元素做着色剂,最终呈现出相应色彩的瓷器,就是颜色釉了。

这些经常被用来diss乾隆的就是颜色釉哦

与青花相比,颜色釉瓷器更少人工匠意而富有天然韵致。我们刚刚看到的雍正十二色菊瓣盘,就是颜色釉的巅峰之作。

这套菊瓣盘,高度均为3.3厘米,口径17.8厘米,足径11.3厘米,盘身做菊花状,造型雅致,胎体轻薄,釉汁莹润。

由左至右依次为湖绿釉、绿釉、葱绿釉

而令人惊叹的是,它 总共有黄、白、红、蓝、绿、紫等12种颜色 ,硬生生比彩虹还多出来5色!简直颠覆了萃花对于瓷器的认知!

对颜色不怎么敏感的童鞋(比如萃花),很可能会在这套菊瓣盘的身上,感受到来自雍正深深的恶意。因为它仅仅绿色和黄色就有多达6个色号:绿釉、葱绿釉、湖绿釉、明黄釉、姜黄釉和米黄釉。

由左至右依次为明黄釉、姜黄釉、米黄釉

对此,萃花只想说,关爱色盲,远离雍正。

你以为12种颜色已经是极限了?让内心住着不止一条彩虹的雍正皇阿玛,用事实告诉你什么叫超越极限!

雍正淡粉釉瓶  故宫博物院藏 这么粉嫩嫩的雍正你见过吗?

据不完全统计,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雍正官窑颜色釉瓷器近20000件,20多个品种。 换句话说,我们刚刚看到的颜色仅仅占了1/2。

雍正窑变釉弦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还有淡粉釉、淡黄釉、霁红釉、霁蓝釉、鳝鱼黄釉、窑变釉、炉钧釉……就问你晕不晕?

雍正炉钧釉水丞 故宫博物院藏

必须承认,用彩虹已经不足以表达雍正的内心色彩,它简直就是个调色盘!

从古至今 朕的色彩最丰富!

调色盘雍正学问好、眼光高,瓷器之中独宠颜色釉。档案记载,雍正十二色菊瓣盘,就是完全按照他的御旨专门为皇家烧制的。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在雍正的亲切关怀下,景德镇官窑把四爷的喜好作为烧制颜色釉的最高标准,凡是皇上要求的式样和颜色必须想方设法烧制出来。 最终研制出十数种鲜丽的新釉色。

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太白坛 故宫博物院藏

当时的督窑官唐英,撰有《陶成记事碑文》一书,书中概括了雍正官窑的57个品种,其中近30种皆为颜色釉。

雍正淡黄釉瓶 故宫博物院藏

烧制30种颜色有多难?相信看完下图你会深有感触。友情提示,化学不好的童鞋请跳过。

不同金属元素呈色图(仅供参考)高温:1200-1350度;中温:900-1200度;低温:600-900度;氧化焰:烧制过程中窑内氧气含量高;还原焰:烧制过程中窑内氧气不足

可以说,正是由于雍正的爱好和大力推动,当时的颜色釉烧制水平才有了跨越式的提高, 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境界

听说有人看不起朕的颜色釉?

2005年以1400万英镑成交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和2014年以2.8亿港元成交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先后两次刷新了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让萃花一度以为青花和斗彩才是瓷器中的大Boss。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但现在看来,萃花还是too young too naive,让雍正爱得深沉的颜色釉才是瓷器中的贵族呀,毕竟人家可是 皇家用来祭祀的

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全套的祭祀制度,祭祀用的器物,最初以青铜器、玉器为主,而后瓷器也渐渐得到皇家的认可, 从朱元璋开始,“凡祭祀皆用瓷”。

雍正粉青釉尊 故宫博物院藏

祭祀用色有明确规定,祭祀天坛须用青色,祭祀地坛须用黄色,日坛用红色,月坛用白色。于是 青、黄、红、白四色,成为颜色釉中的祭器

有些釉色的名字甚至直接以祭祀命名,如祭红、祭蓝。后来唐英为了让其更富文采,才改为现在的霁红和霁蓝。

雍正霁红釉胆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
明嘉靖 霁蓝釉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因为事关祭祀,颜色釉在明清时期一直由官窑烧造,民窑如果私自烧造可是会引来杀身之祸的。

《明英宗实录》卷记载,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朝廷下令禁止江西饶州府(景德镇所在地)私造黄、紫、红、绿、青、蓝以及白地青花瓷器。一经违反,主犯凌迟、男丁充军。

雍正黄釉盅 故宫博物院藏

黄釉瓷器因为是皇家专用,朝廷和官窑的控制则更为严格,严格到什么程度呢?烧坏的残次品也要运到京城,严禁技术外传,保密意识real强大!

虽然颜色釉的成熟和高峰在明清时期,但各种釉色在中国瓷器史上的诞生却远早于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