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铅笔道
铅笔道是不说谎的创投媒体,专注于原创真实报道,不卖广告、不卖软文、不卖培训、不做FA,报道对象主要为B轮融资前的早期创业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边走边读边吃  ·  特斯拉:7月预测$408,昨天收盘$424。 ·  2 天前  
沪上布政使  ·  769项!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 ... ·  3 天前  
沪上布政使  ·  769项!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 ... ·  3 天前  
投资界  ·  今天,上海并购放大招 ·  4 天前  
投资界  ·  今天,上海并购放大招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铅笔道

他是投资圈沉默的进击者 三年收割项目30余 70%进下轮

铅笔道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9-22 09:33

正文

孙剑波是一枚文青,北大期间爱写小说,流传最广的一篇《信风》曾在黄金书屋发表。


| 铅笔道 记者 刺猬


导语


创而优则投,这并不是一条少见的职业转换路线。沈南鹏、雷军、朱敏、曾李青… …代表人物足以列出一个排行榜。


同为创业者出身,知初资本创始合伙人孙剑波的故事却是另一个剧本。2003年,他从清华辍学创业,一干就是十年,然而成少败多。在别人眼中,他是创业的代表人物,只有他自己明白,不适合创业带来的那份痛苦。


十年累积的挫败感在2014年集中爆发。就像电影里故事必有转折,结束创业的孙剑波,敲开了另一扇窗——投资。


执行力偏弱,更擅长思维和研究,孙剑波似乎找到了更适合的战场。在充斥着荷尔蒙的投资圈,他像是一个沉默的进击者。不到三年时间,他如何从菜鸟投资人起步,一路收割?



注:孙剑波丞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偏科的创业者


书写到一半,孙剑波收住了手,总感觉自己的人生阅历还不够。那本关于人生感悟的断章停留在逗号处,他却为十年创业生涯画上了句号。


那是2014年,孵化的项目流产,孙剑波遂决定离开创业公司。手边没有了公司日常事务,日子顿时显得些许闲散,孙剑波白天窝在咖啡馆看书写东西,傍晚6点回家做饭,这种居家好男人的状态,他已经脱离了太久。难得安逸的背后,这个38岁的男人心里似有一头猛兽在撕扯。


十年创业,成少败多,开了三家公司,关了两家,用他的话说,赚了点钱,但算不上成功孙剑波常反思:为什么创业总是做不好?你可以找到各种外界因素,但最终还是自身原因。


过往的创业经历,压力重重,令他倍感艰辛。当陷入很多琐碎细节的时候,我觉得很痛苦;当要去管理团队的时候,我觉得很痛苦。孙剑波或许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相比成功的创业者,自己的执行力偏弱,不喜欢做管理。


早些年创业就是误入歧途。看开了过往,也开得起玩笑。在投了诸多项目后,他更笃定那时的判断,我投过较为成功的创业者,他们都是比较快乐的,当你做适合的事情时,才会事半功倍,才会有灵感。


投资才是孙剑波找寻的那扇适合的窗。三四年前,早有一些投资机会在他眼前发生。孙剑波一位十年老友的游戏公司,遭遇低谷,正向周遭寻求投资,可那时他对此近乎一窍不通。约一两年后,那间公司以10个亿价格被收购。这么短时间,投资回报几十倍,这是一件可以做大的事儿。这无疑对孙剑波产生了一些刺激,投资由此取代创业,变成了与他相伴的事儿。


他本是个偏科的创业者,虽然执行力不足,但他尤其擅长思维和研究,这种能力在做投资时颇显重要。他把投资宏观拆解为圈层和方法论,而方法论包括知人(创始团队)、知势(技术趋势)、知事(商业模式)。


多年商场历练,孙剑波认为自己在看人与看势中具备优势。在创业公司这么多年,带上百人的团队做不同的项目,什么样的人能成事会有感觉的。对互联网趋势的观察,则要从他大学时谈起,北大信息管理系编辑专业、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专业(底层技术与应用相结合),他一直横跨文理,十年来坚持关注互联网新技术。


他坦言当时看商业模式是弱项。看商业模式强的投资人,通常具备系统的商业思维,做过大公司,打过大仗。我在创业公司,坦白说没怎么打过像样的大仗。


起初三项能力均处于及格线以下,自称投资菜鸟的孙剑波再次上路。2014年底,他与两位清华校友成立知初资本。

收割To B领域


新生投资机构大多靠原始资源转化,知初也不例外,第一期基金2000万,规模不大,但足以让孙剑波起步。新入投资圈,头脑中还未形成系统投资方法时,他选择先投人。身边相识的朋友,具备十年以上创业经验的,为人靠谱的,投。


回头来看,这些盲投的项目反而发展很好,十个有八个拿到了下轮融资。其中不乏运气成分,他也追过O2O风口,可惜因为基金小几乎投不到相关标的,反倒过一劫。


这倒也是投资圈常见的现象,在圈子里积攒了十年的资源,很多合伙人一期基金成绩都不错。同时也关乎投资者的心态,第一次拿着别人(LP)的钱去投资,反而比自己的钱更加谨慎。


一期基金所投项目中,很巧合地以to B项目为主。不经意间,孙剑波积累了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经验。


正如他在某次会议中的分享,在新技术的驱动下,目前国内面临着两大升级: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和供给侧的产业升级。从竞争格局看,互联网+C端的种种商业模式已经被BAT及其盟友高度渗透,这也在客观上逼迫创业者向上游B端走,在BAT尚未触及的领域建立根据地。


他想要乘胜追击,抓住当前to B投资的机遇。于他,超越一期基金的成绩才更具挑战,而欲望的小野兽也开始不安分。


2015年下半年,得益于新三板红利,孙剑波快速募集到第二期基金(近1亿元),计划重点投资三大类型B端项目:交易平台型,生态服务型,产品方案型。


在资本寒冬这个词频繁见诸媒体前的几个月,投资领域还沉浸在疯狂的余温中,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投资人每天睁开眼的第一想法都是——想快点把钱投出去。


新手孙剑波更为迫切。急于求快带来的结果,筛选项目难免疏忽。有些小膨胀和浮躁了。孙剑波并不避讳袒露那时的心境。


他认为失手的一次,误差出现在最擅长的看人上。由于当时对项目的商业模式很感兴趣,跟身在外地的创始人先电话访谈了一次,再约到北京见面一次随即决定投资。投完一段时间后,方才发觉有些后悔,创始人的思维能力很强,但落地能力弱,导致项目进展相比预期偏慢。他有点像我,或许不适合创业,更适合做投资。


通常,孙剑波有一套看人的方法,概括来说是寻找那些有愿景(战略力)、有勇气(意志力)、有能量(执行力)的创业者。与项目创始人至少深度面聊三次,通过第一次,对项目和团队做出基本判断;如果有第二次的话,意味这他大概率为其准备了TS,从不同的点来印证第一次的判断;若走到第三次,主要与项目团队接触,侧面了解创业者。


有失有得,这让孙剑波在to B领域投资的感觉更加立体。至今,二期项目中60%走到下一轮,这是一份他满意的成绩,鉴于有些项目的投资时间较短,他预计一、二期基金的最终回报不低于十倍。


那时复盘个人的成绩,他给自己的看人能力由50分加到60分,看商业模式仍为50分,看趋势由30分加至40分,它们如孙剑波手里的兵器,他开始挥舞得有模有样了。有的投资人看人就像看艺术品,有些人看商业模式简直成了精,关键取决于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

重点布局“底层技术+应用”


然而,在二期基金的后期,即2016年底至2017年初,孙剑波并没有继续磨刀霍霍,反而感觉找不到方向了:to B项目投得差不多了,第三期基金投什么?


相比于新基金的彷徨,一线基金们依然将市场搅动得热闹,VRAI、共享经济、新零售… …各类大小风口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能抓住机会的新基金,实数少数,三年前成立的一批基金,有的跟在后面追风口,有的则退出了大众视线。


一家新基金的生存标准是什么,似乎并没有标准答案。孙剑波思考:成功的机构都有自己的投资重点和传统强项,知初资本的重点在哪里?今年以来,他放缓了投资步伐,花时间重新梳理投资逻辑。


他明白,同创业相似,基金也要明白什么才是属于自己的那块蛋糕。李开复说我是人工智能,大家觉得好酷,但那一拨机会不一定属于我们。市场上吹起所谓的风口时,第一要明白你有机会参与吗?第二要清楚你有多少弹药,有多少盟友来推动。


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也是中国投资人争抢的对象。大家在技术创新的投资上整体偏弱。


由于国内金融环境的动荡,近年投资机构更偏重赚快钱,底层技术创新类的项目貌似难成投资热点。孙剑波认为,天使机构不仅要投资应用,更应该有魄力提前在技术创新领域布局,如此才能比VC更早押注风口。


孙剑波梳理的技术投资体系


两个月前,他以互联网为主战场,从底层技术到应用产品,按照生命体进化的不同层次将其划分为高速互联、视觉互联、信用互联、宽频互联、万物互联、智能六个维度,从中捕捉投资机会。底层技术+应用将成为知初资本三期基金的投资重点。


具体而言,孙剑波列举了知初聚焦的三个细分方向。


1、将持续投资视觉互联(下一代人机交互终端)。例如知初投资的AR硬件整机项目影创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眼镜研发商,相应地知初还投资了光学解决方案项目慧光。


今年AR设备体积会更小更轻便,也开始在某些领域有了应用的可能性。VC可能要等硬件设备普及后再去下注,我们要提前搏一把。苹果、Facebook、微软都在做,都在赌AR下一代计算平台起来的时间点。


在投资影创后,视觉互联理所当然成为知初未来系统性投资的重要战场。孙剑波认为2019年将是智能眼镜在C端启动的元年。


知初资本投资的视觉互联项目影创科技刚刚获得达晨创投近亿元融资。


2、在数据应用领域(即智能互联),投资to B类项目。孙剑波认为,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概念,它的核心是数据,衡量项目的关键是数据采集优势是否突出,数据是否掌握在手里。


简单来说,好的项目等于AI技术+传统to B项目。例如知初投资的爱拼机,一个连接旅行社与包机商的撮合平台,它将旅行社的散单拼成一个大单,通过各种智能算法,在上游获取更便宜的价格。模式上看起来是个B2B交易平台,实际它是通过数据和算法产生价值。


3、区块链技术,即信用互联。孙剑波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生命体在网络机制层的革命性进化,这种进化的核心表现为:它让互联网成为了信任的机器,以至于资产和价值可以在其上自由流动,这自然会产生杀手级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本身还不成熟,但它必将成为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的基础设施,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在未来三五年发生,作为天使基金,现在已经到了布局的时候。孙剑波笃信。


以上领域里,越热门的他越谨慎。早期投资最怕的是押对了赛道,押错了团队,最后被淹没在里面。


孙剑波更喜欢在较为空白的蓝海市场,投资慢慢生长的企业。有的项目我愿意等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后再爆发。投资这种项目最有成就感,挖宝的感觉,挖的浅碰到的都是石头,挖的更深才能得到宝贝。


目前,知初资本的三支基金已投资项目30余个,将继续在以上领域布局。如今,孙剑波感觉现阶段的他终于扔掉了菜鸟的帽子,他给自己看趋势的能力打到70分,看人65分,看商业模式60分。花了近三年时间,他跨过这条及格线。

不爱社交的投资人


投资方法随时间精进,但孙剑波不爱社交的习性并未改变。相比于扩人脉来找项目,他的方法是在熟悉的圈子里深挖。


北大、清华校友圈,多年的创业者圈子,这是孙剑波的人脉重度分布区。投资人要么聚人能力强,盲投都可以;要么研究能力强,给予创业者战略指导;要么与创业者关系亲近,每一步都能扶持。我的优势在于后二者。他总结。


别人花在社交的时间,孙剑波更多在写作和徒步。他喜欢自己掌握节奏的感觉,徒步时,走不同的路段,有石头地、溪流、林地、坡道,大脑不断吸收信息,很容易冒出新的想法


在他的计划中,五十岁之前,还有几本书要完成。三年前,创业的挫败感曾打断写作,挺过生满疮痍的日子,从零起步做投资,他回忆那是倍感激励的时刻,这是否会成为孙剑波新书中的章节呢?


编辑          校对  付文学


【铅笔道投资人专访】,是铅笔道发起的一档采访一线投资机构合伙人的栏目,通过与一线大咖的深度交流,将他们最新的关注方向、投资策略、行业见解传达给创业者。


如果您符合以下条件:1、国内排名前100名的投资机构的创始合伙人或者管理合伙人(每个机构限一人,合伙人级别以上);2、有3~5个代表性的投资案例;3、在某一领域有多年研究和见解。来联系我吧,邮箱([email protected])、微信(shoujiyezi5415)。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阅读完莫急走
我是本文作者刺猬,一枚关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行业的码字女工,相关行业创业者求报道,咱们微信聊聊:shoujiyezi5415。(加好友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哦)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金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