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英伦圈
我们邀您,品味在英国; 我们陪您,生活在英国; 我们随您,探索在英国。 在英伦,用爱围成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诺贝尔奖获得者人均英国留子 ·  昨天  
英国大家谈  ·  英国创业注意!工签牌照要准备这些 ·  5 天前  
英国那些事儿  ·  妹子每次背Coach包进商店都会触发警报!没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英伦圈

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新发现:第六位中国官兵墓碑被找到!

英伦圈  · 公众号  · 英国  · 2024-10-18 19:52

正文


中秋节前夕,适逢甲午战争130周年纪念日之际,英国纽卡斯尔埃斯维克的圣约翰墓园(Elswick, St. John's Cemetery)内发现了一处新的北洋水师人员墓地

图:the paper

墓主名为甘莲皋,卒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据考证为北洋水师的文职人员;这是迄今为止在该墓园发现的第六位北洋水师官兵墓地,标志着这段历史有了新的发现。

墓碑上刻字:

“光绪十三年,皇清廪生莲皋 甘公之墓,六月十八日立”。

此前圣约翰墓园内的五座北洋水师水兵墓广为人知,墓主均为前往英国参与接收军舰任务的清朝水兵

1881 年和 1887 年,清政府派遣丁汝昌、邓世昌等人率领北洋水师官兵远赴纽卡斯尔市阿姆斯特朗造船厂,接收包括“超勇”“扬威”“致远”和“靖远”在内的四艘巡洋舰,并将这些舰船带回中国,并于1888 年12月17日,正式成立了北洋水师

然而,在接舰过程中,山东登州府荣成县袁培福、安徽庐州府庐江县顾世忠、福建福州府侯官县陈受富、闽县陈成魁、闽县连金源五名水兵不幸因病去世,安葬于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园内
图:Sohu

北洋水师的遗迹在纽卡斯尔并不多见,而这些水兵墓地成为了中英海军历史交流的重要见证

2016 年,一位英国留学生发现部分墓碑倒塌,经媒体报道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随后发起募款行动,修缮了这些墓碑,修缮工作历时一年半完成。
图:Tencent
图:wenhui



被遗漏的“第六个人”


History




此次新发现的第六座墓碑,为甘莲皋所有,墓碑长期未被外界知晓,直到今年才被发现。


“我们事先不知道圣约翰墓园还有第六位北洋水师的成员,

但我一直对 1880 年代北洋水师

在英国的活动有浓厚兴趣。”


这是墓碑的发现者、杜伦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于嘉睿所言。


于嘉睿博士的研究方向是中国与英国东北部的交流,他在 2024 年 5 月研读历史档案时,偶然发现了一份墓地购买记录,这引导他找到了甘莲皋的墓地信息。

图:Sohu

“我对圣约翰墓园1881年和1887年的殡葬档案
进行了详细研究,
发现了一份与其他水兵墓地
购买时间相近、签名相似的记录,
墓主名字登记为
KAN LIAN KEOA。” 

这一线索促使他与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的会长戚勇强一同前往墓园,进行实地勘察。

戚勇强自2016年起就参与纽卡斯尔北洋水师水兵墓的调查和修缮工作,他详细讲述了寻找墓址的曲折过程:

“根据购买记录,我们确定了墓碑的大致范围。然而因为墓碑早已倒塌,刻字面朝下,重达近一吨,再加上被杂草覆盖,文字难以辨认尤其是它的形制与此前五座水兵墓碑完全不同——它是方尖碑,其他的墓碑则是镶嵌的。”

经过数月的反复勘察摸索,团队终于发现了墓碑刻有汉字的部分,随后请了专业人士将沉重的墓碑翻转过来,露出碑文,证实了这块墓碑的身份。
图:Sohu

关于为何此前没有提及第六位北洋水师成员,受访者于嘉睿认为,主要原因是历史记录有限,很多史料未被充分挖掘

《泰恩河上的黄龙旗:阿姆斯特朗公司与中国近代海军》的作者兼学者张黎源表示,尽管北洋水师的历史备受研究者关注,但关于随舰人员的详细记录较为稀少。他回忆道:

“2012 年,我在英国留学时得知这些水兵墓的存在,但当时这些墓地并未重修,很难找到。如今这些历史遗迹得到更多关注,这是非常好的进展。”
图:cntv

“北洋水师水兵墓自修缮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常有留学生和华人华侨来墓园拜祭,还把照片放到网上。很多人感兴趣,但同时也提了很多问题,不少人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这些海军将士远渡重洋、困难重重,抱了极大的决心和毅力来到这里,甚至付出生命,是令人敬佩的,值得后人了解和纪念。”

戚勇强表示:“当地的英国人知道我们在做这件事也都很感兴趣,档案馆、市政府都非常热心。圣约翰墓园定期会有公益活动来介绍墓园里的名人,他们知道我们修缮了北洋水师水兵墓之后便把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讲解点。英国听众了解了这些墓碑的来历之后,往往会对中国人产生亲切感,‘啊,原来130年前我们就是老朋友了’,他们也会逐渐对中国、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事实上,当时纽卡斯尔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是全英最大的军火制造商,同时期日本的军舰也是在这里购买的。李鸿章到英国访问时,就住在阿姆斯特朗家。1930年以后造船厂被解散了,纽卡斯尔现在也不再是煤矿城市,北洋水师到访的历史见证了这段城市过往。”戚勇强说。




甘莲皋的未解之谜


Mystery




新发现的甘莲皋墓碑与其他五座水兵墓仅几米之隔,墓碑呈方尖碑形,高约 190 厘米,底部宽约40 厘米,仅一面刻有碑文,碑体完整。


由于形制不同,这块墓碑在最初的寻找过程中屡次被忽略。关于甘莲皋的身份与背景,目前仍有许多谜团待解。


根据现有史料,甘莲皋是北洋水师的文职人员,他的职位为廪生(秀才),与前五位水兵的身份有所不同。此外,他是六人中最年长的一位,去世时年过五十。然而,甘莲皋的籍贯、生平以及具体的死因至今尚未有明确的记录


戚勇强表示,甘莲皋可能在国内有子嗣,且因其具备一定的官职,理论上应该留下更多记录。他希望更多研究者和国内同胞关注这一发现,以便寻找到更多关于甘莲皋的线索。


“我们特别呼吁福建及沿海地区的同胞留意家谱中的甘莲皋名字,

若能找到相关信息,将对这段历史有极大的补充。” 

图:Sohu

但是关于这个谜团,也有另一个说法。

援引自新浪财经新闻,据受采人陈悦推测,墓碑上写的“莲皋”很可能是字号

在一则由王国平先生发现的线索中,英国国家档案馆“FO17”档案号下的清末驻英公使照会档有一封清朝驻英国公使刘瑞芬致英国外相沙里斯伯(Salisbury)的照会,为中英双文格式。照会中写道:

“船中医生Kan Lian-Keoa甘肇功于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七年八月初二日病故,旋于八月初七日在纽卡司尔森庄外司于坟地埋葬,均领有身故埋葬凭纸收执。

图:Sohu

虽然中文名字不一,但是甘肇功的姓名写作“Kan Lian-Keoa”, 与相应墓碑的殡葬记录一致。可推测“Kan Lian-Keoa”(甘莲皋)就是甘肇功。并且照会明确了甘肇功的身份(医生),去世的原因(病故)以及去世和下葬的时间。




北洋水师的欧洲足迹


Footprint




随着甘莲皋墓地的发现,北洋水师在欧洲的足迹也逐渐清晰。


研究者们在纽卡斯尔档案馆发现了一些关于北洋水师的日记、照片以及往来书信,展现了水师成员与当地居民的互动。戚勇强表示:


“我们在档案馆找到了当地人的日记,其中记载了他们与北洋水师成员的社交活动,甚至还有本地民谣提到他们请中国朋友吃薯条。可以看出,当时北洋水师的成员并非与当地人完全隔绝,而是建立了友好的社交关系。”


图:Sohu

张黎源也补充道,纽卡斯尔的地方报刊对这些中国海军成员的活动充满了好奇。

“他们去剧院看戏,用扇子扇风,这让当地人觉得新奇,
认为扇子是贵妇用的东西。”

他还提到,水师成员和当地居民共同举办了运动会,并在船上举办冷餐会招待英国朋友。且在当年“致远舰”和“靖远舰”下水时,很多英国人都来观看,和邓世昌等人合影。此外,当不幸去世的几位水兵下葬之时,也有很多英国人出席了他们的葬礼。
图:Sohu

通过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当时的中英两国海军在文化交流方面已有了诸多互动




对北洋水师历史的持续研究


Research




北洋水师水兵墓修缮之后,吸引了许多留学生和华人华侨前来祭拜,并通过网络分享照片和故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戚勇强认为,北洋水师远渡重洋的决心和勇气值得后人铭记和尊敬。


“这些将士远离家乡,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

我们应该了解他们的故事,并将其传承下去。”


在纽卡斯尔的修缮和发现工作仅仅是北洋水师历史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还计划继续探寻北洋水师在欧洲其他地区的足迹,例如他们曾在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还在德国购买过船舰。


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资料将被挖掘出来,为后人揭示这段中西海军合作的历史

图:ifeng

(英伦圈综编,编辑:Cassie&桃桃;参考来源:新浪财经、澎湃新闻、欧洲时报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点亮“收藏”“点赞”“再看”三连~10月万事如意!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