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安街知事  ·  北京卫戍区原政委李进民同志逝世 ·  2 天前  
半月谈  ·  “百毒不侵”的水稻,你见过吗? ·  2 天前  
学习大国  ·  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家拜年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守护年味儿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25-01-27 07:30

正文


半月谈评论员 李坤晋
近年来,人们有了更多庆祝春节的新方式。线上发红包、视频拜年,抹平了物理距离,想念就能“相见”;春节假期,一家老小外出旅行,南方人去北方看雪,北方人到温暖的南方度假;返乡的年轻人在家乡县城逛一圈发现大城市有的家乡小县城也有,春节档火热,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点一杯奶茶,和许久不见的亲友玩一局剧本杀……
过年有了更多选择,但总感觉与日常没什么区别。
从前时间很慢,年味儿从腊月开始一点点酝酿。准备腊肉、备米酿酒、小年扫尘、祭灶王爷、挂灯笼、贴剪纸……这些习俗总能唤醒人们的记忆,准备过年的过程充满了欢欣与期待。孩子们穿上新衣服,等着大饱口福,而现在新衣大餐成为日常,一键下单备好年货,年夜饭也直接在饭店订一桌。
过去,家族迎神祭祖是过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期待来年在农事活动中受到神明与祖先的恩佑。宗族在乡土社会有强大的联结力量,民众依靠宗族开展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年节仪式也以宗族为活动单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小家庭成为过年团聚的主体,仪式也有所简化。
许多人由此感慨“年味儿淡了”。这份感慨不仅是惋惜,也是对春节深层意义的思考。我们心心念念的“年味儿”究竟是什么?
家庭团圆、亲情慰藉,仍是春节的灵魂所在。春运返乡潮是流动中国的最好写照,不管距离再远也要回家,是中国人过年的执着。实在回不去,又兴起“反向春运”,带父母来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看看。中国人日常的情感表达含蓄内敛,而春节家庭团聚,举杯共饮,是一年中对家人情感表达浓度最高的时刻。无论生活方式如何变化,亲情始终是春节得以延续的感情根基。
过年回家也意味着,在家这个温暖的港湾,放松心情,重新出发。人们在春节暂停劳作,享受一段休闲时光,犒劳辛苦了一年的自己。春节有一种外放的气质,舞龙舞狮、庙会花灯等盛会让人感受热闹氛围,把烦恼抛到脑后。欢乐是春节的主旋律,我们总喜欢说“大过年的”,什么沟沟坎坎,都先放一边,把年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春节还承载着中国人辞旧迎新的愿望。仪式感是春节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它让人们在年的更替中追寻时间的意义和精神的锚点。不必仓促度日,我们总是会回到时间的原点,这是中国人处事的从容和对永恒的浪漫想象;也不能消极无为,我们遵循着时间的节律与秩序,惜时勤勉。我们喜欢在春节标记过去一年的灿烂与艰难,表达对下一年的憧憬与祝愿。
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对这一传统节日文化深度与价值的国际认可。
守护年味儿,是传承各种年节仪式,并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花灯、剪纸、年画等民间艺术结合潮流文化IP重新设计,创意年味儿产品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舞狮表演创新编排,融入沉浸式戏剧表演中,加入科技元素,声光舞美升级;“90后”“00后”深度参与祈福活动,新版神将在传统制式基础上有了更趋向年轻人审美的“动漫脸”。
守护年味儿,是增进家庭代际理解,让每一个人在春节找到安然自处的休憩空间。长辈尊重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关心后辈学习与工作的心理感受,而非用传统观念施压;年轻人则通过陪伴和真诚交流,倾听父母的情感需求,未来不在家的日子也能在互动中传递温暖。这样的春节不仅是仪式上的团圆,而且让家人之间彼此的心靠得更近。
守护年味儿,是寻找文化共识,再造新时代的集体记忆。春节需要一些仪式感,让这一日子显得与众不同。要调动各方政策、资源、技术力量,保护传承春节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地方特色年俗活动;也要顺应时代发展,鼓励打造更多契合春节精神内核、符合当代兴趣需求的年节活动,让人们在活动中同庆佳节、共迎未来,增进文化认同感。
年味儿不仅是大红的春联、喧闹的鞭炮、热腾腾的饺子,更是情感的浓缩和文化的符号,是中国人与自我和家庭和解、与自然和时间定约的年节仪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团圆的珍视、对幸福的期盼、对文化传承的自信,仍将让春节焕发活力。当世界的目光因春节而聚焦中国,我们不仅是在传递欢庆与热闹,更是在用最朴素的方式诉说着文化的永恒力量。
春节历久弥新,为每一个中国人提供心灵归宿。


来源:《半月谈》202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