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鲸Media
“入深海谈教育,放眼界做文章”。鲸媒体是一家面向教育产业的专业媒体,由行业、资本、媒体等各领域资深人士创办。面向教育产业的商业化领域,提供基于资本、产品、趋势、动态、模式、思想等方面的深度观察、分析、解读等高质量的原创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新闻网  ·  定了!福建中小学开学时间→ ·  8 小时前  
中国教育报  ·  我们为何要过“非遗”春节?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鲸Media

月成交额超1亿、B端收入超60%,3岁的跟谁学如何反思与前进?

鲸Media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6-16 08:19

正文


“我始终坚信To C是初心,To B还是为C端服务。”在昨天上午中关村软件园跟谁学总部的“3周年媒体沟通会”后,创始人陈向东向鲸媒体透露,公司未来的重心是在C端,不过,目前跟谁学的收入主要来自于B端业务,超过总营收的60%。

 

鲸媒体了解到,过去一年,跟谁学投资孵化或组建团队打造了专注于K12在线课程的“高途课堂”、专注于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的“来师一对一”、专注于金融课程学习的“金囿学堂”等。

 

2017年,跟谁学将重点辅助支持入驻平台前5%的老师和机构,并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深度服务。沟通会上,跟谁学正式发布面向互动直播的视频云“百家云6.0”上线,同时宣布百家云推出“云端课堂”和“云端直播”两个子产品。

 

“2017年的计划是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听听年轻人的声音和想法;其次是去学习充电,接触外面的朋友,思考困难。”陈向东告诉鲸媒体,今年以来,自己谢绝了90%的外部活动,他希望将时间投入到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中去。此外,他还报了两个课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青腾大学。

 

沟通会上,陈向东还向外界总结了跟谁学成立三年以来出现的“问题”,以及他的焦虑与自评。


无心插柳的B端业务贡献超过60%的营收


陈向东于2014年6月16日带领创建的跟谁学是一个找好老师学习服务平台,针对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找好老师效率低下等问题,依托技术力量、技术积累及对于教育行业的洞察,跟谁学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用户的学习需求,利用移动互联高科技手段将老师、学生和家长做连接。目前跟谁学平台上拥有60万老师,7万多家机构,用户超过8000万人。

 

跟谁学提供从线上到线下、从一对一到班课到讲座、从直播到录播到音频的多种学习方式;学习类目从学前到K12、从大学到出国留学、从艺术体育到兴趣爱好。

 

在过去的三年内,跟谁学除了推出面向C端的平台“跟谁学”之外,还做了四个面向B端的产品——赋能于机构系统的“天校”;赋能于机构分销的“U盟分销”;赋能于机构直播的“百家云”;赋能于机构的校长的思想意识升级的“商学院”。

 

(跟谁学生态)

 

“其实核心收入还是来自于课程的收费,也可以认为是线下场景线上化的商业模式延伸。”当被问及跟谁学的商业模式,陈向东解释,跟谁学面对B端都是收费的,面对C端的场景和线下的模式是一样的。第一是帮老师分销课程收费;第二是向会员收费,目前平台上汇聚了几千位会员。

 

对于如何定义好老师,陈向东介绍,维度包括老师在平台上教的学生和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响应速度,以及对平台上活动的参与度;线下团队也会对他们进行评估。

 

“尽管(服务)很重,但是这种重能产生巨大的价值。”在打造名师方面,跟谁学发现,很多擅长讲课的名师不懂得如何去营销、如何做服务、如何转化,这时候跟谁学就可以为其提供后续服务。

 

“对于名师而言,跟谁学平台上有不同的类目,我们会去与更多的名师进行深度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服务,让老师能够专心地在某个链条上、某个点上做到极致,我们在其他链条上做得更好。”陈向东举例:“以‘十节甘蔗理论’为例,学生学习的好效果需要十个流程点,即十节甘蔗的话,我们希望名师在中间占1-2个环节,其他环节我们能够做得更多一点。”

 

他介绍,公司四款B端产品具有一个优势——交叉销售,公司可以为机构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因此,跟谁学今年的战略是为5%的头部老师和机构进行深度捆绑服务。公司将重点投资5%的头部老师,这也将为其余95%的老师带来压力和动力。

 

“跟谁学不会缺钱,也永远不缺钱。”当被问及融资情况和公司运营状况时,陈向东如是说。他还介绍,2016年上半年跟谁学的分公司就已经可以把自己养活,并且还能够创造营收。而在今年3月,跟谁学实现正向现金流,目前平台月成交额达1亿多。

 

“做B端的产品主要是为机构赋能,然后让机构到‘跟谁学’平台上服务生态,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几个产品)慢慢长大了。”陈向东告诉鲸媒体,“跟谁学”平台还处于“贴钱”状态,而四个B端产品早已实现正向现金流。目前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B端产品,超过总营收的60%。

 

未来,陈向东认为,如果旗下业务发展到很大规模,公司愿意把它独立出去,就类似于阿里巴巴、淘宝、天猫和蚂蚁金服。“但前提是每家公司能够把自己的市场、客户和口碑建立起来。”


反思:三年发展,速度过快?


“如果回到最初的原点,我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回想跟谁学创立的3年时间,陈向东反思了公司一路走来犯过的三个“问题”。

 

首先,在他看来,教育的本质是有效果,科技的本质是提升效率。如何使科技和教育结合,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产生更好的效果,是过去三年不断被陈向东及其团队讨论的问题。据介绍,跟谁学从创立起就更多注重科技的力量,而在过去一年,公司实际上加入了更多的教育元素。但是在未来,陈向东觉得科技还是应该占的更多一些。


 (跟谁学高管合照)


其次,在快速与慢速的考量上,陈向东承认公司发展的太快了,“速度过快就意味着很多方面不会做的很细,匠人精神也有所缺失。” 截止目前,跟谁学平台入驻老师60多万人,入驻机构7万多家,用户超过8000万人。他说:“过去一年我们内部提出的口号是‘以慢为快、以慢打快’,我们每天、每周或者每个月都要强调这件事。”

 

最后,在“做多”和“做少”上,“我们还是有点贪婪,做的有点多。”陈向东坦言,“四个不同的产品再加上跟谁学的场景,无疑是三年做了五件事(跟谁学平台、天校、商学院、U盟分销、百家云)。坦率说我们的能力是有短板的,我们自身感觉就是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因为我们知道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打样,而打样的过程实际上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在过去三年做五件事,打样就会特别地撕扯,特别耗费精力。”


陈向东坦言,自己最焦虑的时候是在2015年下半年,经常半夜醒来后就睡不着觉,焦虑来源于公司没有找到变现场景、没有变现收入。而现在,他笑称,压力来自于被定义为有着新东方高管光环的创业者,但是从内心而言,自己已经释放了这种压力。


“今天的压力或者焦虑其实源自于对团队。我最大的焦虑是团队在认知自我的能力、提升自我的能力、以及修炼自我的能力到底够不够。”


陈向东在现场还算了一笔账,公司发展到现在大约花费了1亿美金,相当于1亿美金的“实战商学院”。在这1亿美金的实战情况下,他认为整个团队对教育和科技的理解、个人眼光及人性判断、商业洞察等方面的成长和进步是超乎想象的。


沟通会现场,陈向东给自己打了一次分。在敬业投入方面,他打了100分;在带领团队和公司的战略方向、组织能力方面,他认为自己只能得60-70分,“我后面会提高到80-90分的水平。”


正式上线“百家云6.0”


为解决目前市面上以单向视频直播为主,以及视频互动直播的用户规模小等问题,跟谁学CTO、百家云事业部总裁李钢江在沟通会上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百家云”是一个专门面向互动直播的视频云,同时提供直播回看和视频点播功能,它的两个核心功能是“大规模互动直播”和“可定制的SaaS服务”。此外,百家云互动直播与其他娱乐直播的区别在于,支持双向视频、低延迟,以培训为主,并且采取实名。

 

沟通会上,跟谁学发布了最新上线的“百家云6.0”,同时宣布百家云推出“云端课堂”和“云端直播”两个子产品。

 

(“百家云”历史)

 

据介绍,“云端课堂”是百家云旗下专注于教育培训行业的互动直播工具,其定位是让教育培训行业的客户快速开展线上直播课业务,适用于微信直播、大班直播课、小班互动直播课、一对一直播课和在线答疑等教育培训场景,能够帮助教育培训企业快速完成线下到线上地转换。

 

相比于同类直播服务,“云端课堂”提供了例如点名功能、教学白板功能、小测验和云端录制功能等。另外,“云端课堂”可以提供更加深度的定制化服务,从客户端、App名字、Logo到直播教室的模板布局,均可提供定制化服务。

 

“云端直播”是百家云旗下的企业级互动直播专家,其定位是让企业客户快速开展直播相关业务,适用于社群营销、活动现场直播、大会直播、金融直播、企业视频会议、企业培训和医疗直播等直播场景,可以支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直播。

 

李钢江表示,“云端直播”本身不存储客户的任何用户信息,保证客户的数据安全性。此外,“云端直播”可以提供深度的定制化服务。例如,苹果中国用定制化的“云端直播”,出版业巨头皖新传媒,用定制化的“云端直播”直播了将军张召忠《进击的局座:悄悄话》新书签售会。

  

此外,百家云为了支持客户做好双师课堂业务,不仅提供直播软件系统,同时还可以结合客户教室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模式,帮助客户建设硬件直播教室。据悉,百家云在太原打造的“31号未来教室”,结合了百家云服务和最新的硬件。


回复关键词  “蓝皮书”  ,了解购买《中国中小学创客教育行业蓝皮书(2016-2017)》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鲸媒体小铺】,购买【创客教育行业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