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aNews
Bianews,亦称鞭牛士,是WeMedia新媒体集团旗下科技媒体,既有轰动的互联网大新闻,也有轻松的网络江湖内幕八卦,更有和CEO大佬的聊天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36氪  ·  吴柳芳,脱不下的体操服 ·  4 天前  
新浪科技  ·  【#OpenAI遭加拿大五大媒体起诉#,称其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aNews

一个创业者的2016:婚事告吹、卧底中介、等待重生

BiaNews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30 16:01

正文



孙亮是我的房东,38岁,黑龙江人,个不高,精瘦。在职业生涯的第17年,他选择穿上黑西装,成为了一名地产中介经纪人。


那天,他像往常一样,打理好一身行头早早出门工作。深夜回家时,他告诉我,因为出门忘打鞋油,他被主管扣了100块工资。


在职业生涯的前15年,他从未穿过正装,即使是在两年前,他怀揣着一份BP,准备在咖啡厅见投资人的时候。


是的,他是一名创业者。


雾霾   


孙亮,1979年出生于黑龙江某个小乡村。18岁那年,他考入西北某重点工科院校。二十年后,他向我讲起这段故事的时候,依然神情激动。


那是我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我出村的时候,全村人都为我放鞭炮。


四年后,孙亮毕业,进入北京某外企从事技术相关工作。这家生产精密光学仪器的新加坡企业将工厂设在了首都机场附近,每天用班车接送员工上班。


当时我们公司有一位大哥,北京人,体格特别好,年年运动会拿奖的那种。他不坐班车,每天从二环的家里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上班,一骑就是好多年。


当时,我还是公司的新人,把他视作一个完美的人。北京本地人,不用为房子、户口所困,人格魅力也有,技术能力还强。但是他2010年的时候死了,肺癌,从查出到离世,不到半年。


讲起这段故事,孙亮的声音有些颤抖。前辈的猝然离世让他疑惑,一个正值壮年的运动健将,走得十分突然。


2011年年末,北京被雾霾笼罩,美国大使馆检测的北京PM2.5数据引发外界关注,这个让中国人感到陌生的新词迅速进入公众视野。2012年,中国政府开始将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雾霾,与被广泛流传的「世界末日」一起,成为了2012年的年度关键词。


孙亮开始感到后怕,他亲眼目睹了北京多年来的空气质量变化,北京浓烈且久久不能散去的浓雾也曾让这个思维缜密的工科生疑惑。但他想不到浓雾背后,隐藏着如此恐怖的真相。


那时我常常做噩梦,梦到已经离世的同事,在漫天雾霾中骑着单车,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北京的空气。


回忆起儿时在乡村的美好时光,他开始发现北京人的可悲之处——拥挤的地铁、高昂的房价,还有可怕的雾霾。当外地人厌倦了北京一切,可以在怒骂声中逃离;但是北京人不行,因为这里是他们唯一的家。


他决心做一款产品,改变这一现状。


旅居   


在某创投信息网站上,孙亮的长租旅居项目上线于2013年末。那时,孙亮尚未离职,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兼职创业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个功能并不复杂的产品耗费了孙亮近一年的时间。


孙亮创办的长租旅居项目,旨在为有旅居意愿的用户提供平台,将农村的闲置房屋改造升级并开放租售,供有意旅居乡村的城市用户租住。他寄希望于这个平台,能够改变北京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在此之前,旅居的居住模式已经得到了国内外部分用户的认可。在孙亮的故乡黑龙江,媒体曾广为报道「候鸟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东北冬季的严寒,使得部分有条件的中老年人选择飞往海南过冬。据悉,这一人群的数量已达数十万之多。


而孙亮则在探索比「海南过冬」更为远大的目标——未来通过中老年人的广泛下乡,带动全国范围内的乡村经济转型,从而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以往互联网产品从未实现的宏大叙事。


我理解您的思路,但恕我直言,这个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中老年群体不是互联网的主要受众。其次,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们。


我们围坐在孙亮家中客厅的圆桌边,讨论着这个问题。在隔断房盛行的天通苑,对外出租却仍有客厅的房屋已然成为了一股清流。


当时确实没有考虑这么多,我觉得我思索出了一个整个互联网圈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东西,我就必须要把它做出来。


2013年末,孙亮离开了供职十年之久的公司,踏上了离职创业的征程。彼时,中关村的创业大街还叫海淀图书城,一年之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才刚刚提出。


创业大街是我一天天看着成长起来的。


孙亮成为了这场创业大潮的先行者,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创业大计之中。与无数草根创业者一样,他们在创业大街街灯的微光之中,讨论着一版又一版的BP,约见着一位又一位投资人,也喝了一杯又一杯的咖啡。


但创业不是空想,创业项目本身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成为了投资人关注的焦点。如何获取用户,如何改造农村住宅,如何盈利,这些问题连孙亮自己都没有搞清楚。


为了让网站达到他想实现的视觉效果,孙亮自学了前端与设计。他把办公地点设在了咖啡厅,一边看教学视频,一边搭建网站。创业两年来,他的头发掉了很多,此前订好的婚事也成为了泡影。


当然,结婚这事也有我个人的原因,不能完全怪创业。不要觉得我的经历悲惨,我至少人还是正常的。整个人都疯掉的草根创业者,我在创业大街见过太多了,太惨了。


我没有过问太多有关房东个人的隐私问题,只知道他位于天通苑的家,曾经规划过数次装修,但每一次都没有正式启动。在他家里,创业大街某咖啡厅出品的图书被放置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位于一旁的,则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你要是想看的话,我送你一本,珍藏版,都有签名的。


说罢,孙亮从书架一角掏出一个小箱子,里面是五本这家咖啡厅出品的,一模一样的书。


卧底   


孙亮东拼西凑,依靠口头约定组建了一支创业团队,相约在拿到融资后就一同并肩作战。但始终未能融到的天使投资,让这个创业故事在2015年末戛然而止。


在经历了半年多的休整之后,孙亮决定重新开始创业。


这个项目从来都没有结束,网站还在,只是没有运营了而已。我认为一个创业者只有心死了,才会终止一个项目。只要梦想还在,我就不会停止创业。


2015年那个燥热的夏天过去后,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新一轮上升期,孙亮也将下一次创业的目标定位在了面向白领群体的长租公寓上。他构想的新产品对标多家传统中介旗下的长租公寓产品,但模式比现有的长租公寓都要轻——为符合平台要求的房东提供认证,撮合房东与租客,但并不直接介入交易之中。


孙亮将自己上一次创业的失败归结于思维模式的不接地气。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他开始了一个疯狂的计划——到北京所有知名的中介机构卧底,利用一年时间,做遍每一家的中介小哥。


2016年夏天,我在北京寻找住所,第一次遇到房东孙亮时,他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皮鞋闪闪发亮,举止间显现着与普通中介经纪人不同的气质。但他身上背着的,印有某知名中介机构LOGO的双肩包却出卖了他。


我把丑话说在前面,你在我这儿可能住不久,明年我准备结婚了,到时候我要好好装修下我这破房子,你得搬出去。创业这么多年,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耽误了。


孙亮当年买下天通苑的这套房子时,房价不过3000出头。十多年后,这个价格突破了30000。


北京的大多数中介机构,给基层的经纪人们每月四天的假期。但除非生病,孙亮从不给自己放假。即便是周末,我也常常见他深夜归来。


中介要摸索的学问太多了。整家店,我年龄最大、业界最差,等到月底工资条出来了,我再占一个「最」:工资最少。


那段时间,我经常能遇见孙亮向我抱怨中介机构对于基层员工的严苛管理:迟到一分钟罚款50,皮鞋没擦亮罚款100,被客户投诉罚款1000起。八月末,我有整整一周未曾见到他的身影;后来,又是一个深夜,他背着登山包归来,本就黝黑的脸变得更黑了。那时我才知道,每一家中介,都会对新员工进行至少一周的军训。


而这半年,他已经换了三家中介工作。每一次,都没等到转正就匆匆离去。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于倾听他晚归时的自嘲,习惯他戏谑的表情。只有谈起曾经的创业往事,谈起未来的愿景,他的脸上才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由增量房的时代过渡到存量房的时代、二手房的时代。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属于中介机构,绝对不是现在风头正旺的这些狗屁房地产商。


今天先不说了,太晚了,睡觉吧。


那天深夜,我躺在床上,久久未能入睡;翻看微信时,发现孙亮将他的头像换成了乡行的LOGO,并发了一条朋友圈:


实业误国,炒房兴邦。创业败家,买房兴家。




在孙亮位于天通苑的家中,所有的房门下方都留有一条小缝。刚刚搬来的时候,我曾问过他为何如此设计。他当时这样回答:


等我创业的事情告一段落,婚事谈妥,我要好好装修一下这个家,这是以后铺地砖预留的空间。


但直至今日,孙亮的新创业项目仍未开始。长租公寓,这个2015年开始火爆的业务,如今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一直被外界视作创业者应该避免进入的领域。


后记  


刚刚入职Bianews时,我写了整整一个月的融资简讯,每天回到家中,一家又一家投资机构、投资人的名字始终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夏末,周日晚七点,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孙亮突然急匆匆地返回家中,取走自己的名片。


在圆桌旁边的储物盒中,孙亮自己的两盒名片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起,上面印着「您的置业顾问:孙亮」,设计简陋,却摆放有致。


而在这两盒名片一旁,则是散放的,大小不一的名片。在这些典雅的名片上,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熟悉的投资人的名字。


快点给我,经理一会要点名了,不能迟到。


那个周日,从不给自己放假的孙亮深夜归来。我坐在圆桌旁,指了指储物盒里散放的各种名片。孙亮脱下了那身黑西装,久久沉默不语。


别弄丢了,等这轮资本寒冬过去了,下一次创业还用得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