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探索
探索生物科技价值的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Protein & ... ·  2 天前  
生物学霸  ·  这也行?IF 高达 98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探索

BioWeek一周资讯回顾:“化疗明星”紫杉醇促进癌转移,要怪这个基因!

生物探索  · 公众号  · 生物  · 2017-09-17 13:01

正文

一周回顾:做了11年的消费者基因检测,23andMe最新估值15亿美元;全新的单细胞建库方法BaseMTLP即将发布,推动测序方法从二代向三代迈进;GEN公布被过度滥用的20种药物;意想不到:阿司匹林的应用跨界进入再生医学;迄今最大规模HPV16全基因组研究找到保守致癌蛋白;“化疗明星”紫杉醇促进癌转移,与Atf3基因密切相关;肠道菌群是孕期感染导致后代自闭症的罪魁祸首;6.3万人、11年跟踪研究:红肉、家禽肉显著增加糖尿病风险……更多资讯,请跟随小编一起回顾吧。

产业动态

1做了11年的消费者基因检测,猜猜23andMe最新估值是多少?



据外媒报道,DNA鉴定公司23andMe计划融资2亿美元,由红杉资本领投,目前正在做融资前的估值。相比于去年的10亿美元估值,今年分析师给予23andMe的估值是15亿美元。23andMe已经走过了11年的历史。在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规章制度之后,它也被赋予了充分运作的机会。


2Kite被收购了,这2家公司是华尔街下一个目标



前不久,吉利德科学宣布以119亿美元现金收购Kite Pharma。财经顾问公司The Motley Fool称,华尔街正在讨论下一轮该收购哪家企业:肿瘤免疫疗法领域的朱诺医疗和医疗机器人领域的马祖机器人有望成为下一个目标。


3全新的单细胞建库方法BaseMTLP即将发布,推动测序方法从二代向三代迈进



全球基因测序领域领导者Thermo Fisher(赛默飞)与贝康医疗合作,将其全球生殖与遗传临床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该中心”)落户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通过该中心的建立,赛默飞希望推动其二代测序、单细胞扩增等技术在生殖健康领域的临床研究。据记者了解,9月17日,在该中心举办的高峰论坛上,贝康医疗将发布全新的单细胞建库方法BaseMTLPTM 。这是单细胞扩增与二代测序技术应用的一次突破性进展。


4GEN:被过度滥用的20种药物



每当提到药物滥用时,公众的第一反应便是“药物成瘾”。近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1月的近12个月里,药物过量致死高达64070例,较2015年报告的52898例增加了21%,其中83%涉及四大阿片类药物(海洛因、天然和半合成阿片类药物、美沙酮等)。


5政策转暖!为鼓励孤儿药上市,这10年CFDA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孤儿药的研究热情曾一度受“低发病率”“投资回报率”“研发难度大”、“适用患者少”等因素影响,不少制药企业也因此不愿涉足该领域。现在,随着社会认知度提高、支持政策出台、诊断及治疗手段增多,罕见病药物开发风向正在转暖。


6专访澳大利亚皇家医学院院士Tarun Weeramanthri:因罕见而珍贵,因合作而共赢



罕见病患者在“求医问药”这条路上,常常面临着“病无所医”、“医无所药”、“药无所保”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打破这些困境?西澳大利亚州卫生部公共卫生主任Tarun Weeramanthri院士认为,合作很重要!借助于合作,我们能够整合资源、技术、人才等多重资源,从而造福更多的罕见病患者。


研究动态

1同日2篇Cell突破成果!除了溶瘤病毒,这种药物竟也能让免疫疗法更有效



免疫疗法的成功正颠覆着癌症治疗。9月7日,Cell杂志发表了2项免疫疗法重要成果。一项研究证实,PD-1抗体Keytruda与溶瘤病毒疗法T-VEC联合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缓解率提升至了62%。另一项研究发现,一种用于增加血液流动的药物竟能够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有效性。


2Cell:迄今最大规模HPV16全基因组研究找到保守致癌蛋白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在所有宫颈癌中约占一半,但9月7日在Cell上报道的研究人员发现,并非所有的感染都是平均的。5570例人类细胞和组织样本的HPV16基因组分析显示,该病毒实际上是由成千上万的独特基因组组成,这使得生活在同一地区的感染妇女有不同的HPV16序列和癌症风险。癌前病变或患癌的女性大都有病毒基因E7特定版本,这是研究人员现在感兴趣的目标。


3PNAS:“化疗明星”紫杉醇促进癌转移,要怪这个基因



紫杉醇(Paclitaxel,PTX)别名红豆杉醇,泰素,紫素,特素,是目前已发现的最优秀的天然抗癌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部分头颈癌和肺癌的治疗,被称作“化疗明星”。最新研究发现:紫杉醇是把双刃剑,在利用细胞毒性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增加癌细胞对化疗剂的抗性并促进癌细胞转移,机制跟Atf3基因密切相关。


4PNAS:甲状腺激素如何促成红细胞生成?



一个多世纪以来,医生们一直在强调,甲状腺功能障碍(多由碘缺乏引发)患者常常伴随有贫血。但是,甲状腺激素(TH)与红细胞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我们并不知道。现在,《PNAS》期刊发表一篇文章揭示,来自于Whitehead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正试图打破未知。他们以细胞和动物为模型证实,甲状腺激素负责红细胞成熟的最后一步,并找到了调控这一过程的关键因子。


5两篇Nature揭示孕期感染导致后代自闭症的机理,肠道菌群是罪魁祸首



麻省大学医学院Jun R. huh和MIT的Gloria B. Choi合作于9月13日在Nature上在线发表了两篇文章揭示母亲消化道中细菌的组成会影响母体感染导致后代的自闭症样的行为。他们还发现了产生这些行为的特定脑部变化,并确定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可能途径。


6Science:抗氧化剂或能在帕金森病早期阻断神经退化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第三杀手”,帕金森病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死亡, DA含量显著减少。其中,α-synuclein(α-突触核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中错误折叠形成路易小体,产生异常聚集和积累,导致细胞损伤,被认为是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7意想不到:阿司匹林的应用跨界进入再生医学



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问世已有120多年,从最初的作用到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药理效果,以及最近被发现的预防癌症、“助攻”癌症免疫疗法等等作用,真的成为了“万灵药”。如今它又跨界进入了再生医学领域。


8两篇PNAS共同揭示:肠道微生物与多发性硬化症有关!



肠道微生物的热门程度毋庸置疑,数以万亿计的细菌生活在肠道中,它们被称为一个“隐形器官”,与多种疾病有关。9月11日,《PNAS》期刊同时发表两篇文章,揭示了又一种与肠道细菌有关联的疾病——多发性硬化症(MS)!


96.3万人、11年跟踪研究!红肉、家禽肉显著增加糖尿病风险



虽然植物性饮食通常被认为比肉类饮食在预防糖尿病风险方面更加健康,但并不是所有肉类对糖尿病风险都有同样的影响。近日,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杂志上题为“Meat, Dietary Heme Ir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Singapore Chinese Health Study”的研究发现,较高的红肉和家禽肉( red meat and poultry)摄入量与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有关。


10关于神经调控免疫系统,两篇Nature想到一起去了!



9月6日Nature在线发表了两篇很相似的文章,题目都很容易让人看花了眼。这两篇文章都涉及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协作,也都围绕一个单词——neuromedin U 。neuromedin U 叫做神经介质U,是在神经介质中最后被发现的多肽,因其能让子宫收缩而得名。神经介质U广泛地分布于哺乳动物肠胃道、泌尿生殖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中,一个重要的生物活性是刺激平滑肌收缩。


11PNAS:绘制情绪图谱,人类内心的表情包其实很丰富



传统的心理学观点把人类情绪分为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讶、厌恶等6个基本类别。近日,UC Berkeley的一项新研究向这个心理学中长期存在的假设发起了挑战。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统计模型分析了800多名参与者对两千多个情感唤起视频片段的反应,从中辨别出27种不同的情感类别,并创建了一个多维的交互式“地图”来展示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12惊人发现!Science子刊:癌症“帮凶”竟让免疫疗法更强


淋巴管能够在肿瘤周围和内部扩张,这一过程被称为淋巴管生成(lymphangiogenesis),长期以来被认为与癌症转移到新部位的能力有关。然而,9月13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一项题为“Tumor lymphangiogenesis promotes T cell infiltration and potentiates immunotherapy in melanoma”的研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在癌症免疫疗法中,淋巴管起到了一种相反的作用。

关于BioWeek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前沿生物技术研究和生物行业内的成功商业模式。生物探索推出BioWeek资讯回顾栏目。通过汇总生物圈内一周的产业动态和研究前沿,来让您更充分地认识生物业内的“生态圈”。

End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