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们旗迹的几个合伙人带着家人从城市搬到了中山市一个叫桂南的小山村安住下来。我们在山的南面,山的北面就是孙中山先生的故里。临近村庄有一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一至九年级,当时近
2000
人。因了这层邻居关系,加上桂南学校石磊校长的支持,我们以义务的方式帮助学校建立了一套美术课程体系,简称:
桂南美术方法论
。
桂南美术方法论的核心是这样几点:
·
覆盖全员,包括九年级的学生;
·
每周一次
90
分钟大课;
·
美术课在专业课室进行,设有综合材料、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综合绘画、木工
5
个工作室;
桂南学校综合材料工作室
桂南学校民间工艺工作室
6
年多下来,桂南学校的孩子们深受其益,越来越多的孩子眼睛里有了光
……
去年
6
月份,我们就想
:
这套方法,能不能帮助到更多孩子?
我们如何展开?
…………
于是就有了
“
乡村美术老师千人种子计划
”
的诞生和发展。
到今天,您看到的是第
8
期的招募。
目前看,除了西藏,我们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
:
·
八成以上的,是乡村一线的老师们;
·
她们中,八成以上的是非专业美术老师;
·
每期,大家都为这场美丽的千里的奔赴而努力向学;
·
每期,又因找到了同道同行者,而重燃育人之理想
……
自伊始,千人种子计划就得了众多公益机构的大力帮助,请允许我们以崇敬的心写出她们的名字
:
浙江致朴公益会
/
广东长江公益基金会
/
新浪
·
扬帆公益基金/阿里巴巴公益“XIN益佰计划”/深圳
壹基金公益基金会
/
腾讯公益基金。
我们旗迹美育中心,只是其中的一员,没有她们的爱、慈悲和指导,我们不会走到今天,更无法完成我们后面的若干个
“
千人计划
”
!
旗迹美术中心在桂南村口的牌坊处,开设了一个叫
“
因为儿童
”
的乡村美术馆。在这里,我们除了展示一些儿童的作品,核心的一个理念是想把
“
儿童美术教育往前推半步,略略呈现一点历史脉络的影子”。
千人种子计划的很多课程会在美术馆进行。楼上,是宿舍;楼下,学习和生活。很方便,也很紧凑。美术馆平日不对外开放,它算是我们的工作室。
因为儿童美术馆 木
空间
如果给旗迹一个素描,应该是这样几句话
:
坚持教育,坚守乡村,过身心合一的简朴生活。
很多人给我们说
:
在旗迹,他们好像找到了想要的生活的样子
……
我想他们的意思可能是说,在旗迹看到了一些带有理想色彩的生活。
我得说这个是对的,我们确实是个有点理想主义色彩的团伙(笑)。
关于扬帆计划
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是2007年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民建中央发起并负责日常管理的4A级全国公募基金会。主要以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的“思源工程”活动,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新浪扬帆公益基金简称扬帆计划,是思源二级专项基金,关注公益教育领域,项目起始于2007年。扬帆计划以为国家振兴,培养建设家乡的关键性人才为使命,以科技向善,善意互联为愿景。旨在通过立体的助学项目,帮助偏远地区的孩子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他们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培养一批改变中国末来农村命运的关键人才。
今天招募的“千人种子计划”的第8期,和已经完成的第5期,都是由扬帆计划全程支持的。
用一句话简单总结就是帮助老师:
树观念,给方法。
先说“树观念”
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学校和老师用的还是“过去式”的教育方式。理念、观念这一类的东西,是先行性的,如人的头脑,如果没有清晰的理念,后面的行动就会宥于一角,无法灵活自由,如铁链缚脚。
艺术发展到今天,艺术的观念和形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与进步。我们得用“活”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日常课堂,因为坐在我们对面的孩子,就是未来的社会主人,他们的世界是我们不熟知的。
我们拿材料来举例。
除了纸上绘画,还有木片、石块、布片、铁丝、竹子、笋衣、树枝、针线、泥巴、声光电,行为……
用关勇老师的话说就是“万物皆可材料,万物皆可美术!”
环顾我们的当下课堂,能离开纸张的美术课有多少?
美术真正的核心是表达,一个学期下来,又能有几堂课让孩子们尽心尽性地表达了自己?
……
不破不立!
打开了思想,才会有方向,才会有思路,才会在“困境里”“限制下”看到美术课的另一种可能。
在哪里上课?
我们有一半的培训课程是在桂南学校进行的,老师们会进到真实的课室里,看到孩子们宝贵的真情实感的作品。
z
观摩课堂可以让前来的老师们找到熟悉的感觉:
课堂的组织(桂南美术课是90分钟)、材料的发放、课间老师的帮助指导,及课后的收纳清洁等。
我们希望在真实的氛围里,所有来到的老师都能感到看到摸到那个“观念”。
桂南学校美术馆学生综合拼贴课堂
乡村学校普遍的情况是:美术课专业专职老师极少,多是语数英老师兼任。
我们听得最多,也是最困扰她们的是:“不知道该怎么上课”和“缺乏材料”。几节课还可以凑合凑合,整学期下来,就哑巴吃黄连心怵手慌了。
教美术课如干农活,你只有自己真正干过,你才可以知晓从水稻到米饭的距离。纸上谈兵,自己费劲,孩子们也累。
第五期
千人种子学员在户外写生课堂
所以,关勇老师会带领大家“干活”,干真活:
老师们会学做版画,真刀真版真刻印;感受版画的痕迹艺术,学会了木版画,你也就会了胶版、吹塑板、铜版,触一类而通其他,老师们会和墨涂彩进行水墨、水彩的创作。对于乡村的老师们来说,纸和墨是易得的,但水墨的广泛应用,却少被提及。我们会教老师们把平面创作再转化成立体,由立体再转化成日常空间装饰。
当然,还会有泥塑,剪、拼纸等技法……
我们希望老师们通过干活,形成和总结自己的方法,然后再把这个方法再转化到教学中。
第三期许智维老师给
学员分享泥塑课堂
关勇老师还教给大家:
备课的方法:
如何找资料;如何把教材中的课题进行扩充和深化;如何把一个材料运用到不同的年级。
教学记录的方法:
所有的经历都是有价值的,如何利用过去的记录转化成新的思路;如何归档总结形成新的教学成果。
策展布展的方法:
孩子们的作品是生动活泼的,具有极大的展览价值。在缺钱少支持的情况下,如何策划一场由孩子们主导的展览;如何让展览成为美术课,甚至是整个学校的亮点,甚或成为当地乡村建设中具有艺术价值的一部分……
第五期种子计划学员为结营作品展制作海报
第三期种子计划学员结营仪式
美术教育和乡村建设:
关老师还教给大家如何把学生的作品进入乡村和环境结合;如何推开围墙链接校外的有益资源;如何带孩子回到真实的社区场景进行艺术工作。
有了方法,就告别了“盲人摸象”,就可以从零至一了,就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我们知道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高密度的7天6晚,虽然时间不算短,但也只能算是个开始。后面,我们会有“师傅带徒弟”式的跟踪服务,也就是老师们回到执教的学校后,若遇到困难,关勇老师所率领的"专业教师团"里的七、八位老师会在线给您以指导和帮助。
表面上看是帮助老师们,实则是老师们成就了公益计划和旗迹。
大家就像一个
“
管道
”
,通过您们,我们才能实现分享的愿望,很大程度上您们才是真正的播种者。
我们十分珍惜和大家的相遇!
除了分享
“
桂南美术方法论
”
,我们还想把一些生活的东西与大家交流,这个是和年龄、阅历及对生命的理解有关系。
我们认为,单纯的技法学习无大意义,它得加上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比如
:
身心平衡,关系处理,素食冥想等。
这是千人种子计划伊始就有的想法,我们每一期也如是执行落实。至于效果,您来了自己感觉吧(笑)。
就学习的内容来说,美术的部分约占七成半左右,另外的就是关于生命力的部分。
第五期陈创涛老师为
学员分享生命健康知识
为此我们专门聘请了较强大的导师团队来帮助大家,他们是
:
康长运博士,龙念南老师,陈创涛老师,
黄京穗老师,赵焱老师,金振豹博士,蒋潇校长。(请参阅推文后关于他们的简介)
相较于城市,乡村的老师们在身心上的消耗可能更大。所以,我们
7
天
6
晚课程的核心就是
9
个字
:
树观念,给方法,强生命。
第五期张耀仁老師与第五期学员晚课后咨询分享
第五期千人种子计划结营大合照
另外,我们还想与大家分享我们做事的一个方法
:
面对真实,积极行动。
在这个人人
“
悬浮
”
的社会,真实,是个伟大的力量。她让你关注生活,关注日常。犹如一棵树,只要扎根在土地上,它就拥有了生长的力量。
旗迹一路走来,脚始终没有离开过土地。坦率说,是真实和行动帮助了我们,她是我们的生存状态,也成为了我们的一个核心工作方法。
我们会带大家走进真实,在真实的乡村学校的美术课堂上课;
走进真实的旗迹美术中心,和旗迹的工作人员一起生活学习;
走进我们所在的岭南乡村,触摸这里乡村的一草一木,观察这里乡人的烟火和乡建;
关注真实的身体和离开故乡几天中异地生活的点点滴滴
……
面对真实然后行动,
才能从虚无状态中找到一个支点,我们希望由这个支点出发,您也许会逐渐发现生命的一些意义。
05
关勇:
旗迹教育联合创始人,45岁,独立艺术家,26年一线儿童基础美术教育、探索经验。曾在广东美术馆和澳门明爱基金会工作多年,广东省教育厅美育专家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