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空与网络
卫星与网络专注军民融合的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靠社会力量,为推动我国航天技术民用和卫星网络通信的规划、建设、应用以及研发、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歼35让飞行员一进座舱就有满满的自信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太空与网络

仅凭现有格局,西安做不成硬科技

太空与网络  · 公众号  · 民航  · 2017-08-03 21:05

正文


这是一个未能表达出来的会议发言稿。因为在北京出差,未能体会政府特别邀请参会的荣誉感,但还是感到一些诚意,所以清早起来特别写了一小篇章,委托同事赴会代为表达。但晚上看到会议纪要,忍不住苦笑。如果我调整在北京的工作安排,硬生生赶回去参加这个“重要会议”,或许会一口血喷在当场。

以下是发言稿内容:


很遗憾因为在北京出差不能参加此次会议。


关于硬科技的重要性和意义,已经无须赘述。提两个需要关注的小细节:


一、为什么科技类电视节目突然走红?


最近央视的《未来架构师》、《加油!向未来》、湖南卫视的《我是未来》等科技类节目成了网红。为什么突然之间,科技类的电视节目就这么火了。《走进科学》做了那么多年,除了贡献了很多段子,也没这么网红。为什么就在这一两个月,以关注未来为卖点的科技类电视节目就这么受观众、网友追捧?


这当中不单纯是因为电视台制作节目有想法有创意,关键是这些节目契合了民众的一种心理需求——对未来的渴望和恐慌。因为见证了身边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人们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未来的故事和细节,希望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因为看书太累,所以都看视频。


基本可以预判,科学演讲家和科技表演家未来将很有媒体市场……


二、为什么西安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住人才公租房?


昨天,陕西头条发了一篇稿件,记者走访调查了很多西安的大学毕业生。西安市提供了13000套人才公租房,每平米租金2.89元。一套30平米的房子,租金不过150元,结果很多毕业生租了又退了。原因是太远,时间成本太高。西安市提供人才公租房是为了吸引留住人才,但花在公租房的时间成本却成了人才的心头之痛,恐怕不是这项“善政”的本意。


提这两件小事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当媒体都开始把科技产业进行娱乐化表达的时候,从一个侧面说明硬科技产业的风口真的来了。但科技产业的核心是人才,西安有没有做好迎接硬科技产业风口的准备?


提两个建议:


1、管理创新,建立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制度。


硬科技产业流动性要远远强于传统制造业。不要说西安资源有多强,硅谷崛起就是那么8、9个人先折腾起来的。如果我们在硬科技产业的环境供应和资源保障方面动作太慢,不能实现以人才聚人才,就会出现人才逆向流动。人才一旦流失就可能错失大好机遇。另外,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等硬科技项目长上三五年,度过死亡谷。不能当年种下去,第二年就要看收成。


因为硬科技产业牵涉的部门和领域太多,科技、金融、人才、教育、开发区、工商、税务等等,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方式远远无法为硬科技产业提供响应快捷、生态共赢的发展环境。建议西安市进行管理创新,学习以色列,构建一个介于政府和产业之间的服务机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要学习以色列,也得适应西安的基本现实。在体制内构建一个新机构难度太大,周期也太长。不妨把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构建成一个受政府委托,以服务产业发展为核心导向的平台。政府把散落的资源集中起来,通过八个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硬科技八路军),为产业提供专业的支撑和服务。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最关键任务是“引智”,要在全球范围搜寻邀请顶尖硬科技人才,在西安构建起硬科技人才高地。


最近看到财经作家叶檀一篇文章,意思是一个城市的定位不能太多,太多容易面目模糊。西安,历史文化旅游名城,能不能成为硬科技创新之城、硬科技产业之城。


想要使用硬科技这张名片,西安需要极大的信心和决心。如果只是满足于嘴上说说,或者是嘴上说得积极,手上动作太慢,那就还不如不做,以免日后被人笑话。


2、必须重视硬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我们这些年接触过西安很多的创新创业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技术积累成熟、产品走向市场的时候,就转投北上广深杭去了。这当中确有其他原因,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本地得不到充足有效的资金支持,甚至有些北上广的投资机构投资这些项目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从西安搬出来”。


现在的情况是,北上广深的资金多得无处可去,西安的很多优秀项目嗷嗷待脯。政府应该在关键环节上下功夫,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手段,构建专业的硬科技产业基金,用政府资金做背书,让北上广深的资本流过来,尤其是那些专业能力极强的风险资本。


不是西安没有好项目、好技术、好团队,而是因为“交流场”没有建立起来。我们不能用那些创业大赛上的参赛项目来衡量西安的创新创业实力,大量的好项目、好技术其实还沉在水面之下,我们需要创造环境,让这些项目浮出来、甚至是跳出来。


西部网最近在筹备2017陕西互联网大会,计划9月16、17日在西安召开,这个活动上会重点推介西安的硬科技。为此西部网还专门联手南京的镁客网、西安的创客时代,一起策划了“硬科技+”百名投资大咖西安行的活动,就是希望把北上广深的资本力量邀请到西安来,请他们来看一看,用他们专业能力和西安本土的优质项目做一些对接。也希望这个活动得到西安市的大力支持,谢谢!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益读社(ID:yiduparty)”,原标题《仅凭现有格局,西安做不成硬科技》,作者 | laoegg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如文中图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航天六院: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军民融合产品打败日韩、远销欧洲

请输入标题     abcde


推/荐/阅/读

社论: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洞见】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

《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

《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

《新常态下的“航天+”》

《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

《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

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跳出航天: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上)》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民用航天:航天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机制的两个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构建中国航天技术转让机制的思考

航天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从肌肤保养到太空育种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联系我们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email protected]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exi.la


▼ 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个赞鼓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