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年来,武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开启转型升级的新篇章,全力推进钢铁产业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产能压减、整合重组、退城进园”的多赢之路,努力打造产能控制、布局合理、装备先进、产品高端、绿色低碳的“武安新钢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上谱写着发展新篇章,“千年古县、太行明珠”愈发熠熠生辉。
武安市是邯郸唯一的县级市,共辖22个乡镇、1个省级工业园区,502个行政村,人口84.9万,面积1806平方公里,是全国百强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武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武安”意为凭借武力获取安定之意,战国时期声名显赫的苏秦、李牧、白起都曾先后受封武安君。八千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县史,厚重的历史积淀孕育了武安磁山文化、冶铁文化、商帮文化、戏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六大文化脉系”。
武安2019年生产总值完成638亿元,增长6%,财政总收入105亿,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3亿元,增长6.2%,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8.3%,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居83位。
这片土地,如今正步入转型发展的新天地。钢铁企业整合重组,打造装备先进、产品高端的
“武安新钢铁”
,39家高新技术企业、70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6家“中国500强”、8家“中国民营500强”、9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势能;与此同时,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布局,一个集“休闲旅游、康养运动、文化教育、生态宜居”为一体的魅力生态新城区呼之欲出。
武安市在强化辖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构建精品钢材、精细煤化工、新型建材与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互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该市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始终坚持“两个理念”:一是“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二是“工业立市、转型强市”理念。经过不断的创新完善、培育发展,基本形成和正在培育“三大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和“三大未来新兴产业”的“3+3”产业集群。
“三大优势主导产业集群”:精品钢焦产业集群,通过压减产能、整合重组、退城进园、改造升级、布局优化,
最终形成2700万左右吨铁、2500万吨左右钢、850万吨左右焦产能
,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产品高端、绿色低碳的“精品钢焦产业集群”;精密铸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格力、龙凤山、新兴铸管、钜兴”四大骨干龙头企业为带动,大力引进整合关联配套产业、拓展上下游,
格力产能58万吨、龙凤山高纯生铁产能168万吨、新兴铸管产能80万吨、钜兴总产能117万吨,四家企业总产能423万吨
,在全国产能第一,近几年形成500万吨级产能的铸造产业基地;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银隆新能源产业园为龙头,全面引进上下游及关联企业配套支撑,形成产业集群。
“三大未来新兴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依托全省首家B型陆港保税物流中心,整合提升现有的126家商贸物流企业,打造引进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服务外包等业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引进和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共有66家,下一步重点在电子通讯、智能穿戴、数控机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等领域加大招商力度,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产业集群,以西部500平方公里大景区、东部12平方公里九龙山公园为承载,以文旅融合为路径,培育更多的“沉浸式、体验式”旅游新业态,打造北方著名的文旅融合康养度假产业集群。
武安作为重化工业大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唯一路径是结构调整,破解发展困境的最大希望是转型升级。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全面进行整合重组。引导钢铁产能向优势企业转移、向工业园区集聚,
该市14家钢铁企业整合形成5家钢铁集团的构架基本形成,分别是普阳、新兴铸管、冀南、太行、铭镔。
二是化解过剩产能。圆满完成了邯郸市下达的87万吨铁、120万吨钢压减任务。2020年邯郸市下达退出炼铁产能127万吨、炼钢产能157万吨,正在积极督促企业确定对应装备。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文安、新峰、普阳向海外布局。三是加快退城进园。该市组建了钢铁、焦化等12个重组搬迁项目专班,倒排工期,定期调度,倒逼责任落实。东山钢铁已整体退出;太行钢铁项目年底前建成;冀南钢铁项目已开工建设。四是装备改造提升。待国家新政策明确后,按照省发改委要求,2020年底前,该市全部启动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铸造用生铁和特钢企业除外)、100吨以下转炉升级改造,退出0.25减量部分产能;2022年底前力争全部完成升级改造。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该县坚持以龙头项目为支撑,积极鼓励、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总投资56亿元的中原智能装备基础件产业基地,是格力集团在全国布局的唯一县级生产基地。今年2月一期项目投产,年产汽车零部件、家电件、高档炊具组件等产品6万吨。全部建成后,武安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基础件铸造基地。围绕打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集群,瞄准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精准招商,一批战略支撑项目相继落户、投产。银隆新能源产业园的建成,形成了“材料—电池—储能—整车装配”全闭合式的新能源汽车生产链,成为河北省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健全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保税物流中心与河北港口集团完成战略合作重组,与多国开展铁矿石、工业配件、红酒等保税贸易,集装箱班列成为常态;河北银泰福通讯有限公司把生产基地由深圳搬到了武安,一台台“武安造”智能手机正式下线,随着蓝牙耳机开始量产和摄像头、电子显示屏生产线的投产,届时可年产手机、儿童手表、智能穿戴等产品1000万台,预计年产值8.7亿元。
去年以来,武安新建深圳产业城、大湾区智能产业转移中心标准厂房17万平方米,吸引32家科技型企业入驻,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39家、709家。从单一支撑到多点发力,“工业重镇”的现代化产业版图愈发清晰。目前,武安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200亿元,财政收入连续两年超百亿元。